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人們到壽光看什么?

  時間:2006-04-11 10:27    來源:     
 
 

 

人口只有108萬的壽光市,從4月20日到5月7日,短短18天內,吸引了106萬人光臨,幾乎復制了另一個同規模人口的壽光市。

  人們去壽光看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他們絡繹不絕的身影?

 

看蔬菜之美

    走進第六屆菜博會主展廳,就如同走進一個特殊的園林世界,觸目皆是景點。“長青苑”內,菜香如縷,綠蔭如蓋,叫不出名、沒見過面的新奇蔬菜隨處可見。即使是黃瓜、辣椒、茄子等“大路”菜,也都以別樣的俏臉示人,滿目皆是“驚艷”之景。主辦者說“菜博會展出的品種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已增加到1000多個。”在15萬平方米的展區內,果菜飄香,流水潺潺,精品薈萃,綠意盎然,24萬盆名優新奇蔬菜組成了上百個景點,形神兼備,意趣天成。

  曲徑通幽,沿著古樸的小路行走,忽聽淙淙水聲,循聲覓去,一座以巖石壘疊的假山呈現在面前。山上遍植香芹、蘆薈、百香果、花葉莧菜等蔬菜,流水從三個方向汩汩而下,形成了三方瀑布、八面環水的壯美景觀。更叫絕的,是美景中有琴音縈繞,頓生仙樂飄渺之感。原來,在假山頂上、萬綠從中,有人正在演奏《漁舟唱晚》的箏曲。一打聽,這是“壽光市第二屆蔬菜藝術節”中的少兒才藝展示,才藝與展廳美景融為一體。滿園秀色加上天籟般的琴瑟之音相互輝映,引得游人嘖嘖贊嘆。

  徜徉于各種藤蔓菜果搭成的“蔬菜走廊”,頭頂是累累西紅柿,眼前是奇形怪狀的絲瓜、吊瓜,身旁是羽衣甘藍、朝天椒組成的古樹,各種鮮活蔬菜和花卉相互映襯,很難分辨出哪是花哪是菜。更讓人稱奇的是,在垂吊的瓜果上,還雕刻了不少精美的圖案,有的是山水風光,有的是“綠播五洲”、“春意滿園”等字樣,標識牌上還簡要介紹著栽培技術,展現出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走進被稱作“長青苑”的E展廳,迎面兩側的“古樹”如虬龍盤臥,綠蔭如蓋,綠色蔬菜與園林景觀融為一體。展廳內,古樸的小路兩側裝點著精致的菜園,在悅耳的鳥鳴聲中,黃瓜、辣椒、茄子等大路品種琳瑯滿目,香蕉、菠蘿、木瓜等北方稀有水果更是引人駐足。

  漫步于展廳之內,幾步之遙,既可賞豆架瓜棚,又可登綠色“長城”。玩累了,坐在木茶幾旁,提一把竹制茶壺,沏一杯清冽的綠茶,聽身邊流水潺潺、轆轤聲聲、鳥鳴啾啾……給綠色染上民俗的色彩,把人文精神融入展廳的每一個細節。就連王高銀剎、倉頡雙井、圣城古槐等壽光古今景觀,也全部“搬進”了展廳。不過,組成景點的不是土木磚瓦,而是清一色的蔬菜瓜果。這些普通蔬菜瓜果的獨到組合,不僅組成了令人留連的“蔬菜大觀園”,而且展現出“菜鄉”壽光傳統的民俗文化和蔬菜產業深厚的文化底蘊。

  “蔬菜是文化,種菜是藝術”,經過六屆菜博會的歷練,壽光人已把綠色藝術演繹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對每一個細節都用心雕琢,將實用性與觀賞性融為一體,形成了強大的視覺沖擊力,讓參觀者盡享濃郁田園風情的同時,也使蔬菜尖端技術看得見、摸得著,過目難忘。

  在第六屆菜博會期間,第二屆壽光蔬菜文化藝術節、廚藝菜果雕刻大賽、瓜菜果王賽、“菜鄉風情”書畫展、攝影展、民俗表演、壽光農業觀光一日游、賈思勰農學思想研討會等20余項活動,更是為菜博會增加了諸多精彩看點。

