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最新消息        閩臺交流        政策指南        關于海西
閩臺產業交流    海西經濟走向      服務臺胞(商)      專家點評      投資園區      精彩圖片

 

首頁-專題-經貿·科技-聚焦海西 網絡媒體福建行-政策指南
 
福建省“十一五”規劃綱要(全文)
 
 
  來源:      日期:2007-03-20 10:37

 


  第一章 全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關鍵時期

  新世紀的頭五年,是福建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隨著“十五”計劃的勝利完成,福建進入“十一五”新的發展時期,這是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明確了海峽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體現黨中央對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所進行的探索和實踐成果的充分肯定,體現黨中央對福建在祖國統一大業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視,是對福建發展的極大關心、支持和期望。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周邊區域、對應臺灣海峽、具有自身特點、自然集聚、獨特優勢的海峽西岸經濟綜合體。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有利于完善全國區域經濟布局,有利于在加快東部發展中發揮福建后發優勢,有利于形成服務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有利于建設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了新時期福建發展的前進方向,極大地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指導我們立足新起點,把握新機遇,拓展新作為,實現新跨越。

  一、“十五”發展成就

  “十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省委、省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扎實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突出發展,突出統籌,突出創新,突出為民,突出盡責,促進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勝利完成了“十五”計劃目標任務。

  1.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十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0.6%,200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648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8343元,折美元超過2000美元;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6.2%,達786.8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達431.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6.5%,累計完成投資8122億元,2005年投資率比2000年提高了7個多百分點。

  2.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取得新成效。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工業化步伐加快,服務業平穩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17.0∶43.3∶39.7調整為2005年的12.7∶48.6∶38.7,其中第二產業比重提高5.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0%;城鎮化率達47%,比2000年提高了5.5個百分點。

  3.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相繼建成福寧、漳詔、三福、漳龍、邵三等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8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1210公里,提前一年于2004年實現各設區市通高速公路目標,開工建設龍長、浦南、泉三高速公路和長樂機場高速一期;建成贛龍鐵路,開辟第四條鐵路出省通道,新增鐵路159公里,鐵路正線里程達1630公里,開工建設溫福、福廈鐵路;港口吞吐能力超億噸,新增3500萬噸;電源電網建設得到加強,電力裝機總量達1758萬千瓦,新增發電能力714萬千瓦,新增500千伏線路700公里。

  4.對外開放得到新拓展。加入世貿組織促進了我省利用外資和對外貿易不斷拓展,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0.6%,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45億美元,大型外資項目明顯增加,利用外資質量明顯提高;閩臺合作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擴大到全;閩港澳經貿關系更加緊密,閩港八大合作平臺建設和閩澳四項合作全面推進。

  5.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萍佳芯块_發和項目成果產業化取得新進展,科技進步綜合評價位居全國第10位,區域創新能力評價位居全國第9位,專利授權量居全國第8位。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高等教育實現新跨越,調整組建普通高校47所,高考錄取率達70.9%,比2000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共121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61.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推進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改造危房180萬平方米;啟動實施高校政府助學金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貧困學生“兩免一補”。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得到加強,基本建成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等其他社會事業發展也取得明顯成效,社會保持安定穩定。

  6.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果。生態省建設全面啟動,“五江兩溪”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行業環境整治得到加強,全面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改革,建成投產一批城市污水、垃圾處理重大工程項目,城市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從全國的第18位、第6位上升到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蓋率達62.9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5%,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數位居全國前列。

  7.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體制環境進一步改善。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加快發展,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已經形成。農村稅費改革全面推進,取消農業稅及其附加和除煙葉外的所有農業特產稅,建立訂單售糧直補、良種補貼、最低收購價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機制。林權制度改革穩步實施,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宏觀調節體系逐步健全。

  8.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人民群眾從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300元和4440元,年均實際增長9.7%和5.1%;消費需求升級換代,旅游、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保持旺盛,全省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1%,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鎮、農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41.0%、46.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基本建立起以社會保險為主,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協同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專欄一:“十五”計劃目標預計完成情況

       指  標                   “十五”計劃目標      2 0 0 5 年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6 0 3 0                    6 4 8 7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9 以上                    1 0 . 6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              1 6 8 6 0                  1 8 3 4 3

  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               與G D P 增長相適應           1 6 . 2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率(%)            3 0                       3 5 . 8

  三次產業結構                        1 2 ∶4 6 ∶4 2       1 2 . 7 ∶4 8 . 6 ∶3 8 . 7

  三產就業結構                        3 9 ∶2 4 ∶3 7       3 8 . 3 ∶3 1 . 4 ∶3 0 . 3

  城鎮化率(%)                             4 8                       4 7

  高新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8                    1 0

  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             6 0 以上               6 1 . 4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1 3 以上                 1 9

  人口自然增長率(‰)                    9 以內                    5 . 9 8

  總人口(萬人)                       3 6 0 0                   3 5 3 5

  森林覆蓋率(%)                         6 0 以上                6 2 . 9 6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 5                        3 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 5 (實際)           9 . 7 (實際)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        5 (實際)           5 . 1 (實際)

  城鎮登記失業率(%)                     4 . 5 以內              4 以內

  城鎮居民人均建筑面積(平方米)       2 9                      3 2

  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                 8                       2 0 . 6

  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可比口徑)  年均 4 0                 4 9

  “十五”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搶抓機遇、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我省新一輪發展實踐中,省委、省政府根據新的形勢,立足新的實踐,不斷探索福建新一輪發展的思路,形成“四個推進”的指導思想、“四個基本”的目標任務和“四個關鍵”的工作要求,推出實施八項重要舉措,全面構建九大支撐體系,全省上下呈現出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這些都為“十一五”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奠定了良好基礎。

  專欄二:福建新一輪發展戰略思路

  ▲“四個推進”:推進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四個基本”:

  ——基本構想: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

  ——基本思路:“四個三”、“四個二”、“八項舉措”、“九大支撐體系”、“一項根本建設”。

  ●“四個三”:構建對外開放、對內聯接、山海協作的三條戰略通道;按三個層面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分三個階段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爭取比全國提前三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四個二”:實施人才強省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實行城市社區建設和農村鄉鎮工作兩個《綱要》;夯實農業發展和社會穩定兩個基礎;建立選人用人和反腐倡廉兩個機制。

  ●“八項舉措”:實施項目帶動、發展縣域經濟、加快產業集聚、壯大中心城市、提升民營經濟、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海洋開發、促進文化振興。

  ●“九大支撐體系”: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城鎮建設、社會事業、對外開放、區域協作、生態環境、防災減災、促進和諧。

  ●“一項根本建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基本態勢: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一線、兩岸三地,縱深推進、連片發展,和諧平安、服務全局。

  ——基本格局:準確定位、主動融入,整合優勢、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內涵深化,互動聯動、統籌協調。

  ▲“四個關鍵”:關鍵在“活”、關鍵在“和”、關鍵在“實”、關鍵在人。

  二、“十一五”發展環境

  “十一五”期間,我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從2000美元向3000美元躍升。發展經驗表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00-3000美元的階段,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時期,也是人口、資源、環境等矛盾突出、瓶頸約束加劇的時期,新的環境和形勢給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綜合分析國內外環境和我省的基礎條件,“十一五”我省既面臨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1.面臨的機遇。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和產業轉移加快的趨勢更加明顯,有利于我省利用好“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廣泛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和培育新興產業。國內社會政治穩定,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創新步伐加快,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有利于我省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轉移,擴大了消費群體,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有利于我省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新經濟增長點。隨著海峽兩岸關系新的變化,福建的對臺地位作用更為凸顯,兩岸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正在加快拓展,國家更加重視和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我省在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中爭取更大作為。“十五”計劃目標任務勝利完成,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有效改善,為“十一五”發展打下堅實物質基礎。新一輪發展的戰略思路不斷完善,全省上下謀發展、求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有利于“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凝聚全省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2.面臨的挑戰。在看到加快發展重要戰略機遇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十一五”期間我省經濟增長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由粗放向集約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由基本建立走向不斷完善,社會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在這戰略轉型期間,我們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我省經濟實力還不雄厚,受國際貿易壁壘、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抗風險的能力不強,加快發展面臨較大壓力;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環境壓力加大,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完全消除,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經濟結構不夠合理,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支撐能力不強,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制約;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依然艱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

  面對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總體上有利于我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發展環境,我們必須保持清醒認識,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以應對風險的氣勢、攻堅克難的精神、謀求發展的意識、服務大局的合力,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通過制定和組織實施“十一五”規劃,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促進國民經濟加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力求發展有更大作為、人民福祉有更大改善,為后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相關鏈接:福建省“十一五”規劃綱要摘要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二章 指導思想、發展目標與發展布局

  “十一五”期間,我省要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緊緊圍繞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局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按照“四個推進”、“四個基本”、“四個關鍵”的戰略部署,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把福建建設成為促進祖國統一的前沿平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創新型省份,為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促進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擴大內需,保持投資持續健康增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2.堅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3.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創新體系建設。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不斷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4.堅持統籌協調發展。深化實施項目帶動,著力構建九大支撐體系,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增強海峽西岸經濟區整體發展意識,實現區域功能互補、聯動發展。 

  5.堅持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依托“五緣”,推進“六求”,建立長期穩定的閩臺合作機制,推動海峽兩岸區域經濟融合互動,密切閩臺各項交流和人員往來,增強臺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向心力,為推進兩岸關系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6.堅持構建和諧社會。更加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設。以發展求和諧,以為民求和諧,以風正求和諧,以民主法治求和諧,以提高執政能力求和諧。加快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7.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以改革增活力,以開放促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密切閩臺港澳僑關系,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分工,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 

  8.堅持為民惠民利民。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發展目標 

  緊緊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快推進我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過“十一五”奮斗,經濟社會全面繁榮新成就進一步展現,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進一步確立,統籌協調發展新局面進一步拓展,到2010年海峽西岸經濟區九大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繼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優勢產業集群,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不斷增強;對外貿易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利用外資的質量繼續提高;閩臺合作實現新突破,區域經濟聯系進一步擴大;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條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就業總量持續擴大,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繼續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條件顯著改善;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體系進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具體指標是: 

  ——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以上,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力爭更快更好,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8000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9∶51∶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5%;城鎮化率52%。 

  ——財政收入增長保持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相適應,財政總收入超過1200億元,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超過700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左右。 

   ——年均實際利用外資50億美元以上(可比口徑),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長12%。 

   ——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基數內;城市(含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污水處理率均達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下,總人口控制在3678萬人以內(不含流動人口);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五年累計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4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50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擴大到所有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80%。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

  專欄三:“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指標            “十一五”規劃目標    指標屬性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超過1 0 0 0 0       預期性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9 以上         預期性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       2 8 0 0          預期性 

 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9∶5 1∶4 0       預期性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比重(%)15        預期性 

 城鎮化率(%)           5 2           預期性 

 財政總收入(億元)         1 2 0 0         預期性 

 地方財政收入(億元)         7 0            預期性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   1 5           預期性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  1            預期性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3 左右         預期性 

 年均實際利用外資(億美元、可比口徑) 5 0 以上         預期性

 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     1            預期性

城市(含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6 0 以上        預期性

城市(含縣城)污水處理率(%)    6 0 以上        預期性

 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預期性 

 五年累計城鎮新增就業(萬人)               3 0 0                   預期性 

 五年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萬人)           4 5 0                預期性 

 城鎮登記失業率(%)                         4 以內               預期性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      7                     預期性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                6                    預期性 

 單位G D P 綜合能耗(噸標煤/ 萬元)     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約束性 

 森林覆蓋率(%)                          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約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                     控制在國家下達的基數內     約束性 

 人口自然增長率(‰)                          8 以下              約束性 

 總人口(萬人)         3 6 7 8 以內(不含流動人口) 約束性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                 8 0                      約束性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萬人)       5 0 0                  約束性 

    專欄四:規劃指標的屬性 

   本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是凝聚了全省人民意愿的戰略意圖,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兩類。 

   ▲預期性指標是政府希望的發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實現。政府要通過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方向和力度,綜合運用財政、貨幣、產業、投資和價格等政策引導社會資源配置,努力爭取實現。 

   ▲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性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標,是省級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眾利益領域對地方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實現。 

   四、發展布局 

   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一線、兩岸三地,縱深推進、連片發展,和諧平安、服務全局”的基本態勢,按照“準確定位、主動融入,整合優勢、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內涵深化,互動聯動、統籌協調”的基本格局,發揮區域優勢,完善整體功能,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發揮福州省會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強服務全省的帶頭示范效應;發揮廈門經濟特區的龍頭作用,增強先行先試的輻射帶動效應;發揮泉州充滿活力的創業型城市的支撐作用,增強經濟快速發展的拓展效應。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寧德的發展壯大閩東北一翼,以廈門、漳州、泉州、龍巖的發展壯大閩西南一翼,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緊密對接、聯動發展。加強兩岸三地聯系,促進閩臺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閩港、閩澳經濟的緊密合作,進一步形成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區域。依托大型港灣,壯大臨海產業集群,推動以港興城,發展新型港口工業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加強與周邊省份和內陸地區的經濟聯系,加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經濟增長極,促進海峽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三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和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協調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重點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推進農村現代產業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與條件,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一、積極促進現代農業建設 

  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積極培育品牌農產品,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加快建立和完善產加銷一體化的高效產業體系,建立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積極推廣新型農機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笆晃濉逼陂g,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到2010年全省農業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其中畜牧、園藝、林產和水產四大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 

  1.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繼續實施“良種工程”,以增強糧食的品種儲備、技術儲備能力為重點,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加快培育綜合性狀好、能夠被市場認可的糧食新品種,重點扶持國家級原種基地、省級以上優良品種的繁育與推廣、高校及科研單位良種開發項目、區域性重要農產品的更新換代及繁育推廣、縣級以上國家良種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糧食生產基地縣建設,努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建設,增強糧食儲備能力,提高糧食加工能力!笆晃濉睍r期,口糧儲備保持在150萬噸,力爭糧食自給率保持在50%,確保500萬畝糧食應急用種量儲備。 

  2.建設三大特色產業帶。走農業產業化、特色化、規模化、生態化、標準化發展道路,重點建設閩東南高優農業、沿海藍色農業、閩西北綠色農業三大特色產業帶。 

  閩東南高優農業產業帶。發揮該區域地處南亞熱帶、自然條件好、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等優勢,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節水農業,發展規;⒓s化、工廠化的現代農業,發展外向型農業。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導產業突出、高科技農業快速發展、設施農業發達、農產品加工體系健全、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高優農業產業帶,建成一批現代農業的示范基地和農產品出口基地。 

