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26日太原消息 今天下午,山西暨中部地區與臺灣經貿合作論壇在太原召開。200多名來自山西及中部省份有關部門、兩岸企業界人士、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ECFA時代兩岸經濟與產業發展合作前景。
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紫宸說,未來兩岸經濟合作將朝著更實質且制度化的方向前進,兩岸若能在投資保障及投資促進上達成共識必將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有助于兩岸投資的發展,并改善兩岸投資往來不平衡現象。
杜紫宸表示,未來兩岸經濟合作之中,產業合作將是一個發展重點。除了進一步透過“搭橋計劃”進行產業合作外,還可透過ECFA達成臺灣服務業進軍大陸市場的目標,參與“十二五”規劃現代服務業的市場開放。因此,臺灣應盡速爭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不低于CEPA開放標準進行檢視,讓臺灣服務業爭取到好的商機。
清華大學臺研所臺資企業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明在分析兩岸產業新布局時表示,臺資企業發展面臨內遷北移和“就地修煉”兩大選擇。為吸引臺商布局,區域間展開優勢競爭。在西部,投資環境大大改善,逐漸成為臺商發展的重要選擇地;“珠三角”則鼓勵當地臺資企業“就地修煉”取代“騰籠換鳥”;“長三角”重點發展高端產業。對于中部地區,由于具有相對的成本優勢和市場空間,特別是山西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可以發展延長煤炭產業鏈,同時隨著“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政策的推出,在金融合作方面進行先行先試,以此來吸引臺商投資。
對于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的未來,李保明說,應當不斷充實和升級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兩岸投資便利化。大陸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政策與資金支持為兩岸產業合作提供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同時兩岸要抓住全球經濟反彈的機遇,利用金融危機后的各國爭取恢復經濟的時機發展產業合作,相信大陸龐大的市場與經濟規模對于兩岸產業合作更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臺灣中華資訊軟體協會大陸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員認為臺灣軟件產業在大陸應創造雙贏的新契機。他建議,兩岸應合作規劃建設有特色的軟件園區,打造高端的智能城市或園區,發揮互補功能共同合作開發,并將此成果推廣到大陸各個地區以及全世界。(記者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