  形式新,內容實,菜博會菜如海,客如潮,人氣越來越旺。在B展廳內,來自河北蒼州的幾位農民在展廳內“淘寶”,花花綠綠的宣傳材料抱了一抱。他們說,每年都自費來參觀,為的是來會上學致富的真經。來自濟南的王先生則一邊觀景,一邊給孩子介紹著有關蔬菜的知識。他說,菜博會品種多,形式新,是最好的課堂。而來自浙江農科院的兩位魯姓科技人員說,他們每年都來菜博會,目的是了解北方農業發展的新動向,獲悉菜農的新需求,并且還能與全國的一些同行交流業務。鄉下人取經學科技,城里人瞧景長見識,各取所需,各奔所愛,人人不虛此行。

 

看蔬菜之奇

一棵西紅柿“樹”,單株掛果1.5萬個,一個巨型南瓜“體重”100多公斤,壽光人王會明培育的大棚超甜葡萄,糖度高達25.1%……本屆菜博會上,很多展品向世界吉尼斯記錄發起挑戰。E展廳的蛇瓜架下,那形態逼真,悠悠垂吊的長長果實格外引人注目。菜博會組委會顧問張嘉慶向記者介紹說:“蛇瓜的世界吉尼斯紀錄在北戴河,是2.86米,現在我們的瓜已長到二米半多了。”面對高科技催生的一個個奇跡,來自泰安的農民王丙河大發感慨:“壽光人真是膽大敢闖,什么菜都能種出來!我們村這次來了六、七個人,來一趟,每人花費300多元,值!回去后,我們要積極推薦這些新技術,讓大家都來看一看。”

  從第一屆開始,菜博會就成為全面展示壽光高科技農業的一個窗口,成為中國現代農業高起點合作、高水平嫁接,逐漸融入世界農業大家庭的一個縮影。菜博會C展廳內,水培、沙培、有機質栽培、靜止法栽培等,僅無土栽培就有四、五模式,一字排開,對比展示,優劣頓顯。讓人們直觀了解綠色、有機蔬菜生產的過程和最新技術。同時,由中山農業科研生產基地、農業觀光園和涉農企業組成的17個分展區,則從不同側面展示出現代農業的規模和水平。

  科技的不斷擴容,使菜博會呈現出一種飽滿的活力和后勁。會場一年比一年火爆,首屆菜博會參觀者是38萬人次,第五屆便達到了72萬人次,今年的第六屆菜博會,更是突破了100萬人次,實現了106萬人。

  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及各類信息的大密度匯集,為廣大農民尋求致富真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也開闊了壽光的視野。展廳內最搶手的要數各種介紹新品種、新技術的宣傳材料,農民們滿懷著對農業新知識的渴望,摩肩接踵,挨個展位轉,每份材料都不放過,這里成了一個農業科技推廣的大課堂。菜博會上,參展的是農民,擺展位的是農民,“打擂臺”、比種菜技術的是農民,競相召開“新聞發布會”的也是農民,農民成為菜博會的主角。在這種“零距離”的接觸中,農民學到了實實在在的致富本領,科技素質不斷提高,大棚蔬菜畝均效益達1.5萬元以上,實現了“一畝地里奔小康”。在菜博會的洗禮下,一大批精明的壽光農民也學會了推介自己,把創新實驗的新技術、新品種推上市場,收獲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首創“草地杏園”聞名的燕興華,在網上開辦“葡萄店”的七旬老漢黃榮名,靠“一邊倒”技術發家的“桃王”劉成德等,無不是菜博會造就的“農民百萬富翁”。

  “壽光人種菜的過程簡直就是藝術流程,農民則成為藝術家。”參觀完菜博會的主展區,每位參觀者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