  沿海藍色農業產業帶。以環閩東、閩中、閩南三大漁場近岸海域為依托,按照主攻養殖、發展遠洋、深化加工、拓展第三產業的要求,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漁業生產加工區,培育壯大現代海洋漁業經濟體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功能分工明確、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的海洋漁業區域發展格局,培育3 4個海洋漁業經濟總產出100億元以上、8 10個海洋漁業經濟總產出50億元以上的海洋漁業經濟強縣(市、區)。 

  閩西北綠色農業產業帶。大力發展生態型畜牧業和林、竹、蔬、果、茶、菌等綠色產品和優勢產業,建設一批標準較高的綠色食品基地,培育壯大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龍頭企業,促進優質商品糧、林產業、特色畜禽、園藝產業和生態旅游協調發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農業特色突出的綠色農業產業帶,成為全省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生產基地。 

  3.培植優勢產業和特色農產品。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強化品牌意識,扶持與保護優勢特色農產品,推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擴大名牌產品的影響力,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大力推廣立體循環種養模式,不斷壯大畜牧業、園藝業、林產業、水產業,積極發展水產品、畜禽、筍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煙草、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 

  畜牧業。改進畜牧飼養方式,提高規;、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大力實施畜禽良種、畜產品深加工和動物保護工程,重點建設畜禽原種場、畜禽資源保護場及國家水禽品種資源基因庫、省種畜禽拍賣場、種畜禽測定與遺傳評估中心、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實驗室、出口基地無規定動物疫病區、進境動物隔離檢疫場等項目,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依托畜禽主產區,建設一批富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園藝業。突出發展高品質、有規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茶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綠化苗等園藝產品,抓住園藝作物種苗繁育和提高園藝產品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建設一批省級園藝作物種苗繁育基地和一批以優質水果、茶葉和蔬菜出口為代表的優勢特色園藝生產基地,進一步培育壯大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閩東綠茶、平和白芽奇蘭等知名茶葉品牌。大力推廣結構調整及配套技術、營養診斷與配方施肥技術、產后商品化處理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 

  林產業。著力推進生態保護、資源培育、產業發展,不斷完善林業生態體系、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林業。組織實施林業“三五工程”建設,即:建設生態公益林、沿海防護林、生物多樣性、綠色通道和城鄉綠化一體化、森林災害防治等五項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豐產竹林、速生豐產林、珍貴樹種和名特優經濟林、種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藥材等五大林業基地工程;培育壯大制漿造紙業、林產化工業、人造板工業、木竹制品工業、森林旅游業等五大林業支柱產業。 

  水產業。突出抓好水產養殖、遠洋漁業、水產品精深加工,著力培育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科經教相結合的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和漁用飼料等產業鏈。在水產養殖上,重點拓展灣外淺海和大水面養殖,形成一批優勢區域水產品養殖基地,大力發展設施漁業、生態漁業和觀光漁業,推廣大型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模式。在遠洋漁業上,重點發展大洋性遠洋漁業生產,建設福州馬尾、廈門東渡、泉州石獅、漳州東山、寧德三沙等遠洋漁業基地。在水產精深加工業上,建設一批水產品加工示范區,培植一批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 

  4.加快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推動一批現代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技術含量高的食品生產和深加工產業集群。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龍頭企業實施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帶動作用大、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示范項目!笆晃濉睍r期,每個主要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形成3 5個有較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區或示范區,擁有3 5家年產值超億元或超10億元以上具有明顯區域帶動作用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培育3 5個在全國甚至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品牌。 

  5.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科學使用化肥、農藥和農膜,積極推廣測土配方、平衡施肥、緩釋氮肥、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技術,大力開發和鼓勵更多使用低污染、無污染的農業生物技術產品。大力推行農產品出口基地備案制度,推廣良好農業規范。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管理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健全農產品準入機制,制定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開展重要農產品質量認證,實行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標識制度,重點建設省農產品質檢中心二期工程和四級質檢機構網絡工程,建成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 

  二、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服務事業 

  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落實新增教育、衛生、文化財政支出主要支持農村的規定,加大社會公共產品向農村傾斜的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 

  1.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鞏固提高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對所有農村學生免收雜費。實施農村教師培訓計劃,鼓勵城市各單位智力支農,實行城市教師到農村支教交流制度。合理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建立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新型合作醫療補助制度。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場所建設,發展農村通信,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鼓勵城市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機構和人員到農村開展服務。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強公共交通、供水供電、郵電通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城鄉銜接,促進城鄉產業融合、資源共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村供水設施建設,切實解決農村飲水的困難和安全問題,實現全省建制村通自來水。繼續實施年萬里農村路網工程,基本實現所有鄉鎮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標。加快實施農村渡改橋工程,抓緊對農村危橋和災害路段的改造。推進農村公路通班車工程,配套車站設施建設。在閩西北、閩東蘇區、老區和經濟欠發達縣率先開展農村戶用沼氣工程建設,大力推廣普及農村沼氣,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 

  2.建設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建立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建設完善農副產品營銷服務、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信息咨詢服務、動植物病蟲害防控服務和農業生產資料服務等五大體系。整合農村社會化服務資源,創新農村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把農村社會化服務中的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發展道路。加大農村市場建設的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營銷體系,培育發展專業性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擴大和規范訂單農業。整合農村商業資源,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改造提升農村傳統集貿市場,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逐步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干、村為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完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和消費環境,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和促進農村消費。積極扶持發展產業協會、技術協會、營銷協會等新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和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統一技術標準的信息網絡支撐平臺建設,建立健全“三農”服務網,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把信息及時送到涉農企業和廣大農民手中。因地制宜建立與當地農業配套的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為農業育種、種(養)植、病蟲害防治、加工、市場等提供信息服務。 

  三、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級政府財政支農資金,以政府投資補助為引導,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主體,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托,以加強組織動員為紐帶,以加快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逐步建立有效保障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0年實現全省初級水利化,全省農業用水保證率達到75%-90%,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0萬畝,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500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100萬畝。 

  1.改善農村水利設施。繼續實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初級水利化縣建設,認真抓好農業尤其是糧食主產區的水毀水利工程修復、田間排灌工程、小型灌區、非灌區抗旱水源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為重點,完善農田灌排體系,推廣和普及噴、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加強標準化渠道建設,搞好渠道防滲,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推廣管道輸水。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水利設施建設的新機制、新辦法,建立小型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水利設施投工投勞,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興建小型水庫、小山塘、山地蓄水池等山地水利工程項目。加大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力度,搞好重點水土流失區的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做好中心小城鎮堤防加固和河道清淤清障。 

  2.加強農田基本建設。組織開展糧食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重點產區的基本農田標準化建設,提高示范帶動引導效應。以商品糧基地縣為重點,加大土地治理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中低產田質量和綜合生產能力。實施年十萬畝旱片整治工程,推進百個重點旱片整治,提高建設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比例。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大力實施沃土培肥工程、耕地修復工程和防治耕地環境污染工程,推進土地開發整理,重點抓好農田整理、農村廢棄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復墾工程?茖W規劃,合理穩妥推進圍墾工程建設,重點建設泉州外走馬埭、福清東壁島、莆田澄峰、霞浦福寧灣、漳州古雷等圍墾工程項目。 

  四、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通過工業推動、城市帶動,促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提高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水平和非農就業比重,拓寬農民非農收入渠道和來源,建立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快農民致富步伐,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1.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積極引導扶持農村立足當地優勢,重點發展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科技應用型工業企業和服務業等非農產業。加快鄉鎮企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引導農村集體企業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鄉鎮企業加快發展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力發展農村個體私營企業等民營經濟。大力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加快發展外向型農業,擴大農業利用外資規模,增加農產品出口。 

  2.積極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積極引導和多渠道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引導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創業環境,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市場就業新機制,切實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加大力度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大規模開展以先進實用農業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增強農民的科技致富、市場競爭和自主發展能力。 

  五、抓好鄉村規劃建設和環境整治 

  搞好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村建設規劃,強化規劃約束力,按照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凈化的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著力解決鄉村建設的雜、亂、臟、散等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鄉村建設管理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建制村重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設中心村,實現人口、產業、資源要素集聚和基礎設施共享,形成社區化管理和服務新格局。加強宅基地規劃管理,大力節約建設用地,分期分批推進村莊整理,拆違房、拆空房、整舊房、建新房,整治村容村貌。積極推進農村樣板房建設,向農民免費提供經濟安全適用、節地節能節材的住宅設計圖樣。開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繼續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示范工程,做到垃圾等廢棄物集中處置,生產和生活污水規范化排放,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大“一池三改”推廣力度,支持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有機肥項目,促進農村家居環境清潔化、家庭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 

  專欄五:新農村建設相關名詞解釋 

  ▲“五江兩溪”:閩江、九龍江、晉江、汀江、敖江、木蘭溪、交溪(賽江)。 

  ▲農村路網“年萬里”工程:到2010年建設四萬多公里農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確保全省每個建制村有一條硬化公路通往鄉鎮或主要干線。 

  ▲水利“六千”工程:千萬農民飲水工程、千萬畝節水工程、千萬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座水庫保安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萬畝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基本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從2005年開始,力爭用三年時間,在全省廣大鄉村培育“農家店”,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逐步縮小城鄉消費差距。 

  ▲“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實施農村計劃生育貢獻獎勵制度,對只生一個女孩且符合再生育條件自愿放棄生育并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農村居民夫妻,夫妻雙方每個每月獎勵30元,從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當月起發放,直至夫妻年滿60周歲,轉入享受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直至亡故為止。 

  ▲“一池三改”:推廣沼氣池和改圈、改廁、改廚。

  六、繼續深化農村改革 

  圍繞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根據自愿、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完善征地制度,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完善相應配套政策措施,落實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實行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責任追究制度。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新增財力的使用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壯大鄉村財力,逐步化解鄉村兩級債務,防止新債的發生,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認真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探索建立林權證抵押貸款機制,加快發展林業合作經濟組織,健全林區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生態公益林管護與補償機制。改革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體制。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健全“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動聯動、一體運作”工作制度。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切實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地方性金融企業,推廣農村信用小額貸款,建立支農貸款風險基金,探索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積極穩妥推進鄉鎮區劃調整,加強農村基層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四章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發展與調整有機結合,在發展中推進調整,在調整中促進發展,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強化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把發展服務業放在突出位置,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加快提升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壯大產業集群,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導產業、基礎產業、新興產業相互配套、分工協作、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結構,初步建成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海洋經濟強省。

  一、建設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工業化進程。加大對制造業的投資,提高制造業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提高能夠引導和促進產業壯大的項目在重點項目中的比重,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把福建建設成為符合科學發展觀與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海峽西岸先進制造業基地!笆晃濉睍r期,全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到2010年達5000億元以上。

  1.壯大三大主導產業。重點扶持發展一批關聯性大、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和骨干項目,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增強產業競爭力!笆晃濉逼陂g,規模以上信息、石化、機械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20%、18%和15%,到2010年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0%以上。

  信息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級福廈沿海信息產業基地,努力實現我省從信息產業大省向信息產業強省的轉變。以加強園區建設為載體,重點培育壯大福州(馬尾)顯示器件、福清顯示器、廈門半導體照明、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顯示等五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加快發展漳州智能小家電、福州長樂光電子、三明將樂石英諧振器件等新興產業園區。積極發展新型顯示器及顯示器件、計算機及網絡產品、數字視聽產品、移動通信產品、新型元器件等主導產品,拓展龍頭產品產業鏈。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及測試產業,壯大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加快推進等離子顯示產品和液晶顯示產品、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芯片、封裝和應用產品、光通信產品、新一代網絡交換機及路由器和片鋁電解電容器等項目。

  石化產業。重點建設湄洲灣和廈門海滄石化基地,推進石化中下游產品生產向周邊區域輻射延伸,以石化中上游項目為依托,加快推進苯、碳四、碳五餾分利用、重油加工、催化裂解和聚烯烴后加工以及精細加工項目建設,延伸石化產業鏈。重點建設煉化一體化、廈門PX、石獅PTA等骨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煉化一體化二期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

  機械產業。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強化政策支持,大力發展汽車、修造船、飛機維修、工程機械、機電設備、環保設備等,提高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及環保技術等運用能力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提高設備國產化和本地化水平,振興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要擴大和提升閩臺合作規模和層次,加速與國內外大汽車集團的戰略聯合,重點推進東南汽車、廈門金龍客車和泉州、龍巖、永安卡車與特種車以及戴 克項目、廈門汽車城等項目建設,形成閩東南和閩西北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船舶工業要加快泉州船廠等項目建設步伐,推進民營修造船企業發展,將我省建成全國修造船基地之一。工程機械要著力提高制造技術水平及產品開發能力,加快工程機械、港口機械和紡織機械優勢產品與配套產品的發展,建立較為完善的專業化協作配套體系,建成全國重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進一步做大廈門太古飛機維修基地,促進福州、寧德等電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提升有競爭優勢的傳統產業。著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傳統制造業技術裝備更新、工藝優化和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培育國內外知名品牌,增強傳統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后勁和市場競爭力。

  紡織服裝鞋業。加強技術研發,注重發展高級面料,提高差別化、功能化、特種纖維的比例和印染后整理技術水平,積極開發生產時裝、休閑裝、針織服裝和制鞋等產品,發展壯大已獲得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的服裝鞋業品牌企業,建立跟蹤世界領先水平的質量測控中心和研發機構,形成集研發、設計、制造、貿易等為一體的我國紡織服裝鞋業中心。重點建設一批紡織服裝鞋業骨干項目和新興紡織服裝鞋業基地。

  建材工業。鼓勵發展日產2500噸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立窯等落后工藝,重點建設福建水泥股份公司改擴建、將樂和漳平紅獅水泥、永定國產實業水泥等項目。繼續發展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石材、建筑陶瓷和水暖器材等優勢產業,著重提高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發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積極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重點建設福建電氣硝子玻璃纖維等項目。

  冶金工業。合理開發省內礦產資源,積極利用省外和國外礦產資源,加快發展冶金高端產品。調整優化鋼鐵工業結構,積極推動省內骨干鋼鐵企業的聯合重組和國內外大公司的合作,著力發展高附加值的優質鋼鐵產品。積極穩妥發展銅加工業,提高銅冶煉技術水平。推進鋁、鎢等有色金屬行業向精深加工發展,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重點建設三鋼中厚板、福建明光冷軋薄板帶、馬坑鐵礦擴建及后加工、紫金礦業銅冶煉加工、廈門鎢業制品深加工、瑞閩鋁板帶熱連軋等項目,爭取國家規劃布點漳州特殊鋼、寧德漳灣千萬噸鋼鐵等骨干項目。

