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選派干部,也是一位“村官”。
他,從省城機關來到小崗,一干就是六年。最后應百姓的請求,親屬同意將其骨灰也留在了小崗。
他,是農民群眾舍不得離開的好干部,小崗農民兩次按手印挽留。
他,是省委書記眼中的“當代農村支部書記中的焦裕祿”。
他,去世后,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表示沉痛悼念。
日前,2009年度中國農村新聞人物評選揭曉。沈浩———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榮膺此項殊榮。
沈浩,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蕭縣圣泉鄉,1986年畢業于安徽銅陵財經專科學校。2004年初,作為安徽省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從省財政廳被選派到大包干發源地———鳳陽縣小崗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
從此,他吃住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沈浩上任時,小崗村集體欠債3萬元,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為了突破“20年沒跨過富裕坎”的瓶頸,他上任一個多月,把全村所有農戶跑了兩遍。
黨組織的重托,農民群眾的期盼,激發了他為農民干事的激情。從此,他一心一意撲下身子為老百姓辦事,并且帶領群眾修路、架橋,種葡萄、養蘑菇,招商引資,發展鄉村工業,促進農民增收。他帶領農民群眾深化農村改革,
2006年5月,小崗村成立村黨委,沈浩任黨委第一書記。2008年3月,小崗村與周邊的兩個村合并成立了新的小崗村,沈浩又高票當選為村黨委第一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在他完成第一個三年任期前夕,小崗村98戶村民按下鮮紅的手印,到省委選派辦要求他繼續留在小崗村工作。去年國慶節前,在沈浩即將完成第二個三年下派工作任務前夕,小崗村群眾又將挽留他的“紅手印”送到了安徽省委組織部、財政廳。
沈浩家中有92歲的老母親,還有正在上中學的女兒,妻子也盼望他早點回城,實現全家團圓。一頭是家人的期盼,一頭是小崗百姓的挽留,沈浩他兩頭牽掛!
沈浩在小崗村六年,寫了29本工作日記,他對小崗村的感情太深了。
六年來,在沈浩的帶領下,小崗村民心思穩、民心思和、民心思富、民心思進。小崗村一年一個變化:多年被侵占的集體資產全部收回;開通了有線電視和自來水;新建了小崗農貿市場;建立了村衛生院;村里還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組建起腰鼓隊和鑼鼓隊;新建的由萬里題名的“大包干紀念館”,成為鳳陽和安徽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基地。2008年,小崗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600元,比安徽省人均水平高出39%,是沈浩剛到小崗時的3倍。
2009年11月6日,淮水含悲、小崗動容。沈浩因長期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猝死在工作一線,年僅45歲。
2009年11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作出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請轉達我對沈浩同志親屬及小崗村村民的問候。”當晚,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等看望沈浩同志親屬,轉達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和親切慰問。
應小崗村村民強烈請求,沈浩的親屬同意將其骨灰安葬在小崗村公墓。他永遠留在了小崗村,永遠留在了小崗村老百姓的心中。
中國農村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始于1994年,由農民日報發起,首都20多家主流新聞媒體參與,每年評選一人,至今已經評選16屆。前15屆當選的人物分別是引領“天下第一村”的吳仁寶、打造橫店模式的徐文榮、讓紅豆文化發揚光大的周耀庭和周海江父子、領航京郊韓村河的田雄、沖擊世界鞋王的朱湘桂、波司登品牌締造者高德康、民營企業西進第一人周福仁、中國第一鋼村領頭人吳棟材、“太行公仆”吳金印、民族農藥工業領頭人楊壽海、上黨老區致富帶頭人陳忠孝、“農民工”代表王剛、連接農民菜園子和市民“菜籃子”的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張玉璽、糧油行業的杰出代表河北三河匯福糧油集團的石克榮。沈浩是第一位從到村任職的選派干部中產生的中國農村新聞人物。(記者 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