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知殖民統治時代曾被譽為“臺灣絕技”的交趾陶,為臺灣一項相當具代表性的民俗藝術,交趾陶的發展又以嘉義縣新港鄉為中心,臺灣目前的交趾陶師父九成以上都出自于新港,有的甚至本身就是新港人,這跟新港的發展歷史有很大的淵源。
新港奉天宮主奉天上圣母,為臺灣媽祖信仰的發源地之一,根據廟方修建紀錄在公元1961年的修建工程當中,采用名匠洪坤福所作的交趾燒,為奉天宮的廟宇建筑摻入新的元素,唐山師洪坤福定居臺灣之后,師傳當地的梅清云、石連池、林萬有等人,洪坤福來臺十四年,前后共授徒八人,其再傳弟子、徒孫散布北中南各地。
與大陸的交趾陶比較不一樣的是臺灣的剪粘師傅,除了燒制陶偶的功夫之外,還融合一項剪陶片的技巧,就是馬賽克拼貼彩繪,將交趾陶與“剪黏”兩種工藝結合,產生艷麗無比、創意非凡的藝術品。
交趾陶的制作可分為八道過程,分別是:陶土選用、構圖、造型、修胚、陰干、素燒、上釉、釉燒。交趾陶主要的原料是陶瓷土,在捏制之前,必須先計劃要做什么樣的作品,再造作出形狀,待放置完全陰干之后,才可進行第一次的素燒,素燒時間至少要十多小時,經素燒完后的作品接著進行上釉,上釉之后再進行第二次的釉燒,便完成整個制作過程,因此交趾陶又稱為二次燒。
新港目前的交趾陶發展慢慢整合為觀光工廠的趨勢,讓交趾陶成為新港推動觀光的主力之一,透過觀光工廠的經營方式,一方面為交趾陶找到一條新的傳承之路,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外游客,開啟認識臺灣文化藝術的一扇窗。(大臺灣旅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