  林產工業。大力推進林紙、林板一體化,充分發揮我省山地資源和氣候條件優勢,加快發展速生豐產林,建設一批原材料基地,鼓勵省內造紙企業聯合,支持發展低定量新聞紙、高檔包裝紙、特種紙、定向結構刨花板及木竹材深度加工等產品。重點推進臨港大型林漿紙項目,建設南紙、青紙、邵武中竹等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和永安林業、大亞木業、福人木業等資源綜合利用的一批木竹加工骨干項目,建成全國主要的林產加工基地。

  食品工業。按照安全、營養、方便、多樣的要求,大力發展以綠色及精深加工為特色的天然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食品、休閑食品和果蔬飲料等,提高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知名品牌的食品工業龍頭企業。

  3.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福州、廈門2個國家級和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等5個省級高新區為載體,組織實施100項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培育150家產值超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形成更多新增長點。“十一五”時期,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30%。

  集成電路產業。創造條件引進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及測試企業,著力提高集成電路設計的能力和水平,適時引進封裝測試、硅拋光片生產線及其他配套產品項目,壯大集成電路產業群,把我省建成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協作配套、人才培養的配套完善、產業鏈緊密的海峽西岸集成電路產業基地。重點建設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爭取引進外資8英寸芯片及外延片等項目。

  軟件產業。以福州、廈門軟件園為依托,以發展應用軟件為基礎,鼓勵自主創新和新技術跟蹤,加強與臺灣軟件產業合作,重點發展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應用軟件和行業應用軟件,企業信息化應用軟件平臺、產品智能化嵌入式軟件、文化娛樂教育軟件、網絡安全軟件及中間件。積極推動信息系統集成、信息內容提供、軟件外包、咨詢、維護等服務,推進Linux計算機操作系統在各行業的應用,集中力量發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軟件產品,培育若干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軟件企業集團。

  光電子產業。重點發展半導體光電集成器件、半導體激光器、光電子收發模塊、光纖傳感器、光有源無源器件、新型顯示器件、光通信、光存儲、光輸入輸出和光電子應用產品,加快建設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園和長樂光電子產業園。建設新型傳感器、監視器、特種光學鏡頭和半導體芯片及封裝等項目。

  生物技術產業。重點培育優質、高產、抗逆的水稻、甘蔗等農作物以及林業、畜牧、水產新品種,發展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生物飼料和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疫苗、診斷試劑,發展基因工程藥物、化學原料藥、化學合成藥、海洋藥物、現代中藥和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和純化,發展新型酶制劑、新型氨基酸等發酵工程產品。開發抗癌基因新藥K 22、工具酶系列產品、重組戊型肝炎疫苗、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診斷試劑、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診斷試劑、現代醫用診療設備、超級雜交稻品種選育、高優多抗糖能甘蔗等項目。

  環保產業。加快龍巖、福州等環保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煙氣脫硫除塵設備、機動車排氣凈化裝置、畜禽糞便處理、養殖業水體凈化及富營養化防治技術及產品、重點行業清潔生產以及環境自動監測儀器及系統,加快建設汽車尾氣催化凈化裝置、煙氣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裝備等項目。

  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晶體、半導體材料等信息材料,化肥催化和光催化材料等特種功能材料,納米粉體、納米膜等納米材料,鋁、鎢合金等高性能金屬材料,特種陶瓷、稀土等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建設光電子硅材料、氨合成釕催化劑等項目。

  4.全面增強產業集聚能力。以各類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和項目組團建設為載體,完善區域協作、科技研發、金融服務、品牌創建、市場營銷、現代物流、行業協會等平臺建設,加快產業集聚,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培育形成特色鮮明、支撐有力的產業集群。以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名牌產品和大型項目為依托,做大做強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戰略型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產業競爭力。以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為抓手,發展紡織服裝、鞋業及其他輕工業和建材、林產、冶金等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制造業產業集群,擴大制造規模,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新型產業基地發展,突出抓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發揮產業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帶動農村工業化發展。到2010年,全省形成6-8個能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總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30個能參與國內產業分工并處領先地位、總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以及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總產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

  5.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著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形成一批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鼓勵應用技術研發機構進入企業。圍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圍繞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整合科技優勢資源,在若干產業領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圍繞先進制造技術和工藝推廣運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的系統設計、研發、制造和成套能力。淘汰落后工藝技術,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和信用擔保機制、創業投資機制、人才匯集機制等三大創新機制,優化科技創新和創業環境。

  6.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大傳統產業的信息化建設力度,著重從生產過程、企業管理、流通領域等三個方面提高企業信息化的應用水平。重點支持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應用嵌入式軟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先進控制技術、集散控制技術、柔性制造系統、模糊控制技術等;推廣應用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各種先進實用的信息系統;支持企業完善電子商務的網絡基礎設施和各類應用系統的建設。重點支持區域性或行業性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完善應用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信用與安全體系建設。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匯總和信息系統建設。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應用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等建設。

  二、把發展服務業放在突出位置

  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方向,深化改革、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規范市場,完善服務業發展政策,打破壟斷,放寬準入,建立健全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準入制度,加快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充實完善生活性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在全社會從業人員中的比重!笆晃濉逼陂g,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到2010年突破4000億元,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38%以上。

  1.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統籌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物流園區,扶持培育一批大中型綜合性現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設糧食、醫藥、成品油、農資和林產品等現代專業物流配送網絡。在產業集群特征明顯的工業園區、專業化和規;a優勢突出的地區,扶持建設一批主要原材料和主要工農業產品的專業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和整合工業、商業、運輸、物資、倉儲等企業的閑置廠房、倉庫、設備、設施等,加快傳統物流企業轉型,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發展一批大型化、社會化、專業化物流企業,推動有條件的運輸、倉儲和代理等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在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省級經濟開發區設立保稅物流中心、出口監管倉庫或保稅倉庫。推進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和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建設。到2010年,全社會物流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7%。

  2.改造傳統服務業。引進先進理念、先進組織管理方式及先進適用的技術與標準,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推進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政等傳統服務業的改組改造,全面提高我省傳統服務業的組織化、現代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加快建立多種運輸方式協調配套的快速客貨運系統,提升城際和城鄉公共運輸水平。大力發展商貿、餐飲連鎖便利店、連鎖專業店和專賣店,穩妥發展大型連鎖綜合超市和倉儲式商店。鼓勵發展特許經營,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業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老字號企業發展特許經營網絡。鼓勵建設和提升改造一批農產品、工業產成品和生產資料交易市場,重點支持與產業集群發展相配套的專業市場的建設與改造,擴大交易規模和輻射范圍。鼓勵城市農貿市場進行生鮮超市化改造。

  3.加快發展旅游經濟。充分發揮我省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和對臺旅游區位優勢,突出“海峽旅游”主題,有效整合旅游資源,實施旅游項目帶動戰略,加強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業的培育和建設,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力度,延伸旅游產業鏈,壯大旅游產業經濟,建設并形成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海峽西岸旅游區。統籌開發建設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四大旅游產業集群,即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茫蕩山—延平湖、將樂玉華洞、永安桃源洞及邵武和平古鎮等旅游景點景區為重點,打造以武夷山為中心的閩北旅游產業集群;以福州曇石山文化遺址、三坊七巷、船政文化、莆田媽祖文化、九鯉湖、寧德白水洋、畬族風情、太姥山、三都澳等旅游景點景區為重點,打造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旅游產業集群;以廈門鼓浪嶼、香山國際游艇碼頭、泉州海絲文化、崇武旅游度假區、漳州濱;鹕健②w家堡、花博園、東山旅游度假區等景點景區為重點,打造閩南旅游產業集群;以冠豸山、古田會址、長汀歷史文化名城、福建土樓等紅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等景點景區為重點,打造以龍巖為中心的閩西旅游產業集群。實施旅游精品戰略,重點開發濱海、生態、紅色、文化等旅游產品,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吸引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加強旅游區域協作,加大旅游市場促銷力度,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場格局。到2010年,實現旅游收入與接待人數雙倍增,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1億人次,旅游產業總收入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10%以上。

  4.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和引導,擴大住房有效供給,規范房地產市場行為,積極培育住房有效需求。調整房地產開發投資結構,調整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加大中低價位、中小戶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加快建立完善適合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房、適合中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住房、適合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適合外來務工人員的出租公寓的住房和適合高收入家庭的高檔住房供應體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積極發展房地產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規范房地產中介服務,擴大物業管理覆蓋面,提高物業管理水平。進一步發展壯大建筑業,培育若干競爭力強的建筑骨干企業,推進建筑業技術進步,發展建筑標準件,提高施工機械化水平,完善工程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監管機制,規范建筑市場。到2010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5平方米。

  5.積極發展金融保險。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積極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加快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展,大力推進金融創新。積極引進省外及境外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到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積極發展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積極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培育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積極推進商業票據、債券、外匯、基金等各類金融市場的發展,穩步培育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和產權市場。拓展各種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存款保險和特殊風險保險等保險新業務,創新保險營銷方式,適時開展國內外聯保,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保險服務體系。

  6.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把社區服務業網點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合理布局建設便民利民社區服務業網點,整合、改造現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創新社區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設規模較大、信息化水平較高、市場化運作的綜合性社區服務機構,建立社會共同參與、多種經濟成分并存、服務門類齊全、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社區服務體系,不斷拓寬社區服務領域,推進社區社會福利型服務向產業化服務轉變,使社區服務業在改善居民生活、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施較好、服務配套的綜合性老年服務機構,推進老年服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逐步完善老年服務體系。

  7.大力發展商務服務。在加強規范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準入制度,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廣告會展、信息咨詢和法律服務等商務服務業,積極培育企業化經營、規范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商務服務機構,提高服務質量。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企業經營管理機制轉換的需要,加快商務服務領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行政部門所屬中介服務機構的脫鉤改制。積極鼓勵支持社會力量投資發展商務服務業,引進一批境外知名的商務服務機構。

  三、建設海洋經濟強省

  堅持陸海聯動,以濱海城市和陸域經濟為依托,以港口建設和臨港工業發展為突破口,以科學進步和體制創新為動力,加快海洋產業發展,形成海岸、海島、近海、遠洋多層次的海洋開發格局,把我省建成特色明顯的海水養殖基地、海洋制造業基地、濱海旅游基地以及海洋科技創新和教育基地。“十一五”時期,海洋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6%,到2010年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8%以上,推進我省由海洋資源大省向海洋經濟強省轉變。

  1.建設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積極推廣名優新品種和生態養殖模式,加快組建一批遠洋捕撈的龍頭企業和建設海外基地,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延長水產品加工產業鏈,促進海洋漁業從產量型向效益型轉變。發展國際集裝箱運輸船隊,開辟新的遠洋國際航線,強化以物流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以港口物流現代化提升海洋運輸業。加強濱海旅游與文化的結合,培育發展集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歷史文化、都市體驗為一體的濱海旅游業。建設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出口船舶、游艇和各種大中型船舶修造,帶動形成船用機械、機電設備等配套產業鏈,打造現代船舶修造業。跟蹤國內外海洋產業領域拓展的趨勢,積極培育海洋藥品和保健食品、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科技推廣與信息服務等產業。

  2.有效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加強對現有11個海洋自然保護區和3個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的建設、監督與管理,加強閩江口、福清灣、泉州灣、九龍江口、東山灣等濕地保護恢復工程建設,建立濱海濕地生態保護區,推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中國南部海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項目建設,初步形成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海洋生態保護區網絡。通過采取增殖放流、封島栽培、人工魚礁建設等生態修復手段,提高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養護和恢復漁業資源。繼續實行伏季休漁制度,減少捕撈強度。強化對深水岸線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管,加強岸線資源開發與后方陸域開發的銜接,有效發揮岸線資源的綜合功能。合理開發灘涂資源,科學確定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內的灘涂圍墾規模。堅持“大島建、小島遷、有條件的陸島連”的原則,分類推進島嶼資源開發利用,加快重要陸島連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建制鄉以上海島的開發條件,在保護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健全和完善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災害預警系統,嚴格入海污染物排放,治理和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3.積極發展海洋科技。堅持科技興海,強化科技對海洋產業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優化海洋科技資源配置,爭取建立國家南方海洋科研中心,構建海洋高新技術研發基礎平臺。針對我省海洋生物育種、海產品精深加工、海洋活性物質提取、海洋藥物、海洋化工、海水利用、風能及潮汐能等重點開發領域的科技需求,提出中長期科技攻關項目,組織實施科技攻關,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開展海洋科技成果交流活動,促進海洋科研機構與生產企業的對接,推介、引進、消化一批海洋科研成果,促進海洋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提高先進適用科技在海洋開發主要領域的應用推廣率。加強海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海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4.優化海洋開發格局。圍繞構建海岸、海島、近海、遠洋等多層次的海洋開發格局,緊密結合臨港工業發展和沿海城鎮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海岸開發。實施中心區域帶動戰略,培育一批海洋經濟總產值超100億元的海洋經濟強縣(市)以及一批海洋產業產值超過10億元的海洋龍頭企業,形成廈門、福州、泉州、莆田、寧德等海洋產業集聚區,加快開發詔安灣、東山灣、同安灣、興化灣、羅源灣、福寧灣、福清灣、三都澳等海灣及平潭島近岸海域海洋牧場,積極利用灣外淺海資源,帶動海洋經濟發展。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五章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

  進一步推進交通、能源、防災減災體系和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從“有效緩解”轉向“基本適應”或“適度超前”,從單純的數量擴張轉向質量并重、建管并重和科學發展,從為經濟發展配套服務轉向引導促進經濟發展轉變,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一、建設海峽西岸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按照以人為本和暢通快捷的要求,堅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安排,加快建設連接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國家和省級干線公路和民航機場的客貨運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增強綜合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能力和國防交通保障能力。

  1.海峽西岸港口群。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區位優勢,把港口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設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和福州、湄洲灣(南、北岸)主樞紐港,積極發展寧德港、漳州古雷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連接兩岸三地、促進對外開放、服務臨港產業、促進經濟發展的規;、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海峽西岸港口群。統籌規劃,加快建設海上運輸大通道,重點建設大型集裝箱、油氣化工、煤炭礦石、工業港區四大港口運輸系統,推進港口管理體制改革與口岸、物流配套體系建設,提高為發展大型臨港產業聚集區服務的能力。推進閩江航道綜合整治,加強閩江沿岸城市內河碼頭和陸島交通建設。到2010年,基本形成福州、廈門兩個億噸大港,全省港口吞吐量達3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1200萬標箱。

  廈門國際航運樞紐港。通過廈門灣港口一體化整合,擴大規模,提升水平。重點建設東渡、海滄、嵩嶼、石碼、招銀港區規;、大型化、專業化集裝箱作業區,后石港區大型能源、化工深水泊位,配套建設全天候接納第六代以上集裝箱船的出海航道,以廈(門)成(都)、廈(門)沙(縣)兩條高速公路、贛龍廈和鷹廈兩條鐵路帶動廈門港開拓縱深腹地,落實港區聯動政策,利用綜合優勢發展國際集裝箱中轉業務,把廈門港建成以國際集裝箱干線運輸為特色的國際航運樞紐港。