  沈文欣就是這樣一位“農民藝術家”。一走進他的大棚,就如同走進一個南瓜世界,一盆盆觀賞南瓜或花開正旺,或葉綠果黃,“鴛鴦梨”、“麥克風”、“黃飛碟”等60多個品種,造型各異,惹人喜愛。菜博會期間,他培育的8大系列近300盆南瓜,每盆價格在200元左右還供不應求。在他手里,連大路菜都算不上的南瓜竟成為供不應求的“藝術品”。

  幾年前,在洛城鎮綠色食品示范基地的試驗大棚內,便誕生了第一批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觀賞蔬菜。蔬菜不是種在地里,而是長在花盆里,造型奇特美觀,600盆蔬菜剛上市便被搶購一空。巨大的市場潛力開掘了壽光人的創新思維。有“中國香瓜第一鎮”美譽的田馬鎮,借“王婆賣瓜,自賣自夸”這句婦孺皆知又朗朗上口的俗語,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了“王婆”牌香瓜,并反其意用之,巧妙構思了“王婆賣瓜不用夸,田馬甜瓜甜萬家”的廣告語,并設計滑稽而又不失可愛的“王婆”形象,使“王婆”香瓜散發出濃濃的文化味兒,很快成為了一個名聞華夏的亮麗品牌。

  在菜鄉壽光,不論是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還是企業、農民,都在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深入挖掘蔬菜獨特的觀賞價值,種苗培育、蔬菜種植、產品包裝、品牌上市等各個環節都印上了濃濃的文化色彩。曾作為清廷貢品的文家“獨根紅”韭菜、紅透市場的“樂義”蔬菜以及“圣珠”西紅柿、燎原蔬菜、榮名葡萄等知名品牌都賦予了可餐的秀色。

  蔬菜是文化,種菜則成為藝術。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壽光人的“文化創新”不斷延伸。他們把普通的蔬菜,進行獨特的“藝術”加工,再裝入造型各異的瓶子,便形成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在菜博會上,這種散發著濃郁文化氣息的“藝術菜果”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瑞典某公司的負責人一見傾心,當即簽下了5000瓶的訂單。

 

看技術之新

在全國各地農民心中,一年一屆的菜博會充滿了神奇,蘊含著致富的信息。在壽光菜農心中,菜博會是致富的保障,因為它帶來了增收的希望。他們臉上掩不住笑意,盡情品嘗著收獲的喜悅。到目前,全市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0萬畝,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016元,來自蔬菜的收入占到七成以上。

  種菜的地方很多,為什么壽光農民能夠種菜發財?壽光市委書記徐振溪一語中的:內引外聯,創新求變,菜博會其功居偉。借菜博會之勢,壽光完成了一個從區域性蔬菜產地到具有國際性影響的蔬菜產地市場的跨越。

  “菜博會舉辦的過程,就是壽光發展綠色農業,推進科技進步的過程。”每一位經歷過菜博會的農民都有這樣的體會。菜博會借助科技的力量緊緊拉住了農民的手。

  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內,遍地的白色蔬菜大棚覆蓋下,是色彩和技術組合的眼花繚亂:五彩椒色澤斑瀾、櫻桃西紅柿晶瑩剔透,觀賞南瓜各呈異態,蛇瓜扭屈如蛇……組織培養室、穴播車間、智能溫室、保鮮庫,以及鋼架無立柱、微控滴灌式日光大棚引人注目。這是壽光蔬菜生產高科技化的一個縮影。

  在洛城綠色食品基地,面對著奇形怪狀、琳瑯滿目的各色蔬菜,市蔬菜站長劉良琪告訴記者:“這是‘飛碟’南瓜,這是南方的木瓜,這是人參果……其實壽光蔬菜品種之多,連我們也無法統計。象櫻桃西紅柿就有圣女、玉女、秀女等20多個品種。”近幾年來,壽光共引進了來自美國、荷蘭、以色列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品種共2000多個,經試驗淘汰1500個,有500個新品種在農民的大棚里落地生金。

  科技盡顯無窮魅力。組織培養、生物防治、讓蔬菜喝牛奶、聽音樂、臭氧抗菌增肥、無土栽培、有機質栽培等種菜新招,層出不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荷(中國與荷蘭)科技推廣中心等科研基地琳瑯滿目。在菜鄉,高科技當著“菜園子”的家。

