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廣州開幕。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新華網廣州7月10日電 記者王攀 陳鍵興 肖思思
在10日舉行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臺灣經濟學者劉大年用“高速公路”這一名詞,來形容他心目中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他說,借助這條“高速公路”,兩岸產業將可開拓更大市場,共同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ECFA剛剛簽署,雖然還有待正式生效后付諸實施,但兩岸產業界已迫不及待地開始謀劃如何在“ECFA時代”加速雙向合作的步伐。面對新形勢、新課題、新機遇,由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共同舉辦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聚焦“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的主題,契合了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客觀需求,為兩岸產業界搭建起集思廣益、共繪藍圖的“會商圓桌”。
與會的兩岸經濟學者和業界領軍人物的共識之一是,ECFA為兩岸聯手實現產業升級、合力開拓產業藍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機。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兩岸在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前景。
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嘉賓張國寶在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去年,臺灣推出了生物科技、觀光旅游、綠色能源、醫療保健、精致農業和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規劃。今年,大陸即將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兩岸將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聚焦在新興產業,這給兩岸經濟合作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
在其后進行演講的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特邀嘉賓林圣忠也表示,兩岸產業界在ECFA框架下,借由合作發展新興產業可共同完成產業升級轉型,從而提升兩岸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他還提出,希望以新思維規劃建立兩岸在新興產業領域的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實現“兩岸新興產業合作進軍全球市場”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