  福州主樞紐港。重點開發外海深水港區。江陰港區以西部作業區大型集裝箱碼頭、東部作業區冶金深水泊位為主;羅源灣港區以可門作業區、將軍帽作業區大型能源、礦石深水泊位為主;閩江口內和松下港區分別以長安、洋嶼作業區內貿集裝箱運輸和濱海工業區臨港工業泊位為主。建設羅源灣30萬噸級、江陰20萬噸級深水航道和閩江口通海航道。積極參與全國大型干散貨物流的港口中轉儲備布局,以福銀和京臺兩條高速公路、向莆和鷹廈兩條鐵路帶動福州港開拓縱深腹地,把福州港建成以大型干散貨運輸中轉為特色的國家主要港口。

  湄洲灣(南、北岸)主樞紐港。打破行政區劃,合理分工,統籌協調南、北岸港區建設。湄洲灣北岸依托LNG項目、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和加工區等項目,帶動秀嶼港區開發和東吳港區的起步,并配套擴建湄洲灣大型深水航道。湄洲灣南岸依托福建石化基地、泰山石化物流,建設大型石油化工泊位和液體散貨物流中轉儲備基地。以泉州區域經濟為依托,重點發展石湖作業區國內集裝箱中轉運輸和秀涂作業區臨港工業泊位,浚深泉州灣5萬噸級航道。以泉(州)南(寧)、湄(洲島)永(春)兩條高速公路、向莆和漳泉肖兩條鐵路帶動湄洲灣港開拓縱深腹地,把湄洲灣(南、北岸)港建成以大型液體散貨中轉和重型石化以及內貿集裝箱運輸為特色的主樞紐港。

  寧德港。以吸引大型臨港工業布局建設帶動港口開發,重點依托三都澳大型深水港資源,近期起步開發建設三都澳城澳和溪南港區,配套建設大型深水公用航道、港區的疏港路網和口岸聯檢等公共設施。積極推動寧(德)上(饒)高速公路和寧(德)衢(州)鐵路的規劃與建設,為加快港口發展創造條件,加快把寧德港建成區域性重要港口,并積極向綜合性、跨區域服務的港口發展。

  漳州古雷港。配合古雷半島臨港工業發展,加快開發建設古雷港大型深水泊位,建設疏港公路、鐵路和口岸聯檢等公共設施,規劃建設古雷港區至武平高速公路,促進港口腹地開發,合理開發東山、詔安、云霄等其他港區,加快建設成為區域性重要港口。

  2.快速鐵路網。按照構筑快速通道,完善區域路網,改造既有線路,配套港口支線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全省鐵路網建設,加快建設高標準、大容量的鐵路大通道,融入國家鐵路網,強化與國家干線鐵路的聯系,使福建從國家鐵路網絡的末梢變為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加快構建省內“二縱三橫”鐵路環網,統籌規劃建設福州、廈門等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逐步實現全省主要港區、重要工業基地通鐵路,形成連接各大經濟區、開拓縱深腹地、加強區域協作的鐵路網絡。加快推進由溫福、福廈和廈深鐵路構成、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的沿?焖勹F路通道,開工建設連接中西部地區的龍廈快速鐵路通道、連接中北部地區的向莆快速鐵路通道,加快改造提升橫南、鷹廈、外福、漳龍和漳泉肖鐵路,支持利用多元化投資建設一批鐵路專用線。開展永(安)長(。帲ǖ拢┽椋ㄖ荩╄F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到2010年全省鐵路進出省通道增至6個以上,鐵路正線里程達到2500公里以上。

  3.高速公路網和干線公路網。以加快建成骨干通道、提高公路等級、完善公路網絡、擴大通達覆蓋面、增強普遍服務為重點,在綜合交通體系中充分發揮公路運輸的溝通銜接多種交通方式、區域性運輸主體等重要作用。繼續推進“三縱八橫”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設,加快建設中心城市繞城高速公路,配套建設高速公路支線和連接線,實現各縣(市)一小時內通達高速公路,逐步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重點建設龍巖至長汀、浦城至南平、泉州至三明、永安至武平、寧德至武夷山(閩贛界)高速公路,福州機場高速公路二期,莆田至秀嶼、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以及中心城市繞城高速公路等;積極推進福廈漳高速公路復線、廈門海滄至漳州、松溪至建甌、永安至寧化、莆田至永春、漳平至永定、古田至閩清、漳州至永安等高速公路和疏港高速公路支線的前期工作,適時建設。普通公路要加快“兩縱兩橫”國道、“八縱九橫”省道的建設改造,逐步完善干線公路布局。重點建設福建濱海通道(省道201線)、廈門東部跨海通道、福州灣邊大橋、泉州晉江大橋、廈門公鐵大橋、平潭海峽大橋、廈漳跨海大橋,以及市縣行政中心通往高速公路、機場、沿海港口和重要旅游景區等重要交通樞紐的主要公路,積極推進湄洲島、泉州灣跨海通道等大型橋隧工程的前期工作。到2010年,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國道、省道、農村公路、樞紐站場配套完善的公路網絡體系,二級以上公路進出省通道增至20個以上(其中高速公路5個以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2000公里以上。

  4.航空港。進一步整合民航資源和完善機場發展布局,建設武夷山機場二期工程和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三期,續建三明支線機場,進行現有機場的通航安全等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推進寧德民航支線機場前期工作。充分發揮機場設施能力,增加開辟國內外新航線,擴大服務領域,提高綜合運營能力。到201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能力達2000萬人次以上。

  5.口岸建設。支持申報設立泉州晉江機場和連城冠豸山機場兩個空港口岸。擴大開放福州港的羅源港區、可門港區和松下港區口岸,以及牛頭灣碼頭、湄洲灣東吳港區、泉州石井碼頭、漳州古雷港區、寧德三都澳港區等海港口岸。到2010年,爭取我省海港口岸外貿吞吐量和國際集裝箱完成量分別超過1.5億噸和1000萬標箱。

  專欄六:海峽西岸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相關概念

  ▲“二縱三橫”快速鐵路網:兩縱是指: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漳州-潮州-深圳-香港沿海快速鐵路;整合與改造提升橫南鐵路、鷹廈鐵路、龍梅鐵路,形成北接浙贛鐵路干線、南接京九鐵路干線的縱向鐵路。三橫是指:福州-江西-北京鐵路;廈門-龍巖-贛州-湖南-重慶鐵路;莆田(福州)-三明-江西向塘鐵路。

  ▲“三縱八橫”高速公路網:“一縱”:即沈海高速(福鼎—詔安);“二縱”福州至詔安公路;“三縱”長深高速(松溪—武平)!耙粰M”京臺線(浦城—東吳港區);“二橫”寧武線(寧德灣塢—武夷山);“三橫”福銀線(閩侯—邵武);“四橫”泉南線(晉江—寧化);“五橫”廈成線(廈門—長。;“六橫”廈門至三明公路(廈門—沙縣);“七橫”云霄至武平公路;“八橫”漳州—華安—漳平—永安公路。

  ▲“八縱九橫”省級干線公路網:八縱指省道S201至S208;九橫指省道S301至S309的綠色通道建設。

  二、構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體系

  按照優化結構和多種能源互相補充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本省煤炭、水電等能源資源,充分利用良好的深水港條件,大力引進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氣等省外、國外能源資源,加快發展核能利用,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堅持電網與電源協調發展,以高壓輸變電主網架為重點,完善輸配電網體系,建設堅強可靠的現代化電網。堅持能源開發與節約并重,大力開展節能工作,強化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節能型社會。加強能源戰略儲備和能源應急保障工作,構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建設我國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1.電力。把電力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抓,加快電力產業化發展步伐,以電力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電力結構調整,優化電源點布局,加快負荷中心電源建設。利用沿海港口條件和廠址資源,合理布局建設大型港口火電廠和核電站。重點建設福建LNG總體項目一期(包括LNG接收站和輸氣干線,及其配套的莆田、晉江、廈門東部三個燃氣電廠和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五個城市燃氣管網工程)、福建核電站一期、寧德電廠一期、可門電廠一期、江陰電廠一期、尤溪街面水電站、后石電廠7號機組、華能福州電廠三期、羅源電廠一期、仙游抽水蓄能電站、寧德洪口電站項目。積極做好龍巖坑口電廠二期、寧德電廠二期、可門電廠二期、泉州南埔電廠二期、永安火電廠改擴建、漳平火電廠改擴建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獲批。到2010年全省電力裝機容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電力裝機結構比例為水電33%、煤電54%、氣電11%、風電2%。

  2.電網。堅持電網與電源相協調,擴大電網規模,優化電網結構,合理電網布局,結合大型電源送出需要和加強受端骨干電網的要求,加快全省500千伏大環網和220千伏輸變電系統建設,進一步改造完善城市電網和農村電網,促進發輸配電協調發展,各等級電壓電網配套銜接;加強與周邊省區電網的聯系,爭取國家規劃擴建福建與華東電網、新建福建與南方電網的高壓、特高壓聯網工程,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抗風險能力,努力把福建電網建成與電源協調發展、滿足用電需求、結構堅強合理、等級層次分明、運行調度靈活、安全可靠穩定的現代化電網。重點建設沿海重負荷區500千伏主網架向閩西北延伸電網工程和中心城市的500千伏變電站。新建海滄、東臺(福州南)、泉州北、惠泉、漳州、三明、南平、寧德、龍巖、連江等500千伏變電站,擴建福州500千伏變電站。到2010年,全省500千伏線路達到3884公里,500千伏降壓變電容量達到1780萬千伏安。

  3.新能源。貫徹《可再生能源法》,實施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體系建設。加強新能源資源調查、勘探和評價,優先開發技術比較成熟、規;l展和產業化前景比較好的新能源品種,近期以風力發電為重點,兼顧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建設平潭風電二期、漳浦六鰲風電二期項目,加快推進莆田、古雷、東山、霞浦等風電項目和延平沼氣熱電聯產等項目前期工作。到2010年,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60萬千瓦。

  4.能源儲備。加強煤炭資源勘探,增加資源儲量,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加強調控,合理利用我省煤炭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建立規范的煤炭資源開發秩序,建設一批規;禾可a基地,全省煤炭年產量保持在1500萬噸左右,盡可能延長本省煤炭穩產期。加強省際和國際能源合作,積極開拓省外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來源,建立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渠道和能源生產供應基地,利用我省沿海深水港條件建設煤炭中轉儲備基地,爭取國家布點建設大型石油儲備基地和規劃建設沿海輸氣(天然氣)、輸油(成品油)管道建設,建立能源儲備體系,增強能源儲備保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按照統一規劃、標本兼治、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要求,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組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統籌規劃,加快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1.江海堤防。繼續推進“五江兩溪”干流為重點的江河堤防工程和洪水預警報系統升級改造,建立健全防臺風預警預報系統和防汛決策指揮系統,鞏固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健全完善城市防洪體系。續建閩江下游南港北岸、閩江上游沙溪段防洪二期、晉江下游防洪岸線整治、汀江流域防洪三期等防洪工程,新開工建設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防洪排澇、閩江上游建溪防洪工程、富屯溪防洪工程和晉江下游防洪岸線整治二、三期等防洪工程。加快中心城市排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內河綜合整治,強化中心城市防內澇能力。繼續推進縣級城區排澇設施建設,加快建設莆田木蘭溪南北洋平原、晉江市晉東平原、九龍江平原等排澇工程。繼續推進海堤加固四期工程建設,啟動海堤加固五期、六期工程,完成保護千畝以上外海段的海堤強化加固工作,提高我省抵御風暴潮的能力,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防洪防潮工程體系。

  2.蓄水調水。合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水資源,在流域中上游和水資源緊缺地區建設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綜合功能的大中型水庫,構筑水資源安全保障基本框架,新增庫容5億立方米。加快規劃建設閩江“北水南調”工程和九龍江調水工程,建設一批具有跨區域、跨流域、跨時空調節功能的大中型蓄、引、調節水利樞紐工程。重點建設仙游金鐘、長泰枋洋、德化碧坑等三大水利樞紐工程,以及連江黃岐半島、莆田平海灣、漳州東山和古雷等一批海島與半島供水工程。

  3.水利除險保安。繼續推進千座水庫保安工程建設,啟動水閘除險加固工作,到2010年基本消除重點病險水庫和大中型水閘的安全隱患,全面完成各類病險庫加固任務,實現95%以上大中型水庫和水閘的正常運行。重點建設惠女、東方紅、亞湖、東溪、三溪口、嶺里、溪西、金涵等40個大中型病險水庫及九龍江北溪水閘、云霄漳江水閘等加固工程。

  4.漁港(避風港)。重點建設石獅祥芝、連江黃岐、晉江深滬、東山大澳、福鼎沙埕、霞浦三沙、泉州崇武、詔安赤石灣等中心漁港和福鼎崳山和秦嶼、霞浦西洋和石湖、羅源跡頭、石獅東坡和梅林、莆田石城和秀嶼文甲、云霄山前、東山澳角等一級漁港,建成一批二、三級漁港。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國家中心漁港和一級漁港為重點、以海島型漁港、二級漁港和三級漁港為基礎的漁港防災減災體系。

  5.沿海防護林和生態公益林。重點抓好東山、長樂、福清、平潭等50個縣(市、區)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合龍加寬、老林帶更新改造、沙荒風口治理、農田林網和紅樹林建設等,加強高效防護林體系建設、低效低質林改造、紅樹林引種馴化等示范工作,調整優化樹種結構,不斷增強防護林抵御臺風、風暴潮、海嘯等自然災害的能力。積極創新沿海防護林建設和管護機制。加強閩江、九龍江、汀江、晉江、賽江、敖江、木蘭溪流域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城鎮周邊景觀林、交通要道護路林和其他重點區位生態公益林保護和建設,保障國土生態安全。至2010年,建成海岸線上多功能、多效益的綠色屏障,生態公益林面積保持在全省森林面積的30%以上。

  6.農林牧漁病蟲害防控。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體系建設,提高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準確率,加快建設森林病蟲害預警控災體系,重點建設林業檢疫御災體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救災物資貯備中心和生物防治藥劑生產基地,初步形成設施相對完善、應急反應快速的林業有害生物預警控災體系。進一步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重點建設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實驗室、外來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省市縣三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基礎設施、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無害化處理設施、動物疫病監測與預警系統、動物防疫物資保障系統和出口基地無規定疫病區等工程,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能力、預警預報能力和快速應急反應能力。繼續建設水產病蟲害防治體系,建立以省級“三合一中心”為中心,以海、淡水病害防治研究站為技術依托,以優勢水產品主產區縣水產病害防治站為基礎的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網絡體系。

