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交流 成長”陜師大營員活動心得(七)
此時此刻,坐在桌子前的我,情緒百轉。時間過去的很快,來不及反應,為期八天的2016年兩岸大學生漢字書法夏令營就快結束了。
有人說,緣分皆是命中注定,就像我認識你,你認識我一樣。正是因為漢字書法藝術,我們相識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的西安。我很幸運能繼承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看到如此多具有風度和風骨的教師,以及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專業的優秀學子,盡管我們身上諸多不同,但我們仍能在筆墨紙硯的的交相融合中感受文化同根同源。漢字把我們的情感緊密地聯系到了一起,也正是如此,我們在短短幾天之內便從陌生到熟悉,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
這是一個充滿收獲的夏令營之旅,同時也充滿了感動。我并不是陜西人,在師大也僅僅生活了一年,但是我愛西安。我愛她的樸實莊重,也愛她的帝王氣象,愛她粗獷豪放,也愛她細膩溫暖,愛她傳統內斂,也愛她兼容并包。愛她四季分明也愛她任性灑脫。作為師大人,我要把這一切美好與臺灣的小伙伴們分享,待他們回到臺灣,會想起這里的陜西風味小吃,想起這里火辣的夏天,也想起熱鬧的夜晚,更重要的是想起彼岸那個溫暖的人。當夏令營的主場從西安理工大移動到師大時,看到所有人都徜徉在沉靜典雅的校園環境里,拍照留念,又一直贊不絕口地說著“你們學校好棒”時,我們很自豪。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小伙伴們,會在下雨時為別人撐起傘,會在驕陽下撐起一片陰涼,也會在吃飯排隊中默默等待。我也會看到臺灣學子和大陸學子分享從臺灣帶來的零食,也會聽到稍顯漫長的旅途中的臺灣民歌,會看到大家親密無間地合影,看到大家互相學習不太相同的漢語表達。看到兩岸學生一起為聯歡晚會做準備。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一件都讓我感動。
跋山涉水的緣分,又總感覺相見恨晚。這次相逢,我毫不吝嗇,只愿把美好帶給你。我也并不貪心,只愿下次見面能快一點,再快一點,相聚的時間能久一點,再久一點。此后,我會想象阿里山下郁郁蔥蔥中的信步,會想象日月潭邊我們的歡笑,也希望你們能和我一樣,一如當初我們見面時那笑魘如花的臉。(周雅青)
短暫的精彩,一生的記憶
2016年7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正如久旱盼甘霖,我們在一場喜雨中盼來了臺灣的諸位老師、同學。一路走下來,我的心境也不斷發生著變化。由見面前的拘謹緊張,到見面后的寒暄問候,再到之后的相談甚歡,這是勇氣也是進步。對于沒接觸過臺灣同學的我來說,幾天的相處讓我體會到臺灣營員比想象中要開朗熱情,大膽自信。鑒于我接觸書法的時間并不長,好幾次我羨慕他們有書法學習數十年的童子功,驚訝于他們對于書法藝術的狂熱,驚艷于他們的書法創作,也被他們認真的態度深深感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至今我還沉醉在黃智陽老師《煙花易冷》的歌聲中。雖然我是周董的鐵桿歌迷,但真的有被黃老師的嗓音驚艷到。
友誼是胃疼時,臺灣同學拿自己的胃藥給我止痛;友誼是大雨中,我們撐傘共進退;友誼是驕陽中,不管你去哪我都陪你。友誼沒有那么多的一見如故。我相信只要有心,朋友是可以一輩子的。愿友誼地久天長。(李菲菲)
七天時間轉瞬即逝。回想起初見時的一見如故,沒有想像中的隔閡與排斥,沒有太多的陌生與疏離,沒有文化差異所帶來的難以溝通交流,更或許是血脈的同根同源讓我們很快熟絡起來,一起嬉笑一起打鬧。記得第一天晚上分營時關于營旗的激烈討論,記得第三天一起冒著大雨爬山時的氣喘吁吁還有晚上回程時的載笑載言,記得第六天大家聽書法講座時對作品共同的認同感與對老師的欽佩感…這些所有,都是我人生中最最寶貴的回憶,值得我永遠珍藏。
短短七天的時光,讓我認識了像擁有一顆童心的、超級愛開懷大笑的漢文姐,像沉穩睿智卻見識廣播的玉鳳姐等等那么多或可愛或率真或睿智或健談的臺灣朋友,也讓我收獲了友誼與知識、團隊協作與互幫互助。分別在即,忍不住有些依依不舍。然而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何況如今的通訊技術那么發達,只要我們想,我們之間的聯系就不會中斷!感謝這次夏令營給了我短短七天卻這么愉快的生活體驗,愿我們的友情能跨過這道窄窄的海峽而永存不朽。(陜西師范大學2015級本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創新實驗班 韓非兒)
2016年7月11日大陸臺灣書法交流夏令營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在與臺灣的老師同學們為期八天的相處過程中,同根的文化淵源,相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思維認知,不同的生活背景等為我們的交流增添了獨特的味道,我也收益頗深。
臺灣的傳統文化氛圍很是濃厚,傳承也是他們的中心意識,大陸則傾向于在穩步傳承的基礎上加大創新點。在筆會交流中能發現,臺灣同學們創作筆法大都厚重古樸,線條質感也很不錯,大陸同學創作則更注重節奏感,雖在藝術傳承發展方面雖然各有偏重,但我們應求同存異,且不變的是對于傳統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堅守,而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我們也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分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同時我覺得臺灣同學的學習意識很強烈。這次夏令營中好多同學都是在職班碩士,她們在緊張工作之余仍想更加充實自己,堅持接受教育學習。在我們的交流中她們對于西安名勝景觀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相當感興趣,從歷史背景聊到大家詩作,聊到近代文學大師等等,她們的好奇心和文化渴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還有一位老奶奶已經退休,但仍想學習系統的書畫理論,堅持考入大學學習,著實令人欽佩。
總之,此次書法交流活動讓我們既體驗到了大陸與臺灣同學同根同祖同文化的親切感,又感受到大陸臺灣同學之間存在的生活方式與思維認知等方面的差異,但是在差異面前我們更應放開心態,相互交流,在溝通和相互理解中共同進步,共筑美好夢想。(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