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丨馬海德:此生無憾為中華
新華社上海6月2日電 題:馬海德:此生無憾為中華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這是馬海德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位于上海市九江路111號的大陸銀行舊址,懸掛著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優秀歷史建筑”銘牌,經常有文史愛好者來此參觀。20世紀30年代,這座銀行大廈內曾設立一家私人診所,診所合伙人之一就是馬海德醫生。
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1910年生于美國,祖籍黎巴嫩。
1933年,馬海德在歐洲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后,到上?疾鞏|方熱帶病。當他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時,命運隨之改變。
1934年秋,馬海德有幸結識了宋慶齡,在她的鼓勵下,馬海德參加了外國進步人士組成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內有知名人士史沫特萊、路易·艾黎等。大陸銀行大廈內的診所,一度成為學習聯絡點之一,宋慶齡還曾將此地安排給中共地下黨組織作為聯絡、開會的地方。
1936年,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熏染的馬海德參與撰寫并公開發表《上海鍍鉻業工人之衛生研究》。同一年,他從上海出發到西安,最終抵達陜北,同行的另一人就是后來撰寫《紅星照耀中國》的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
在陜北,馬海德發揮其醫學特長,背著醫療衛生包救死扶傷,此外還作為保衛中國同盟駐延安的代表,負責向宋慶齡提供當地醫療物資的需求報告,并參與物資接收和分配工作。
1937年,馬海德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這年,他將自己的名字喬治·海德姆改為中文名“馬海德”。他生前曾回憶在陜北的經歷,認為自己正是在那里“從一個革命的同情者變為一名為人民解放戰爭奮斗的戰士”。
自此,馬海德始終緊緊跟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腳步。新中國成立后,馬海德加入中國國籍,1950年他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投身于新中國衛生事業的開拓和建設中。
馬海德致力于全國范圍內的性病和麻風病防治和研究,取得了國際公認的成績。
他將消滅麻風病定為奮斗目標。得知中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有不少人患有麻風病時,他長途跋涉,到山寨、草原宣傳防治知識,經他之手治愈數以萬計患者。在普查疾病時,他親自示范,讓身邊的醫務人員從他的手臂上先抽血,消除群眾的疑慮。
在國際交往中,馬海德從個人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出發,生動介紹新中國的偉大成就。在《中國建設》雜志英文版上,馬海德曾撰寫《美國出生,中國成長》《在中國的新生活,重訪美國》等文章,向世界介紹真實的中國。
晚年身患癌癥的馬海德依然堅持日常坐診,把服務患者放在第一位。1988年10月,他在北京去世。這年5月,他還在家中召開研究麻風病防治工作的會議,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參加會議。
他曾這樣感慨自己的一生:“一個人活在世上,總要做些事。我為中國革命做了一些事,死也無憾了!
馬海德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先驅”等榮譽稱號,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近年來,在馬海德開啟革命生涯的上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參觀展覽等緬懷這名杰出的國際主義戰士、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