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科學院、人民日報社、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家外國專家局、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今天在福州開幕,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與會。
第四屆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共征集項目成果1萬多項,經篩選適合福建省產業發展的項目6500多項,企業技術需求508項。本屆交易會還設立了臺灣成果展區。
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自2003年開始每年在6月18日舉行,因此又稱“6·18”交易會。據了解,前三屆“6·18”累計推出項目成果2萬多個、企業技術難題2200多個,其中成功對接7796個,總投資達1171.61億元。
“6·18”交易會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要平臺,福建逐步找到了適合自己開啟建設創新型省份之門的“金鑰匙”。
“6·18”讓研企面對面
“一夜間便成了世界第三名!”
“轉化一項技術,我們一夜間便成了世界第三名!”正準備再度出征2006年第四屆“6·18”交易會的福建三祥冶金有限公司總經理夏鵬,豪氣滿懷。去年參加第三屆交易會時,在福州大學材料研究所的指導下,成功轉化了“單晶電熔鋁晶粒控制技術”,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成為世界同類產品第三大生產企業。
以前,福建省科技資源非常少,且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大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科技競爭力低。科技創新需要一個連接科研單位和企業的紐帶。
2003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率先創辦以科研項目成果交易為主要內容的“6·18”交易會,在這個舞臺上,沒有地域、所有制限制,研企面對面、成果是紐帶,一部部“直通車”搭載起雙方共同利益。
政府搭臺企業唱“主角”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2500億元
為保障對接的項目迅速落地,福建有關部門規定:無論是個人、企業、院校、院所所持有的、被有關部門認定的科技成果對接成功后,均有機會得到省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有了政府搭的這個好舞臺,企業唱好“主角”。2004年以來,福建企業自身技術創新投入每年高達66億元以上,占當年全省科技活動經費的77%強。全省累計有4500多家企業與全國各地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去年,福建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2500億元。
成果轉化加速結構調整
GDP萬元單位能耗全國最低
福建企業在獲得轉化的科技成果后,不斷吸收創新。泉州天宇化纖公司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又自行研發出多個具有自主專利、國際水平的差別化錦綸產品,迅速占領國內外高端市場。
成果轉化機制加速了福建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福建GDP萬元單位能耗0.81噸標煤全國最低。截至2005年底,福建省專利授權總數達37432件,位居全國第8位。到目前,福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名牌600多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