  菜博會展示了農業的巨大潛力,以此為“孵化器”,壽光實施了“名優蔬菜種苗組培快速繁育技術體系研究與開發”等17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引進推廣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430多項,農業先進技術和良種覆蓋面分別達到了95%和98%,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5%。

  菜博會通過實實在在的技術、品種和種植模式的展示,引起了不同層次人們的思想震動,也讓他們走出了傳統的生產、營銷方式。”壽光市市長劉中會說。

  受菜博會的影響,瑞士先正達、以色列海澤拉、荷蘭瑞克斯旺等跨國種子公司紛紛在壽光建立了基地。他們不僅帶來了最新的蔬菜品種和技術,更帶來了全新的生產發展理念。通過菜博會這一媒介,農民在接受新技術、新品種的同時,也接受了這些新觀念。現在,在品種選擇上,壽光菜農的觀念已很成熟:很少有哪個品種能當家多年,一個新品種最多三年就被淘汰。

  這幾年,實驗室里的無土栽培在壽光已成燎原之勢,“買土”種菜成為農民的新寵;作物組培、植物克隆等最新的生產技術已成功實施;工廠化育苗引領全國種苗產業走向更高層次。壽光菜作為一個整體品牌,聲譽日隆。如今,壽光已有“樂義”蔬菜、“洛城”特菜、“歐亞”蔬菜、“燎原”蔬菜、“圣珠”西紅柿、“展望”蔬菜、“榮名”葡萄等知名品牌。該市以各類基地、農場為依托,已成功注冊了70多種蔬菜瓜果商標,有20多大類100多個蔬菜品種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與壽光的農民接觸,你會發現農家小院就是科研所,蔬菜大棚里設著實驗田。一大批有科技頭腦的壽光農民都是土專家,他們創造的技術很多還得到了國家級科研單位的認可,并隨著菜博會的連續舉辦,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俗話說:“桃三杏四梨五年”,可是在該市北洛鎮農民燕興華的奇異水果園里,一米高的杏樹只有8個月就能結果。這位鐘情科技的農民,聘請了4名博士生、兩名農業專家做顧問,通過多次實驗把專家們“草地果園”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他通過矮化密植法,畝栽杏樹1700棵,最低畝產達3400斤。4月初上市的大棚杏每個能賣到6元錢,一公斤大棚櫻桃就賣到120元。去年,他的大棚果樹研究所被科技部列為中國—匈牙利大櫻桃合作交流示范基地。

  “大棚葡萄狀元”黃榮名,一個其貌不揚的農村老頭,卻干出了一番令人贊嘆不已的大事業。70多歲的他,經過十幾年的探索,悉心培育了“榮名1—5”號葡萄新品種,特別是他從美國引進、試種、篩選的“榮名”牌葡萄5號品種,經過全國各地栽植、示范,成功地實現了一年多次成熟,最高畝產量達7000公斤,創下了一畝地葡萄年收入7萬元的紀錄,產品因粒大、色艷、含糖量高、果形緊湊、耐貯運等特點,深得市場青睞。

  通過菜博會這個平臺,壽光的農民把自己的新技術、新品種和個人品牌乘機打了出去,取得了實實在的效益。除燕興華、黃榮名外,大棚桃“一邊倒”發明者劉成德、“金壽”杏發明者肖安華、種食用菌的韓仕祿、燎原蔬菜配送中心的李春香、從事蔬菜深加工的張軍友等20多個農民,都成了年收入過百萬的農民富翁。至于年收入20多萬的農民,更不下五六千人。

  隨著菜博會的成功舉行,一大批涉農企業紛紛崛起,“公司+基地帶農戶”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農場化、農民職工化、生產基地化、產品標準化”的集約化生產新路,在蔬菜生產和經營上實現了突破。

 

