福建新聞網廈門4月11日電 (記者 陳悅 楊伏山)歷時4天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臺交會)11日下午在廈門落幕。作為兩岸間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經貿盛會之一,本屆臺交會計有近35000名境內外客商與會,其中參會臺商達2438人,占境外客商數近一半。
本次臺交會是中國國務院出臺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意見后首度舉辦的臺交會,可謂拉起“海西時代”臺交會大幕。又恰逢兩岸正在積極磋商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海西”和“ECFA”成為與會兩岸業界人士矚目的焦點。
早日簽訂ECFA是與會諸多臺灣業界人士的心聲,他們尤其對ECFA簽訂后對兩岸第三產業密切合作,攜手雙贏的前景充滿憧憬。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洪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個人認為ECFA對兩岸第三產業合作的影響大于第二產業。他說,大陸市場廣闊,臺灣業者在服務業上有更豐富的經驗,相信能在大陸找到更廣闊的空間。
中華電子商務產業協會會長謝長峻此次帶來規模八倍于上屆的臺灣電子商務業者與會,似乎以實際行動驗證洪讀的判斷。謝長峻向記者介紹,不少臺灣電子商務業者都看好大陸商機,希望通過網路向大陸民眾銷售臺灣名產。目前已有業者試水銷售臺灣鳳梨酥、太陽餅等特質化產品,取得不小成績。
臺灣學者更提出,隨著“海西”進入大陸“十一五規劃”,作為大陸被賦予對臺先行先試的地區,海西地區借ECFA的春風,可有更大對臺合作空間。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碧珍在臺交會上表示,海西地區在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上所展現出來的強烈企圖心對臺商有巨大的吸引力。她建議,閩臺合作致力于內銷貿易,積極發展商貿服務業,將海西區與臺灣產制產品推銷到大陸其它地區。她也看好ECFA簽訂后,閩臺在服務業上的合作前景,認為臺灣過去對福建之服務業投資,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運輸倉儲等傳統服務領域,但所占比例不高,未來服務業合作,不管在合作項目或深度上,都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海西區若能跳脫傳統思維,提出異于其它省市的發展策略,加大對商貿服務業的開放,應該能開創出另一番的格局。
擁有“海西”概念和ECFA的加持,臺灣業界人士對閩臺合作前景充滿暢想。“海西區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典范,是我們未來亟需努力的目標”,劉碧珍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