  7.森林火災防治。重點加強森林火災預警監測和撲救指揮系統建設,加大生物防火林帶、防火阻隔帶建設力度。全面推進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和航空護林滅火站建設,進一步提高我省森林防火綜合能力!笆晃濉逼陂g,全省新建生物防火林帶4.2萬公里,開設防火隔離帶2萬公里,建立專業、半專業撲火隊100支,每10萬公頃有林地發生火災(火警)的次數不超過10次。

  8.災害性氣象預警救援。建立災害性天氣警報發布平臺,完善適應各級政府需要的氣象決策服務快速反應機制,拓展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服務。重點建設沿海及臺灣海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體系,建立重大氣象災害及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應急響應系統,完善人工影響天氣服務系統,在主要城市建立城市環境氣象特種觀測系統和城市環境氣象服務業務系統。

  9.地震災害預警救援。繼續推進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地震監測臺網,建設地震觀測臺陣和GPS觀測網,對部分地震監測臺站進行優化改造。完善震災預防系統建設,嚴格新建建筑物抗震設防要求,實施地震安全農居示范工程,加強震災預防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公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健全地震應急指揮體系,逐步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地震應急避險預案,推進城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初步建立地震救助體系,完善社會救援聯動機制,建立完善應急儲備物資管理制度。加快修訂和嚴格實施新建住房特別是公共場所和主要建筑物的抗震標準,到2010年,全省大中城市基本具備抗御6級左右、相當于當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

  10.地質災害預警救援。開展全省土質滑坡機理、地質災害成災降雨量和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等專項研究。繼續深化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省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和預警系統,督辦治理重特大地質災害危險點,完成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村民搬遷任務,實現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到2010年基本建成省級、設區市級和重點縣地質災害預警體系。

  四、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數字福建”統籌規劃、資源共享、面向應用、保障安全的發展思路,建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共網絡,加快IP技術為主用戶寬帶接入網的建設,采用多種接入方式,加快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推進“三網融合”。進一步完善全省政務信息網,健全政務網安全體系和管理體系,加強重點新聞網、社會保障網等重點網絡建設,有計劃建設部門虛擬專網,大力推進政府部門內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協同辦公和網上公共服務。規范標準,整合和建設信息資源,推進信息的公眾服務和應用,完善信息化標準體系、安全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數字城市”、“數字社區”工程建設,加強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現村村通電話,推動寬帶進村。加快發展系統集成服務,加強信息服務產品開發和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數字福建”的應用水平。

圖二 福建省“十一五”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

圖三 福建省“十一五”能源建設規劃圖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六章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抓住國家把我省列為全國重點開發區域的機遇,依托全省綜合交通條件改善的有利條件,優化調整區域發展布局,淡化行政區劃界限,增強大局意識、沿海意識,健全合作機制、互助機制和扶持機制,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整體發展水平和區域協調發展能力。

  一、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城市群

  按照統籌協調、一體化布局建設的要求,加強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的銜接,依法保障規劃的切實實施,推進區域城市聯盟,加快建設以福州、廈門、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為核心,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骨干,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基礎的規模結構組合有序、功能定位優勢互補、發展布局科學合理、資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海峽西岸城市群。

  1.做大做強三大中心城市。按照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環境做美的要求,調整優化城市經濟結構,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凸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強化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福州市要高標準要求、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加快實施一城兩翼雙軸線發展戰略,推動中心城市東擴南進、沿江向海的跨越式、組團式發展,進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產業發展水平,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強服務全省的帶頭示范效應。廈門市要做好“特、港、創、建、帶”五篇文章,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的龍頭作用,增強先行先試的輻射帶動效應。泉州市要突出集聚、提升、拓展,統籌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充滿活力的創業型城市的支撐作用,增強經濟快速發展的拓展效應。

  2.加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依托大型港灣,壯大臨海產業集群,推動以港興城,發展新型港口工業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加強與周邊省份和內陸地區的經濟聯系,加快發展區域中心城市,使之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漳州市要發揮對臺合作、港口資源、農產資源等優勢,打造兩岸經貿合作基地、新興制造業基地和優質食品供應基地,建成與廈門特區互動、對臺合作緊密、對外開放領先的生態工貿港口城市。三明市要圍繞永安—三明—沙縣城市主軸線,優化城市發展布局,建設成為我省的經濟發展腹地、重要工業基地、綠色產業高地、生態旅游勝地,成為連接沿海、輻射內陸、聯動周邊經濟協作區的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莆田市要積極推進“港口、交通、產業、城市、保障”五位一體互動發展,依托湄洲灣港把港口經濟做大做強,在建設好現有市區的同時,加快推進湄洲灣港口新城迅速崛起。南平市要積極推進向建甌—建陽—武夷山和順昌—邵武兩翼高速公路沿線拓展,開發建設新興工業園區,建設成為我省環境優美的綠色發展腹地、重要生態文化旅游基地和現代農業生產加工基地。龍巖市要以閩粵贛邊交通樞紐和資源優勢為基礎,以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要素,以生態型產業集聚與擴展為支撐,加快建設成為閩粵贛邊聯結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態型經濟樞紐。寧德市要按照“向海、面海、臨!比阶叩陌l展戰略,加快推進市區“東擴面海、北展南移”,推動港口、產業、城市三位一體互動發展,在加快改造建設現有市區的同時,逐步推進環三都澳海濱城區的開發建設。

  3.協調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圍繞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和促進農村的城鎮化,按照挖掘潛力、完善功能、增強集聚、擴大規模、凸顯特色的要求,積極培育發展中小城市,擇優發展基礎較好的中心集鎮。到2010年,全省形成人口規模20萬-50萬人的中等城市7個以上,有100個以上的中心鎮人口規模達到3萬人以上。

  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按照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原則,支持經濟較發達縣市率先發展,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完善配套公共服務,強化人口與產業集聚,發展壯大為中等城市。推動中等發展水平縣市更好發展,培育發展特色經濟,強化產業支撐,促進設施合理配套、特色鮮明突出的城鎮體系加快形成。扶持經濟欠發達縣加快發展,加大對其財政轉移支付扶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充分發揮縣域經濟推動城鄉互動的紐帶作用,不斷增強縣域經濟承接中心城市輻射的功能,提高接受產業轉移、參與產業分工協作、吸納擴大就業的能力。強化縣域間的產業協作,積極拓展內外部資源和市場,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

  擇優培育小城鎮。繼續走擇優發展小城鎮路子,重點發展有條件的建制鎮。按照因地制宜、擇優發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在綜合評價各鄉鎮區位條件、經濟基礎、人口規模、人文特色、發展潛力等因素的基礎上,各縣市擇優確定1-2個有條件的建制鎮予以重點扶持引導發展成為中心集鎮,促進農村人口與產業向中心集鎮集聚,為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統籌規劃小城鎮的供排水、排污、污水及垃圾處理、道路、通訊等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地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農村中小企業,夯實小城鎮經濟基礎;興建小城鎮農產品批發市場、小商品零售市場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搞好小城鎮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改善小城鎮的投資、就業和居住環境。

  二、完善市政公用設施

  以方便居民生活、優化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營造城市特色、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高城市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建設和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為加快城鎮化進程營造良好環境條件。

  1.市政道路交通。加強城市對外交通和內部道路的銜接,完善城區路網,打通主要交通阻塞點,提高城市道路建設標準,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強化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和管理。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建立起以公共交通為主,各種交通運輸配套的城市交通體系。加快規劃建設福州、廈門、泉州三大城市軌道交通。

  2.給排水與供氣。加強城鎮供水水源工程和跨流域引水工程建設,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供水水質,逐步推進城市直飲水系統建設,加強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城市。繼續建設縣級以上城區排澇工程,逐步完善大中城市排澇工程體系。通過優化城區防洪總體布局,科學配置排水泵站設施,合理調整排水功能分區,確保雨污分流排放,健全應急搶險預案,使我省大部分城區排澇能力達到國家規范要求。大力發展城市管道供氣,建成沿海五個城市管道天然氣工程和城市公交加氣站,推進公交車輛、出租車使用天然氣,三明、南平、龍巖等其他城市實施LNG槽車運輸供氣,改善城市能源結構。

  3.污水垃圾處理。大力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全面開征污水、垃圾處理費,逐步提高污水、垃圾處理費標準和征繳率,加快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城市要重點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到2010年每個設市城市和主要流域的縣都要建成一座以上污水處理廠和一座以上垃圾處理場。福州、廈門、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基本實現垃圾資源化。全面完成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廠改擴建工程和城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實現集中安全處置。

  4.市容環境整治。加強城市中心綠地和重要地段、江河湖海沿岸的綠化建設,加快城市植物園、濕地公園、體育公園、兒童公園、郊野公園等各類公園的建設,加強城市生態敏感區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古樹名木的保護,實行城市綠線管制制度,完善城市綠地系統。加快“城中村”改造,推廣生態住宅小區和智能化小區建設,規范物業管理,改善居住環境和質量。加強城鎮內河整治,改善內河水質。強化城市生態環境監管,嚴格控制和努力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強對城市汽車尾氣污染、內河污染、聲光污染和室內污染的治理。

  5.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利用。加強風景名勝資源、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自然、歷史、文化景觀的永續利用,豐富城鎮的文化內涵和底蘊。遵循政府主導、特許經營、分類指導、加強監管的原則,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風景名勝區的有償投資建設和規范化管理。

  6.人防工程。按照整體設計、統籌兼顧、同步建設、協調發展的要求,將人防工程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大力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在城市重要目標、民用建筑、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等工程的規劃和建設中,新建、續建一批公共人防工程和人防地下指揮所,以及人員掩蔽、物資儲備和干道、連接通道等工程,健全配套基本指揮所和機動指揮所內部設施。

  三、建立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

  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導向、企業主體相結合的區域合作模式,大力推進與兩個三角洲、內陸省份和省內各地區間的協作,促進經濟要素跨區域流動和合理配置。

  1.增強要素集聚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發揮我省地處長三角、珠三角連接部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兩個三角洲的對接,形成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協作效應,實現互利雙贏。鼓勵強勢企業加強與兩個三角洲企業強強聯合,促進優勢產業擴張,拓展我省企業發展空間;利用兩個三角洲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在交界縣市有重點地培育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實現協作項目的區域集聚;整合區域旅游資源,建設“無障礙旅游區”,延伸我省旅游線路和網絡,拓展我省旅游市場。推進我省與兩個三角洲地方性資本市場的聯接,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我省企業產權交易。充分利用滬深證券交易機構,促進我省企業利用股權、債券等金融工具融資,吸引金融企業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促進與兩個三角洲的人才交流。加強與兩個三角洲企業的技術研發合作,共同攻關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和開發新產品。

  2.拓展經濟腹地和發展空間。加快推進與內陸省區間的鐵路、高速公路等干線通道建設項目的對接,大力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和一體化,推行“鐵海、公海聯運”等多式聯運模式,加快我省港口貨物進出的提速,形成港口貨物運輸的低成本優勢,使我省港口成為服務西南、中南等鄰近內陸省市新的出海便捷通道。共同消除制約商品流通的地區障礙,促進形成統一、開放、有序的跨省區共同市場,引導企業有針對性地構筑營銷網絡,發展以特色產品為依托,輻射內陸省區的商品批發市場和網上商城。支持、組織我省企業赴內陸省市舉辦各種展銷活動,提高閩貨影響力。圍繞我省產業發展需要和用工特點,在內陸省市建立勞務輸入基地,推進就業服務機構間的合作,滿足我省企業的用工需求。

  3.推進整體協調發展。抓住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建設和貫通的契機,深化山海協作,推進省內區域連片發展、整體聯動、互動融合。統一制定重要領域的發展規劃及資源開發規劃,合理布局生產力。按照各方的受益情況分擔投資、聯合管理,推進跨行政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社會發展項目的協調共建,發揮區域綜合效應。完善協調機制,合理分配利益,共同推進土地資源開發和港口建設,聯合興辦產業園區,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加強產業協作配套和生態環境的協同保護,在資源要素流動和區域環境保護中,建立受益方向貢獻方實行利益補償的機制,建立和完善流域下游地區向上游地區進行生態補償的制度,合理分配異地招商引資、發展“飛地工業”收益中有關方面的利益。

  四、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

  健全完善省級領導和省直部門掛鉤幫扶、市縣對口幫扶制度,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海島、庫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扶持。加大省級財政對欠發達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公共服務差距。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設施建設投入,推進欠發達地區的“四通”基礎工程建設,爭取在“十一五”時期,欠發達地區與全省同步基本實現各建制村通安全飲用水、通硬化路面公路、通公共交通,返盲建制村和20戶以上盲點自然村通廣播電視。繼續實施“造福工程”,對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存在安全隱患、建設成本高的部分山村,實行異地搬遷脫貧致富。積極扶持欠發達地區發展特色經濟,開發特色資源,推進農業產業化。支持欠發達地區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穩定教育、衛生、科技人員以及經濟建設急需的其他人才。深入開展干部人才交流活動,進一步實施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文化、醫療、科技等定期定點服務計劃。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七章 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繼續推進生態省建設,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到2010年,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千克/萬元GDP以內,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70%,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增加65%,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面積比重下降到6.4%,初步建成人居環境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綠色海峽西岸。

  一、堅持節約優先

  強化節約意識,加強政策引導,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能環保型汽車,發展節能型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采取綜合措施,在生產、建設、流通、消費各領域節約資源,減少損失浪費,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創造盡可能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1.大力推進能源節約。實施熱電聯產、余熱利用、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節能工程,加強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突出抓好冶金、電力、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做好公共機關、公共場所的節能工作,積極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加快推進新建、擴建住宅的節能降耗,大力發展節能型的交通工具,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2.深入開展節約用水。積極推廣節水設備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網改造,降低漏失率。抓好農業節水灌溉,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擴大節水作物品種和種植面積。大力實施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推進沿海缺水地區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加強庫區水資源合理調度。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嚴格控制超采、濫采地下水,抓好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

  3.加強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通過嚴格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步引導工業向開發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增強區域公共設施共享程度。推廣節地建筑技術,大力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按照工業項目投資強度與用地規劃控制指標,嚴格核實用地規模,提高工業項目用地投入產出率。按照閑置土地處置的有關規定,及時處置和盤活閑置土地,優先安排使用存量土地。進一步規范和健全土地市場,建立節約集約用地的內在機制。

  4.積極推進原材料節約。加強重點行業原材料的消耗管理,嚴格設計、施工、生產等技術標準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行木材節約代用,大力節約包裝材料,防止過度的包裝,積極發展和推廣散裝水泥。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在全社會積極倡導循環經濟的理念,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培育一批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清潔生產企業,建成一批資源再生產基地,形成資源耦合共生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建立一批循環經濟型企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生態旅游基地和資源節約型城市。

