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鳥首博實習記
“剛與你們熟悉,卻到了分別的時刻,希望這次留下的遺憾是我們下次相聚的動力……”8月17日,首都博物館(以下簡稱“首博”)一場特別的歡送會,為4名臺灣學子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習生活劃上圓滿句點。
歡送會由辦公室副主任張宇主持,副書記靳非、社會教育部主任吳明、文化產業部副主任戚皓、開放管理部副主任陳蓮、辦公室孟哲參加。4位臺生對近一個月的實習工作進行了總結發言,向首博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深深的不舍與感謝。談到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來到首博參加實習時,4位臺生都表示北京的歷史文化是最吸引他們的。正是不同的文化讓他們對大陸充滿著期待,首都博物館像時光隧道一般,展現著歷史的遺跡,而走在北京的街道上臺生們又參與到了當下正發生的歷史中。
7月26日,4位臺灣學子第一次來首博。首博根據4位臺生不同的個性與特長,將他們分配到社會教育部、開放管理部、實文化產業部實習。來自臺灣戲曲學院民族技藝系的廖云凡進入首博社會教育部,負責傳統文化的教育推廣工作。在七夕京繡教學活動籌備時,云凡雖然對針線活不在行,針法和力道也難掌握,針會不斷扎到手,但還是努力認真向技術部老師請教。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云凡坦言:“要教比自己年長的人,會很緊張沒自信。”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一位長者讓云凡非常感動:“在舉辦京繡教學活動時,一位70多歲的奶奶也來參加,明明視力已經很不夠了,但還是很認真在做。”
廖云凡與工作人員一起教小朋友們拓印(記者 李天祺攝)
來自嘉義大學的盧柔蓁和聯合大學的楊淑媛在首博的開放管理部實習,負責游客滿意度調查和公眾留言的整理。這份工作讓她們接觸到了不同地區的游客,通過與游客的溝通,讓她們了解到了不一樣的大陸。柔蓁說:“我很渴望再多體驗北京的文化,因為很多游客向我介紹了不同的景點以及他們對北京的看法,北京真的是多元的城市。”淑媛也有同樣的感受:“工作中會中遇到很多外地的朋友,他們讓我了解到了北京之外的大陸城市。”在發問卷的過程中,很多博物館的游客也會對這兩個臺灣口音的實習生感興趣,會與他們交流臺灣的文化。“通常是游客問我‘你是從臺灣來的嗎?’然后會有溝通,這是工作時最有趣的。”柔蓁說道。
楊淑媛等待游客填寫調查問卷(記者 李天祺攝)
盧柔蓁向游客發放調查問卷(記者 崔瀝心攝)
來自臺灣城市科技大學設計系的紀寶杰則被安排在文化產業部工作,負責首博網店海報的設計與紀念幣機器的維護。一向喜歡簡約設計風格的寶杰,在工作之初也遇到一些困難。“為首博設計第一張海報時沒有注意到首博的元素、色彩與格式,和其它工作人員缺少了溝通。再重新溝通后,部門的同事很友善的給我很多意見。”寶杰說道。“首博的工作態度是我實習最大的收獲,以前做設計,我會在期限允許內會先休息再去完成。而在這里是要先完成再去檢討、完善自己的作品。”
紀寶杰在添加紀念幣(主辦方提供)
據悉,2016年“臺灣學子暑期北京文化體驗實習月”活動由文化部中華聯誼會、北京市文化局共同主辦,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事務中心承辦。來自臺灣17所高校的20名大學生分別在國家大劇院、首都圖書館、首都博物館、中山公園音樂堂、今日美術館、萬達國旅進行為期近一個月的實習。
4位臺灣學子與首博領導合影留念(記者 李天祺攝)
熱點資訊
- 臺灣青年來莞交流創業經驗2016-09-14 09:36:00
- 張志軍四川調研 看望在川臺胞、創業青年2016-09-14 09:36:00
- “慢就業”族是教育中低端供給的衍生品2016-09-14 09:35:00
- 感受佛山魅力 共謀兩岸未來2016-09-14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