看品牌之亮

壽光蔬菜品牌的形成始于產業化。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三元朱村的王樂義從隆冬中的大棚里捧出了一抹綠色,讓大江南北變得春色滿園。從此,蔬菜種植的大規模生產成為現實,繼而推動了蔬菜的專業化、集約化經營。作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壽光在種子培育,大范圍種植,統一的格式化管理,集中銷售等各個環節,完整貫徹了產業化技術標準,為品牌的鑄造不斷積蓄著勢能。

  從區域品牌到國際品牌,壽光蔬菜產業的發展不是簡單增長和放大,而是質的飛躍,是魅力的升華。

  飛躍是如何實現的?首先是國際領先技術在這里高密度聚集,在壽光蔬菜生產進入標準化平臺之后,各方競爭的焦點就集中體現在高技術的核心競爭力上,世界先進的蔬菜培育、種植、園藝等方面的技術逐漸流入,使得壽光成為農業高新技術的角逐平臺,而這種高技術的應用又使得壽光蔬菜的種植充滿了科學的生命力,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從第六屆壽光菜博會的一幕幕景觀就可以得到答案。各展廳采取展位與實地栽培相結合的模式,集中展示代表中國乃至世界蔬菜產業前沿的高效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15萬平方米的展覽大廳,除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蔬菜大觀園”外,還有常規土培、基質栽培、水培、立體栽培、網架種植等蔬菜種植模式;新技術展廳中,有自動化播種車間、自控溫控系統、鈉燈補光系統、微霧系統等。用1000多個品種、24萬盆盆栽蔬菜組成的亭臺廊榭、高山飛瀑等上百個園林景點,各具特色,異彩紛呈,讓人們在學習新技術、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時,充分領略壽光蔬菜生產所蘊含的豐厚內涵。還有“蔬菜園林”、“菜樹林”、種植模式和新技術、廚藝雕刻、農業觀光等搶眼的內容。

  同時,高度配套的物流系統,使營銷的全過程得到了保障。物流系統是全信息的載體,一個完整的物流系統使得壽光蔬菜的市場信息高濃度、超時空地向世界各地輻射。上一屆菜博會吸引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種苗、生產資料、農機具、種植技術和設備、加工機械、深加工產品等方方面面,參觀人數達71.6萬,80%是農民,18%是客商,2%是各地政府的農業官員與技術人員。這種市場信息的大量集聚和沉淀,讓壽光這個地域性的名字與蔬菜產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區域品牌。

  獨特的創新力,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壽光農民不斷尋求產品的差別性,顯著地體現在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變等諸方面。壽光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大棚果蔬培育技術、植物蔬菜等都是壽光的金字招牌;他們在單產的增加、營養含量的豐富、產品色澤的美化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壽光的工廠化育苗、生物組培、無土栽培、植物“克隆”等世界蔬菜產業最前沿的新技術,體現出“精”的特點;新成果在形式上增加變數,立體化種植,單體變異都有創新。由于這種差別性的尋求使得整個壽光充滿了創新的活力,也使得壽光在產品的獨特性上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大規模的生產,全方位的參與,使壽光的所有市場信息都與蔬菜生產密切關聯,在完整統一的蔬菜市場信息中又不斷地分解出各種細化的信息,這樣一來,整個壽光地區都浸潤在濃厚的蔬菜文化氛圍中。壽光人的生活是一個又一個與蔬菜相關聯的細節,壽光人的喜怒哀樂也與蔬菜市場的波動密切相關。

  依托壽光的文化資源優勢,精心演繹蔬菜文化,已經成為菜博會的一大“看點”。一系列獨具“菜鄉”特色的瓜菜果王大賽、民俗表演、“菜鄉風情”書畫展、攝影展、廚藝大暮、科技書市、農業觀光一日游等文化藝術活動,都給菜博會添色不少。

  蔬菜是壽光的面孔,是壽光人的名片。燙金的名片除吸引眾多參會、參觀者之外,還引起了100多家各級媒體的關注。菜博會期間,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大眾日報、山東衛視等媒體均派出強大陣容予以重點報道。大規模的媒體宣傳,使壽光不斷得到世人的關注,也使壽光品牌越來越響亮。