  1.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發展促進機制。加大對循環經濟投資的支持力度,利用財稅、價格杠桿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循環經濟技術開發和標準體系建設,支持循環經濟共性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加強循環經濟法規體系建設,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2.積極推進五大環節資源綜合利用。在資源開采環節,統籌規劃礦產資源開發,推廣先進適用的開采技術、工藝設備,提高采礦回采率、選礦和冶煉回收率。在資源消耗環節,加強對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資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在廢物產生環節,加強污染預防和生產過程控制,減少企業廢物排放。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加快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在消費環節,大力倡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3.加快組織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工程。在石化、電力、造紙、鋼鐵、啤酒、醫藥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業以及漂染、電鍍等污染企業較為集中區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進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繼續支持發展“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實施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對試點區域或園區按照循環經濟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對進入的企業提出土地、能源、水資源利用及廢物排放綜合控制要求,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形成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較高資源生產率、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潔生產企業和若干個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生態工業、農業園區。

  三、加強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實施對重要生態功能區、重點資源開發區和生態良好區的分區保護,維護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生態良性循環,提高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到2010年,大陸海岸線基干林帶長度達2800公里以上,鐵路、省道、江河沿線可綠化里程綠化率達80%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綠地10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

  1.強化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對維護全省生態良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的主要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防風固沙區、河口濕地區、重要漁業水域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實行強制性保護。建立一批生態功能保護區,嚴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繼續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強化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推進沿海防護林體系和綠色通道與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建立較為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并擴大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2.抓好生態良好區建設。推進國家級、省級生態農業示范縣、生態示范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并積極推廣成功經驗,發揮好對全省生態建設的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創建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生態示范城市,推進生態城市、綠色社區、生態村鎮建設,充分利用園林景觀、山川景觀和道路系統,加快建設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建成一批社區綠地和大型公園綠地,擴大城市綠化空間。

  3.建立區域環境安全危機防范體系。加強日常監測及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包括環境預警體系、環境應急響應體系、環境修復體系在內的區域環境安全危機防范體系。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環境、近岸海域、空氣質量、重要污染源設立自動在線監測;提高對固體性污染源、流動性污染源造成的突發性環境安全事故的反應速度;加強環境緊急修復能力建設。

  四、強化污染綜合整治

  堅持保護與治理相結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強對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治理,集中力量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和城鄉人居環境,到2010年,全省12條水系中有90%的國控、省控斷面水質達功能區水質標準,90%的斷面達到或優于三類水質標準,95%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45%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功能區水質標準,90%的城市空氣質量二級達標天數不少于310天。

  1.抓好水環境治理。按照水功能區的要求,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規范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管。加大對閩江、九龍江、敖江、晉江、汀江、木蘭溪、交溪等“五江兩溪”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全面完成重點流域沿岸鄉鎮垃圾集中處理和規;笄蒺B殖場污染治理任務,控制和削減農藥、化肥污染。加強對近海重點養殖區的污染治理,改善海域環境質量。

  2.推進重點區域綜合整治。強化對重點煤炭開采區和其他礦產資源開采區的綜合整治,加快其生態恢復。推進主要江河水源地和汀江、九龍江、晉江、賽江和沿海風沙侵蝕地帶以及崩崗侵蝕劣地等嚴重水土流失區和生態脆弱區的綜合治理與生態重建。嚴厲打擊非法采礦,嚴格河道采沙管理。加強對水電開發項目建設的管理,對不符合流域開發規劃、下泄流量不能滿足下游生態用水需要的水電站進行清理整頓。

  3.提高工業污染防治水平。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依法取締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企業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叭瑫r”制度,繼續完善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和逐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設電子產品廢棄物回收處理與有害物質檢測設施。到2010年全省主要工業企業普遍實行清潔生產,30%規模以上重點骨干企業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五、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加強土地管理,采取耕地開發、土地整理、舊宅基地復墾和在科學論證基礎上的沿海灘涂適度圍墾等綜合措施,促進耕地占補平衡,耕地面積穩定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面積上。合理布局工業園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強深水港岸線和后方陸域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合理開發,推進港口建設、城市建設與土地有效開發利用的銜接。強化水功能區劃管理,合理配置利用水資源,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加強基礎測繪工作,完善地理信息數據庫,全面提升測繪保障服務能力。加強煤炭等重要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組織實施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和重要礦產勘查項目,增加基礎儲量和可采資源量,延長我省礦產資源儲量可供期。鼓勵礦產開采和加工企業出省、出境進行礦產開發,建設我省礦產資源后備基地,實現資源供應渠道多樣化。整頓和規范礦產開發秩序,完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促進資源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八章 加快科教和社會事業發展

  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大力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培育壯大人才隊伍,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改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到2010年建成比較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人才保障體系、文化和醫療衛生體系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實現經濟與社會更加協調發展。

  一、著力建設創新型省份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建立政府對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快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高知識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科技與經濟、教育的緊密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專利為基礎逐步確立我省的技術標準。到2010年基本形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科技發展布局,區域創新能力和科技進步水平進入國內先進行列,科技綜合實力、專利授權量、公眾科技素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力爭全社會R&D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1.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滲透和聯合攻關,支持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納米科學、生態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積極推進具有相對優勢和戰略意義的高技術研究,重點抓好下一代網絡通訊技術、大型應用軟件、衛星數據應用等信息技術,生物芯片、生物新藥及疫苗、分子遺傳標記育種等生物技術,光電子材料、納米材料、催化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等新材料技術,以及節能與新能源、海洋與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究開發,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2.加快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促進產業技術水平提升。繼續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加強裝備制造業關鍵與共性技術攻關,帶動我省制造業企業的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以“數字福建”為依托,開發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應用軟件,提高應用技術服務能力。強化信息技術與相關技術集成,研究金融、物流、網絡教育、傳媒、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技術。開發外向型特色農業技術,發展良種選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推動農業技術全面升級。加強重大疾病預防控制技術研究,支持創新藥物研制,推進中藥現代化,提升醫藥產業發展水平。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突破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3.建立健全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協作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三大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建立完善共享機制,實現與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對接。合理布局應用基礎研究、社會公益科研力量,形成我省在電子信息、納米材料、生物技術、新材料等優勢領域的創新基地。開展重要技術標準研究。重點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中試基地、企業技術中心,扶持建設一批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努力實現科研設施設備資源共享。

  4.普及推廣科學知識與先進適用技術。實施全民科普行動計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傳播科學方法,提高全社會科學文化素質。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促進科研機構、大學、企業間的科研人員合理流動和相互合作。加強科技成果推介工作,繼續辦好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增進科研機構與企業的聯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開展科技活動周、科技下鄉等科普活動,普及推廣先進實用農業技術和新型農村醫療與保健技術。加強科技館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建設。

  二、優先發展教育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整合教育資源,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城鄉教育和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統籌職前教育和繼續教育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到2010年全省適齡兒童少年按時接受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8%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5%以上。

  1.鞏固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將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納入政府公共財政體制范圍,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把義務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大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基本實現校校有符合規模要求的用地和教學用房,有合格的教師,有合格的實驗室、圖書館(室)和配套的教學儀器設備,有衛生安全的食堂和宿舍的“四有”目標。穩步推進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切實提高中小學師資特別是農村師資水平。完善國家和社會資助貧困學生制度,積極促進區域間義務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努力降低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特別是女性學生的輟學率。城市政府要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提供與當地學生同等的義務教育。

  2.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點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的多元辦學格局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性、技能型人才,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以服務為宗旨,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的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以就業為導向,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轉變,強化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大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設好一批職業院校及區域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每個設區市重點建設一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若干所中等職業學校,各縣(市)都要重點辦好一所起示范作用的中等職業學校,鄉鎮要依托中小學、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及其他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教育培訓,社區要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服務,企業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培訓制度。加快建設一支具有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辦學質量。到2010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3.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把發展高等教育的重點放到提高質量和優化結構上,把握發展節奏,適度擴大規模,重在提高質量,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加大教學投入,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嚴格教學評估,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大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力度,逐步建立與我省壯大戰略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結構。積極推進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繼續推進廈門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福州大學“211工程”二期建設,加強華僑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學院、集美大學等高校建設,建設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創新平臺和人文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提升高等學校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水平。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倡教授上講臺,鼓勵名師進課堂。進一步完善辦學設施,基本建成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和廈門集美文教區。加快推進高等學校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完善以助學貸款為主的高等學校家庭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大力支持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積極推進中外合作辦學,拓展高等教育辦學空間。

  4.重視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調整優化普通高中布局結構,擴大優質普高招生規模,增加鄉鎮普通高中學校布點,提高農村高中辦學水平,積極推進經濟較發達地區和有條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度重視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整合優化幼兒教育資源,加強特殊教育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特殊教育向高中階段和幼兒教育延伸,提高殘疾兒童入學率。扶持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提高少數民族學生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到2010年優質高中的在校生數達到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三、加快實施人才強省戰略

  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健全以業績、品德、知識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完善人才管理體制,促進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氛圍。到2010年全省人才總量有較大幅度增加,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280萬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增加到12.5萬人,高技能人才新增23萬人。

  1.加強人才培養。加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建立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人才資源開發體系。完善公務員培訓制度,實施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11工程”和各學科人才培養的“155專家工程”,加強以中高級領導干部、優秀企業家和各領域高級專家為重點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著眼于產業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抓好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抓緊培養經濟社會急需的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主導產業、優勢學科中形成若干優勢人才群體。引導企業、高校、社會力量聯合辦學,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加強各類人才的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著力提高人才的自主創新能力。

  2.促進人才集聚。堅持自我開發培養和注重吸引人才并舉,堅持產業聚才、項目引才,加強人才引進工作,拓寬引智渠道,積極引進前沿技術人才和帶項目人才,促進項目落地和人才集聚。加大政府對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公共服務的投入,健全人才市場服務體系,加快人才中介服務機構、人才法律服務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和就業服務中心、工程技術人員進修與培訓中心、以及人才信息庫和信息網絡等人才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人才市場“1211工程”,完善人才市場體系,消除人才流動體制、政策性障礙,推進人才市場化配置,促進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繼續辦好留學人員創業園和博士后站點,積極吸引省外境外高層次人才來閩創業。

  3.完善人才管理體制。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拓寬選人渠道,強化競爭機制,健全考評體系,努力形成廣納群賢、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完善人才分配激勵機制,創新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實現形式,建立與人才績效密切掛鉤的多元分配體系。營造良好的公共服務環境,制定和完善戶籍、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策,真正使各類人才安心創業。深化職稱改革,建立科學有效評聘制度。積極推行人才柔性流動,鼓勵以靈活用人方式引進人才。完善相應的鼓勵政策措施,推動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人才合作與交流,鼓勵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到基層、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創業或服務。

    專欄七:教育發展與人才隊伍建設有關概念

  ▲毛入學率:是指在校生總數占相應年齡段人口的比例。目前我國的劃分是:初中年齡段12-14歲,高中年齡段16-18歲,高等教育年齡段18-22歲。

  ▲“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指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或經濟師等,具有兩種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隊伍。

  ▲“211工程”:是指國家于1995年啟動,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工程。

  ▲“985工程”:根據1998年5月江澤民同志指示,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部分高等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

  ▲“111工程”:到2010年,培養引進1000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10000名職業經理人,培訓10000名國有企業基層管理人才。

  ▲“155專家工程”:到2010年,培養造就100名學術技術帶頭人,500名某一學科或技術領域帶頭人,5000名各學科領域優秀人才。

  ▲“1211工程”:一個“做大做強”,即做大做強龍頭人才市場;兩個“重點發展”,重點發展專業性市場和行業性市場;一個“大力培育”,即大力培育區域性市場;一個“加快建設”,即加快市場信息化建設。

  四、建設文化強省

  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步健全覆蓋全省的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備、服務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到2010年,形成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要求的設施先進配套、市場繁榮有序、區域特色鮮明、產業優勢明顯和群眾文化豐富多彩的文化發展新格局,努力使我省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產業基地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1.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積極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動理論創新,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開拓創新能力。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實施精品戰略,重視藝術科研和科技創新,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效保護和重點開發一批歷史文物、文化遺產,深入挖掘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打造一批代表福建形象的文化品牌,形成富有濃郁特色的八閩文化,重點保護發展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船政文化、媽祖文化、朱子文化和畬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彰顯福建文化特色,不斷提高海峽西岸文化影響力。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文化藝術、文化經營和文化管理人才隊伍,造就名家大師和一批拔尖的文化人才。

  2.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強化政府對文化事業發展的扶持引導力度,加強文物、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保護,完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基礎設施。加大對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等的投入。加快建設社區、鄉鎮文化設施,整合社區、鄉鎮的文化資源,形成基層文化合力,活躍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中心城市綜合性大型文化設施建設,凸顯城市文化品位。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的數字化與網絡化改造,基本實現全省城區有線數字化整體轉換,加大高山發射臺站基礎設施的建設。“十一五”期間,建成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大劇院、省廣播電視中心等重大工程,到2010年,全省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80%的街道(鄉鎮)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區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樂部),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各建制村各月放映一場電影。

  3.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樹立文化經濟觀念,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推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形成一批競爭力較強、規模效益較好的文化產業集團,使文化產業成為我省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積極發展各類文化產業,大力發展創意產業,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業,加強文化資源重組,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大型文化企業集團為龍頭、各類中小文化企業互補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推進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支持多種投資主體發展文化產業,增強文化產業的活力、實力和競爭力。重點建設海峽西岸印刷基地、出版物(版權)交易中心、網絡出版工程等項目。到2010年,全省建成50個有影響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

  4.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和法制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扶持健康向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整頓和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健全文化市場體系,繁榮文化市場,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健全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市場主體的資質審查,把好資質、產品、資金、人員、技術等準入關。嚴厲打擊盜版、非法出版、非法營銷等不法活動。

  5.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我省民間戲曲、民間信仰、民俗文化、文物譜牒、工藝美術、藝術教育等文化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利用我省承辦的“世界友城大會”和“世界閩商大會”,擴大與重點國家和地區間文化交流,結合各類外事活動,主動推介福建文化藝術產品,擴大福建對臺港澳、對外文化貿易,增加福建文化藝術產品在對臺港澳、對外商業演出、會展、市場交易中的市場份額,拓展國際文化市場。辦好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國際木偶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福建民間工藝美術展、福建民俗文化展等主題文化交流活動。

  五、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

  重視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衛生隊伍建設,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統籌城鄉衛生發展,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保障群眾健康權益。繼續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加強食品藥品監管,規范食品藥品生產和流通秩序,確保群眾的食品、藥品和醫療安全。到2010年,每千人口病床數2.8張,醫生數1.3人,人均預期壽命75歲。

  1.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全省、功能完善、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疫情直報體系、衛生監督體系,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水平和醫療救治能力,提高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綜合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網絡體系,重點控制艾滋病、禽流感、結核病、肝炎等重大傳染病的傳播,有效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地方病,綜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挖掘和發揮中醫藥資源優勢,保護和發展中醫藥,推進中醫藥標準化、規范化,培育現代中藥產業。制定實施職業病、精神衛生等專項防治規劃。加強婦幼衛生保健,提高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積極創建衛生城市、衛生縣城、衛生鄉鎮,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倡導良好的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加快建設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外科病房綜合樓、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外科病房樓、福州市艾滋病診療中心及省精神衛生中心、省化學中毒與核輻射醫療救治基地等項目。

  2.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加強縣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建設,健全完善農村三級醫療防疫服務網絡體系,為農村提供便捷、安全、價格比較低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調整鄉鎮衛生院布局和功能,增強其預防保健服務功能,實施年百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危房改造。推行省、市、縣級醫院掛鉤幫扶鄉鎮衛生院,實施城市醫務人員定期定點下派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醫療支農制度,加強對鄉村醫生補貼和培訓,擴大遠程醫療覆蓋范圍,為農村提供較好的醫療服務。

  3.完善城市醫療服務。調整城市醫療資源布局,建立健全綜合醫院、預防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分工合理、相互協作的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鼓勵發展民辦醫院,形成多種形式辦醫格局。強化政府在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責任,合理配置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和規模,確保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加強對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藥品市場的監管,改善醫德醫風,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嚴格醫療收費管理,降低醫藥費用,杜絕以藥養醫,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快建立完善城市社區衛生半小時服務圈。鼓勵城市大中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縱向合作,不斷拓展服務范圍。

  4.積極發展體育事業。以社區體育、學校體育、農民體育為重點,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興建一批體育館、田徑場、游泳池、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和社區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加快發展競技體育,重點面向北京奧運培育特色優勢項目。加快興建泉州市海峽體育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籌辦好2008年全國農民運動會。重點建設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和一批排球、游泳、帆船、舉重等特色體育訓練基地。到201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口占42%以上,初步形成全民健身體系。

  六、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質和結構。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健全利益導向機制,建立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扶助制度,完善計劃生育基本服務項目免費制度,探索建立計劃生育保險制度。加強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加強基層計劃生育基礎工作。完善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體系。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樹立科學文明的婚育新風,積極推行優生優育,禁止非法鑒定胎兒性別、選擇性別妊娠等行為,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趨向正常。加大出生缺陷干預的力度,鼓勵婚前醫學檢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和產業,實施愛心護理工程,加強社區養老服務、醫療救助等面向老齡人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弘揚敬老風尚,營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社會氛圍。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平等獲得就學、就業、社會保障和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堅持兒童優先原則,改善兒童成長環境,依法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切實保障殘疾人權益,倡導和鼓勵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殘疾人事業。重點加強計生服務網絡工程、人口信息化工程、省老年大學和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建設一批婦女兒童活動和青少年活動場所,以及一批老齡人文化、體育活動場所。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九章 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繼續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切實做好外事工作,完善以開放促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到2010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再上新臺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機械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比重達40%,服務貿易領域實際利用外資比重達30%以上,機電產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5%。

  一、深化體制改革

  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緊緊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做到重點突破與配套推進相結合,銳意創新與規范推進相結合,勇于攻堅與穩妥推進相結合,繼續深化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努力在一些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上取得新突破,強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體制保障。

  1.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在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探索建立審批和許可事項的監督管理機制,推行網上審批。繼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合理劃分和依法規范各級政府機關的職能和權限,調整完善各級政府機構設置,優化組織、人員結構,理順職能分工,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推進政府職能、機構和編制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加快完善事業單位改革總體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調整事業單位結構,依法規范行政機關對事業單位的授權行為,做好事業單位的分類管理。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和評估制度,完善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相應的考核、獎懲機制,健全社會聽證和公示制度,強化行政問責制度,逐步建立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2.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創新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完善省、設區市兩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加快理順和明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與其出資企業間的權、責、利關系,進一步完善出資人制度和授權經營方式,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業績考核、激勵和約束機制等制度建設,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積極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和資產重組,重點推進省屬國有企業結構調整與改革發展,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形成權責統一、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充分調動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廣大企業職工的積極性。以明晰產權為重點,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在公用行業和其他壟斷行業引入競爭機制,形成多元投資主體,打破壟斷格局。

  3.進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進一步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政策性因素,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權轉讓、業主招投標、受讓國有產(股)權等方式,參與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等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建立健全企業信用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健全非公有制企業項目對接、籌資融資、市場開拓、技術支持、對外合作、人才培訓等服務體系,幫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向擁有品牌的龍頭企業集聚,進入大企業生產體系,建立穩定的分工合作關系。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加快制度和管理創新,通過參與國有企業改制、與外商合資合作、改制上市等多種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展生產、技術、資本的聯合、重組,扶持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加強和改進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自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4.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合理界定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政責任,調整優化財政支出范圍,實行有利于促進增長方式轉變、科技進步和能源資源節約的財稅制度。健全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專項資金分配使用辦法。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定額標準體系和項目預算管理模式。推行國庫集中統一收付制度,規范國庫單一賬戶管理,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國庫管理體系。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逐步將政府非稅收入納入財政預算。推進政府采購改革,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完善地方稅收政策,強化財稅收入征管。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參與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造,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推動優質企業境內外上市,積極穩妥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力求通過股權分置改革較好解決上市公司歷史遺留問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5.完善投資體制。全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建立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政府調控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進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范圍,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強化政府綜合部門對預算內投資安排的統籌協調,改變政府投資的部門化分散狀況,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完善對政府投資項目預算執行和項目實施的監管,推行業主法人招標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資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資項目后評估制度,建立嚴格有效的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規劃為依據,以土地和環保為約束,與金融、財政、稅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資宏觀調控體系。

  6.健全完善市場體系。加快發展資本、產權、技術、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完善商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強化市場對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培育地方資本市場,整合產權交易平臺,盡快形成覆蓋全省、面向全國、統一規范的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使用權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建立非經營性用地公開供地機制,探索工業用地的市場化配置辦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進一步加強土地市場調控,健全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深化土地、水、電、礦產等緊缺資源的價格改革和管理。推進市場中介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改革發展,加快現有行業協會、中介組織與主管政府機構的脫鉤和改制。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健全產品質量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

  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

  著力轉變招商方式,創新引資機制,以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為支撐,開發區為載體,重大經貿活動為平臺,引進龍頭項目為重點,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促進產業集群培育和發展為著力點,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創新引資方式,提高引資規模和質量,吸引更多跨國公司來閩投資,增強利用外資的帶動效應。

  1.加強利用外資的政策引導。完善利用外資政策,在不斷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著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加大對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項目、產業鏈配套和重要生產基地項目的引進,加快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更加注重引進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外資企業對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更加注重環境保護,更加注重引進出口型外商投資項目。合理把握吸引外資的方向和重點,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我省的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領域,重點引導外資投向我省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發展,爭取生產原材料、裝備工業品等上游生產企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前端產品的轉移性投資,著力引進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制造業工序。加快商貿、物流、金融、旅游等領域利用外資步伐,引進外資設立會計、審計、經紀、評估等中介機構,新建一批有較大規模、較高層次的教育、衛生領域利用外資項目。鼓勵和支持外資以多種方式投資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以及城鎮供水、燃氣、公共交通、環境保護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閩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地區總部,鼓勵跨國公司在我省開展工業設計、技術咨詢服務和設立風險投資機構。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擴股,參與國有企業改制、改組、改造。

  2.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健全完善政府、中介組織、企業和專家共同參與、分工明確的招商項目生成機制,不斷拓寬項目源,建立動態管理的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創新招商項目推介機制,把投資環境宣傳推介與具體招商項目洽談緊密結合起來,積極開展專題招商、上門招商、委托招商、網上招商等活動,提高招商引資實效。提升經濟特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的發展水平,更好地發揮其在對外開放中的“排頭兵”作用。創新開發區運作機制,促進開發區實行統一規劃、建設、管理和招商引資,支持具備條件的開發區設立出口加工區、物流園區。加強招商平臺建設,繼續辦好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大型招商活動。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在招商引資中的作用,加快組建和培育一批中介組織機構。完善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落實和服務機制,為重大外資項目報批、落地、建設、投產提供全方位服務。

  三、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保持外貿出口扶持政策的連續穩定,促進外貿健康發展。堅持以質取勝,推進外貿經營主體、經營方式、出口市場、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

  1.積極擴大出口。繼續鞏固和深度開發傳統市場,積極開拓非洲、中東、印度、南美、東歐等新市場。重視科技興貿,不斷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商品和機電產品、高技術產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高服務層次和水平。有序調控省內資源型產品的出口,鼓勵經濟發展急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裝備和重要資源的進口。大力推行商標品牌戰略,積極引導擁有高知名度商標企業爭創馳名、著名商標,指導出口型企業做好商標國際注冊,指導特色農副產品注冊證明商標、集體商標,指導龍頭企業擴大商標注冊類別和圖樣。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措施,培育若干大型外貿企業集團和出口規模企業,發展各種所有制中小外貿企業。重視發展對外勞務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加工貿易,鼓勵優勢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參與海外資源開發,建立境外生產、營銷和服務網絡,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

  2.建立健全外貿穩定增長機制。推動與國際接軌的產品標準化工作,促進企業積極申請國際認證,提高出口產品抗御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加快培養熟悉國際貿易規則的專業人才,加強對外貿企業人員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相關知識培訓,積極幫助企業做好國外對福建產品實施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應訴工作,維護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進出口預警機制、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和反技術壁壘工作機制,加強外貿出口的公共信息服務,加大對大宗、重點產品進出口情況監控,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和協調職能,遏止低價無序競爭,為出口企業創造良好環境。建立高效的“大通關”協調機制,完成“電子口岸”建設,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和整體運作能力。加快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出口加工區建設,加強周邊產業配套。加快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推進“區港聯動”,加快廈門象嶼保稅區——東渡港區“區港聯動”試點建設,組合保稅區與港區的政策和功能優勢,促進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發展。

  四、密切閩港澳僑合作

  利用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契機,創造合作商機,擴大海外聯系,用好閩港聯合招商、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發展、金融、貿易、中小企業、旅游、物流業、人才等八大合作平臺,推進閩澳商務、中小企業、旅游和服務業四項合作,切實做好華僑華人工作,全面提升閩港澳僑合作層次和水平。

  1.加強閩港澳合作。按照“珍惜機遇、優勢互補、重點推進、共謀雙贏”的合作思路,加大力度吸引港澳企業家和駐港跨國公司來閩投資,聯合香港有關部門到海外招商,共享合作成果。加強福建與港澳物流業的合作,建立跨境現代物流網絡。吸引更多港澳金融機構來閩設立分支機構或投資參股,支持具備條件的福建地方金融機構到港澳發展。加強與港澳的中介、會展、旅游業的全面合作,引入港澳經營管理經驗和手段改造提升福建的服務業。依托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優勢,繼續擴大對港貿易和轉口貿易。利用香港的融資渠道和營銷網絡,推動福建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和設立營銷中心、運營中心。支持港澳地區企業參與省內企業的重組改造,在福州、廈門、泉州等有條件的地方規劃建設“CEPA商貿中心”、“CEPA商貿一條街”等商業區。加強與港澳各類機構、組織的溝通和交流,為港商、澳商投資福建、開展閩港澳兩地貿易等提供政策咨詢、信息交流等各項服務。

  2.做好僑務工作。按照“了解僑情、理解僑心、維護僑益、發揮僑力”的要求,切實做好華僑華人特別是新生代及新華僑華人的工作,充分發揮我省華僑華人眾多、愛國愛鄉、資金實力雄厚的優勢,引導更多的華僑華人支持和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加強同海外華僑華人及社團的聯絡和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海外最新僑情動態,擴大“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世界閩商大會”的影響,積極引進僑智,大力推動海外僑胞來閩投資,從經濟、文化交流入手,建立長效互動機制。切實維護僑胞合法權益,注重為華僑華人來閩投資創業提供良好的服務。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十章 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

  認真貫徹和主動呼應中央對臺工作的戰略部署,把握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和海峽兩岸關系出現新變化的機遇,充分發揮閩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獨特優勢和特殊作用,拓展閩臺經濟技術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健全完善涉臺法規政策,切實維護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全面發展閩臺關系,以發展求合作,以合作促發展,增進閩臺兩地的良性互動,加快構筑促進祖國統一的前沿平臺。

  一、密切閩臺經貿聯系

  繼續落實“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支持臺商投資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馬尾、杏林、海滄、集美臺商投資區的作用,加強閩臺制造業和金融、貿易、物流等服務領域的合作,增創閩臺經貿合作新優勢,建立和完善閩臺合作機制,使我省成為對臺產業合作的重要基地。擴大現有臺商投資區范圍,推進閩臺產業全面對接,更加主動承接臺灣信息、機械、石化、冶金等產業的轉移,建設信息、化纖、農業、造船等閩臺產業合作基地。繼續辦好現有涉臺經貿會展,爭取到臺灣本島設立分銷機構。擴大對臺小額貿易和促進對臺直接貿易,提高輸出商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鼓勵閩臺聯手建設海峽西岸區域性物流中心,推動兩岸股份制商業銀行互設代表機構和分支行,爭取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二、推動兩岸直接“三通”

  發揮我省在海峽兩岸的重要通道作用,擴大我省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直接往來成果,拓展海上試點直航功能,推動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加快推進臺灣、金門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大口岸基礎設施和查驗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閩臺兩岸人流、物流往來有效管理機制,便捷通關入境,爭取讓臺灣本島民眾和大陸赴臺人員循“兩門”、“兩馬”航線往返兩岸,讓直接往來貨運航線能延伸到臺灣本島,推動閩臺空中直航,使福建成為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三、擴大旅游雙向對接

  制定實施閩臺旅游合作區規劃,建立閩臺旅游交流與合作機制,充分發揮中央賦予我省的優惠政策和“先行先試”效應,拓展閩臺旅游合作的空間,提升閩臺旅游合作水平,努力實現閩臺旅游線路對接、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場互動,使我省成為兩岸旅游雙向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地區和集散中轉基地。繼續拓展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旅游工作,把“金馬澎旅游”辦成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先行示范、黃金線路和便捷通道。加大策劃有影響的旅游節慶活動,推動“武夷山 阿里山”、“大金湖 日月潭”等閩臺主要旅游景區和旅行社的業務對接,爭取開辟連接福州、廈門、金門、香港主要旅游景點的海上旅游航線。