  壽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傳承悠久的歷史背景,這里是一代農圣賈思勰的故鄉,也是中國古代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誕生地。壽光有適合蔬菜種植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以及長期種植蔬菜的傳統。在壽光,每個人都能念出成套的蔬菜經。蔬菜已經成為壽光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看文化之魅

    文化為會展添彩,藝術給蔬菜增光。在菜博會期間舉辦的第二屆蔬菜藝術節,則讓蔬菜與文化直接拉起了手。其中,“瓜王、果王、菜王”大賽,第二屆“菜鄉情”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第三屆科技書市,廚藝菜果雕刻大賽等20余項活動,既拓展了會展內涵,又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特別是舉辦的賈思勰農學思想研討會,來自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地的50多位農業、農學專家學者及賈思勰研究專家齊聚菜鄉,共同研討賈思勰及其名著《齊民要術》對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影響,展現壽光古老的農耕文化。

  秉承著古老的農耕文明,如今的壽光人又在醞釀著嶄新的文化思維。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發明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依托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壽光又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菜博會。每屆菜博會都是紅紅火火,閉幕難閉館。究其原因,除了綠色與科技的支撐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挖掘文化內涵,大做品牌文章。特別是剛剛閉幕的第六屆菜博會中,“蔬菜文化”在提升會展品味、豐富會展內容的同時,也從更深層次上推動了“文化壽光”的建設,推動了壽光全市的各項建設。

  表現在城市建設方面,近年來,壽光市新建、改建一批道路橋梁的同時,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村村通等級柏油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特別是在城市出入口,構建起了景物別致的游園綠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憨態可掬的大南瓜、精巧可愛的小蘿卜、綠葉掩映的大西瓜紛紛“走上”街頭、“走進”公園,就連路燈、果皮箱有的也變成蔬菜模樣,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城市風景線。

  縱覽壽光的城市建設,文化已越來越成為最鮮明的特點。他們既保護利用好有形的文化遺存,又積極大膽創新,擴大和凸顯標志性建設的文化內涵,使城市結構和功能兼俱科學合理與文化品位的雙重要求。如今,他們以“漢字鼻祖”倉頡的廟堂為中心,建設了占地23萬多平方米的倉圣公園;在溫泉舊址建設了溫泉游園;以“張飛勒馬看古槐”傳說的古槐為主題,建設了槐香園等園林景點,無不體現著菜鄉的獨特文化標志。

  在東城新區,沿壽光的母親河一彌河建設的生態農業觀光園,整個布局通過環河林蔭大道,串聯五大主題板塊,形成以水景為軸、以環河林蔭道為環,以蔬菜博覽苑、林果綠洲區、花城風采區、水上游覽區、濱水住宅區為主體的布局形式。今年便可完成地形改造、水系工程、綠化工程、道路與鋪裝場地、基礎設施等,初步構建“綠色植物、藍色水體、彩色蔬果”的錦繡彌河風景區。到2007年,這里將成為一處生態優良、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旅游勝地。

  正在建設中的賈思勰國際農業生態博覽園,是壽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又一力作。園內主要包括五色土廣場、中國蔬菜博物館、菜圃、蘋果園、瓜果長廊、水花園等景區,博物館將展示以賈思勰為主的農圣先賢巨著、農史、農具、生態農業、綠色產品等,文化性、觀賞性、趣味性相結合,建成集觀光游覽、學術研究、文化傳承為一體的蔬菜文化大觀園。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济阳县| 惠安县| 宜州市| 夏邑县| 衡阳市| 延边| 新田县| 盐亭县| 洛阳市| 金川县| 梁山县| 永定县| 洪洞县| 英吉沙县| 拜城县| 扬中市| 卓尼县| 平乐县| 新兴县| 北海市| 兴业县| 靖远县| 顺昌县| 射洪县| 新绛县| 罗田县| 丰县| 太白县| 隆林| 崇义县| 威海市| 准格尔旗| 雅安市| 醴陵市| 荥经县| 兴文县| 西充县| 镇巴县| 长兴县|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