  四、拓展農業全面合作

  加快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和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加強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使我省成為臺灣農產品輸入的區域物流集散基地,臺灣農業外移的吸納基地,臺灣農民再創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加快構筑兩岸人員、科教、信息和人力資源交流的平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引進消化的平臺,以及探索農業改革和發展機制創新的平臺。不斷增強整合優勢資源、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聯手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區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發揮試驗區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輻射作用,建設一批閩臺農業合作示范園區,建設海峽兩岸(福建)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農業科教信息交流中心、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農業防災減災預警中心、種苗研發與繁育中心。大力引進臺灣良種、深加工設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培育壯大閩臺農業合作龍頭企業。

  五、促進文化深入交流

  充分利用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獨特的吸引力,廣泛開展與臺灣各界、各階層的文化交流。積極推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和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交流項目,開展雙向交流。深化閩臺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全方位合作,招收更多臺灣學生來閩就學深造,推動兩岸青年一代的交流,推動閩臺族譜對接和赴臺展示工作,吸引更多臺灣民眾來閩尋根謁祖,增強了解和互信,促進臺灣民眾對“根”、“祖”、“脈”的認同。

  六、加強載體平臺建設

  著眼于推動閩臺合作更富成效,健全和落實載體平臺建設的工作機制,進一步辦好海交會、臺交會、花博會、旅博會、紡博會、鞋博會等經貿洽談活動,以及閩南文化節、媽祖文化旅游節、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海西論壇、客家祭祖等文化交流活動,積極發揮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作用,使之成為兩岸合作交流的重要載體。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十一章 促進社會和諧平安

  加強社會建設,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妥善處理不同利益群體關系,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和諧社區、和諧村鎮建設,倡導人與人和睦相處,增強社會和諧基礎,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一、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統籌城鄉就業,努力控制失業規模。強化政府促進就業的公共服務職能,增加政府用于促進就業的資金投入,實施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加強就業培訓的財稅、信貸等有關優惠政策,完善對困難群體的就業援助制度,重點抓好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積極扶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建筑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各類所有制的中小企業,發展國際勞務輸出,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大力發展勞務派遣,完善勞務派遣網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加快建設完善覆蓋全省各縣市并向街道社區和鄉鎮延伸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及信息化配套設施,重點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各主要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縣市的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中心。組織實施現代制造業、服務業技能型緊缺勞動力培養工程,嘗試和創新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加速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能型緊缺人員。加快推進就業服務中介機構市場化改革,鼓勵多元主體投資發展各類就業中介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加強規范管理。鼓勵勞動者通過非正規就業、彈性就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形式實現就業。加快建立健全勞動合同制度和相關協調機制,逐步將進入企業合同制務工農民納入工會組織,保障勞動者收入權等合法權益,營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統籌規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合理確定保障標準和方式,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支柱、分層次、廣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逐步做實個人賬戶,鞏固完善省級統籌機制,增強統籌調劑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失業保險統籌層次,規范失業保險基金征繳和使用管理。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健全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實現工傷保險全覆蓋,用人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為本單位全體員工建立工傷保險,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補充保險。加強社會保障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形成方便易得的社會保障服務網絡。分類逐步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探索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辦法。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鄉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貧困人口和五保供養對象納入救助范圍。加快發展福利事業,加大公共福利設施投入,優化社會福利設施布局,扶持民辦福利機構發展,提高重點優撫對象、革命“五老”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和“五保戶”供養水平。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和殘疾人事業,提高對殘疾人和孤殘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服務水平。

  三、合理調節收入分配

  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大力推進社會成員收入分配結構的優化調整,著力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問題,防止兩極分化,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資標準,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加大對低收入階層的教育和培訓投入,提高其基本素質和職業技能,增強向中等收入階層提升的能力,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規范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和工資管理體制。完善國有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規則和監管機制,控制和調節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健全以個人收入申報制和家庭財產實名制為基礎的個人收入信息體系,強化個人所得稅征管。

  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

  提高個人所得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增強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和城鎮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完善消費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不斷拓寬消費領域,積極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進一步擴大住房消費,基本實現城鎮居民戶均一套住房,逐步解決進城務工人員住房問題。繼續推動通信、計算機等的普及,鼓勵節能環保轎車進入家庭,促進教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和休閑消費。鼓勵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多層次、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引導消費預期,增強即期消費,通過健全公共服務、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發展商業保險等措施,努力解除居民擴大消費的后顧之憂。推進公眾營養改善行動,優化居民膳食結構。通過促進進城務工人員逐步在城市定居落戶,壯大城市消費群體規模。加強對教育、醫療、住房等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監管,遏制價格過快上漲。繼續發展消費信貸,鼓勵持卡消費、網上購物、電話購物等。到2010年,全省消費率達55%,城鎮恩格爾系數38%,農村恩格爾系數42%。

  五、推進“平安福建”

  建設圍繞“五個提高”、“五個下降”、“五個遏制”、“五個防止”的目標要求,突出政治穩定、治安穩定、社會公共安全和經濟安全,樹立立體運作、持久長效、標本兼治、百姓滿意的平安觀念,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工作體系、人民內部矛盾化解調處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維護經濟運行安全監管體系和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平安建設的責任機制、齊抓共建機制、經費保障機制、輿論宣傳工作機制和考核評比工作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著力提高科技應用和裝備水平,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維護國家安全、經濟運行安全和社會穩定。貫徹落實反走私工作領導責任制,繼續保持反走私高壓態勢。到“十一五”末期,全省90%以上縣(市、區)達到“平安縣”標準。

專欄八:“平安福建”有關概念

  ▲平安福建:通過五年努力,全省9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平安縣(市、區)標準,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安定穩定的治安環境、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規范有序的法治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五個提高:明顯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處置經濟社會緊急情況和排查調處人民內部矛盾、打擊違法犯罪和構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人民群眾對社會的公共安全感和政法隊伍滿意度。

  ▲五個下降:刑事發案、經濟案件及造成危害、重大群體性事件、異常上訪和安全生產事故等的發生率下降。

  ▲五個遏制:遏制非法宗教活動、偷私渡、黃賭毒、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

  ▲五個防止:防止有重大影響的人員傷亡和巨額資財損失的惡性案件、治安事故、暴力恐怖犯罪和涉黑涉惡集團犯罪、“法輪功”邪教組織鬧事、執法隊伍違法犯罪重大案件的發生。

  六、完善社會管理體系

  加強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加快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對全社會進行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體系。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加強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城鄉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推進社會管理中介組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切實做好信訪工作,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建立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及時掌握深層次、動態性、預警性信息,暢通社情民意訴求渠道和反映途徑,形成能夠全面表達社會利益、有效平衡社會利益、科學調整社會利益的利益協調機制。建立健全人民內部矛盾糾紛預防、預警、調處、化解工作機制,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采取有效措施堅決糾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犯農民利益、城鎮拆遷中侵害居民利益、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侵害職工權益的問題,堅決糾正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問題,堅決糾正教育亂收費和藥品購銷、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認真解決食品藥品不安全、企業違法排污等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

  七、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預警救援體系

    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預警體系和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危機處置機制,不斷完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儲備和社會動員機制,提高對社會治安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件、恐怖事件、涉外突發事件等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處置能力,減少各種社會安全事件的發生率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全面推進消防“161”工程建設,提高城鎮抗御火災能力。加快信息平臺建設,提高科技裝備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預防和應急能力。抓好面向全社會的預防、避險、減災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做到應急管理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形成全民動員、預防為主、全社會防災減災的良好局面。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八、切實加強安全生產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立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抓好重大危險源監控,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嚴格安全生產執法,嚴肅查處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切實抓好煤礦等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強交通、漁業生產、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監管,有效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全省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

  九、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圍繞建立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法規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的目標要求,按照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以建立社會信用制度為核心,以政府信用為示范,以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征信體系建設為關鍵,綜合抓好誠信教育、信用制度、信用市場、信用服務、信用監管、技術支撐等環節,建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堅持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培育信用市場需求,發展信用文化。加快出臺信用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管理辦法,加快實施各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對監管對象的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加快建立信用激勵、失信懲戒制度,逐步健全政府監管服務、行業自律管理、中介機構市場化運作的社會信用服務體系,創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十、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形成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深入開展軍警民共建,培育一批軍警民共建示范點。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抓好民兵和預備役部隊建設,建設人防體系,改造軍用飲食、飲水、住宿、供應站等后勤保障設施,加強海防管理和軍事設施的保護。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全面落實優撫政策,改造光榮院設施,妥善安置退伍、轉業軍人和隨軍家屬,提高雙擁共建水平。強化國防教育和宣傳,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加強國防交通建設,做好國民經濟動員工作,提高應急動員能力和平戰轉換能力,建設反應快速、保障充分的國防動員機制和體系。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第十二章 切實保障規劃實施

  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新一輪發展的戰略部署,堅持“四個推進”,把握“四個基本”,落實“四個關鍵”,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實施項目帶動,創新規劃實施機制,動員和組織全省人民為實現“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

  一、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趨勢,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堅持對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執行人大的決定、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積極配合人大開展執法檢查、人大代表視察及專項調研。重視和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執行中主動與政協協商,認真辦理政協提案。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聯系,發揮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作用。廣泛征求各類咨詢機構、專家學者和老同志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建立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擴大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業民主管理制度。

  2.實施依法治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堅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須賠償。加強立法工作,注重提高立法質量。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努力做到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執法。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快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和權力運行的監控機制,形成比較完善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維護司法權威。做好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進一步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推進法律服務機構的專業化、規模化、規范化。開展“五五”普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圍繞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效,使全省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1.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全面落實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戰略任務。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和發揚光榮革命傳統,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大力發揚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常之中極強烈的責任感的“三平精神”,激發人們投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事業。加強正確輿論引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營造良好的社會和諧氛圍。

  2.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等文明創建活動,健全各類文明規范,大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誠信友愛、和諧相處的社會氛圍和人際關系,顯著提高公民整體素質、文化生活水平及城鄉文明程度。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積極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加強精神文明活動場所和設施建設,提高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能力。加快殯葬改革步伐,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三、繼續實施項目帶動

  深化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項目帶動長效機制,不斷豐富拓展項目帶動內涵和領域,用項目帶動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強化項目帶動聯動效應,以項目帶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運作效率,改進管理服務,促進工作落實,營造好的發展環境,推進一批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建設的項目,努力保持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確保規劃確定的事關全局的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高重點項目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中的比重,提高工業項目在重點項目總數中的比重,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1.加強項目策劃生成。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九大支撐體系建設,結合發展規劃編制、年度計劃制定和各項具體工作,加強項目策劃開發,建立和完善新項目不斷生成、項目滾動發展的長效機制,生成一批產業協作配套、壯大產業集群的項目,形成在整個規劃期內能夠不斷投產一批、續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保障“十一五”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的項目支撐。

  2.擴大制造業投資規模。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密切合作的產業發展項目特別是新建制造業項目的策劃開發機制,生成更多更好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充分發揮各地區固有的自然資源稟賦,積極挖掘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主動靠大靠優靠強,致力于吸引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前來投資,在產業鏈延伸、產業協作配套、產業精加工和培育新興產業等環節開發生成具有比較優勢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不斷擴大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投資規模。

  3.發揮財政性投資導向作用。按照公共財政配置的重點要轉到為全體人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的方向,合理界定政府支出范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政府財政性投資要優先保障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循環經濟發展、市場體系建設、社會治安與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和示范效應,通過實行規費質押融資、盤活存量資產、經營權轉讓、財政貼息、財政投資補助等方式,帶動社會資金的投入。

  4.拓展投融資渠道。加強政府與銀行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政銀企會商機制,全力推進銀企合作,積極向銀行推薦具有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還貸能力強的重點項目,爭取更多信貸資金支持。推動建立多種融資平臺,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可轉債、再融資和股權轉讓等形式,積極推動項目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推進融資方式創新,積極探索產權融資、項目融資等形式,進行產業投資基金和信托基金試點,推廣融資租賃。整合信用擔保資源,扶持發展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爭取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5.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加強和改善政府對投資的管理,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推動形成輿論導向親商、政策措施扶商、辦事高效利商、科技創新強商、銀企互動活商、依法維權護商、社會穩定安商的氛圍,增強環境吸引力,激發全社會投資創業的積極性。加強和改善對外商投資和外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服務,切實做好外商投訴受理工作,加快在外商投資集中區建設面向外商的醫療服務機構和子女教育機構,努力為外商來閩投資營造“安全、文明、舒適”的人居環境。

  四、創新規劃實施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建立健全“三級三類”規劃編制審批、組織實施和評估檢查長效工作機制和規范化工作程序,強化規劃的約束力,充分發揮規劃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確!笆晃濉币巹澋捻樌麑嵤

  1.分解落實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抓好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和審批工作,并適時編制必要的區域規劃,以編制和實施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具體落實本《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任務,以專項規劃作為政府審批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特定領域相關政策的依據,以區域規劃作為編制區域內縣市規劃的依據。搞好年度計劃,把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各年度具體發展政策措施和發展建設項目上。

  專欄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

  ▲“三級三類”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行政層級分為國家級規劃、省級規劃、市縣級規劃,按對象和功能類別分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

  ●總體規劃: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規劃,是編制本級和下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有關政策和年度計劃的依據,其他規劃要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

  ●專項規劃: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細化,也是政府指導該領域發展以及審批、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投資和財政支出預算,制定特定領域相關政策的依據。

  ●區域規劃:它是以跨行政區的特定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區域的細化和落實。跨市縣的區域規劃是編制區域內市縣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的依據。

  2.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評估檢查。實行規劃目標責任制,明確部門分工,落實部門責任,并將其列入政府考核內容。省規劃主管部門跟蹤分析總體規劃的執行情況,加強對主要規劃目標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建立規劃中期評估制度,做好規劃實施情況的年度檢查,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規劃實施情況,并向社會公布,自覺接受同級人大、政協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3.加強對規劃的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十一五”規劃的宣傳,讓規劃確定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藍圖深入人心,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創業熱情,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規劃實施,使實施規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福建發展大有希望。全省廣大干部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省委正確領導下,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斗。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高清| 东辽县| 海兴县| 遂川县| 冀州市| 伽师县| 弥渡县| 承德市| 东山县| 尼木县| 固安县| 福安市| 环江| 信宜市| 宾阳县| 清远市| 遂川县| 鄂温| 永宁县| 亳州市| 青川县| 德令哈市| 桃江县| 镇平县| 澄江县| 平阳县| 潞西市| 红安县| 中山市| 金塔县| 伊通| 河北区| 西青区| 凌海市| 南昌市| 闽侯县| 车险| 镇宁| 常州市|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