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福建:八閩大地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2021-05-18 10:4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張亞雄 趙明昊 馬躍華

  “青山云霧散,出海風揚帆。追風弄潮,波瀾如海膽氣壯……”在剛剛舉辦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傳唱的這曲《天下福地 最美福州》,氣韻悠長,給充滿山水神韻的八閩大地,帶來盎然詩意。

  福建,有著宋元時期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航于此;坐擁“雙世遺”武夷山和世界文化遺產廈門鼓浪嶼、福建土樓;曾是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千百年來,閩江、九龍江、汀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八閩兒女,孕育出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革命戰爭年代,福建參加紅軍、新四軍、游擊隊人員多達10萬余人,3萬多人參加長征,6萬多人為革命犧牲。福建,這顆我國東南沿海的璀璨明珠,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綻放出了奪目光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福建擘畫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的宏偉藍圖。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始終牢記囑托、不負期許、奮勇向前,鼓足精氣神,奏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縱筆繪就新福建絢麗畫卷。

  有機生態茶園是今日閩北松溪縣的一張綠色名片。圖為茶農在采摘茶葉。李典利攝/光明圖片

   1.紅土地開啟追夢“長征”

  紅色歷史和紅色記憶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樣也是鼓舞和激勵福建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取得新的輝煌成績的強大精神動力。

  走進閩西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刻有“紅九軍團長征二萬五千里零公里處”的石碑肅穆而立。1934年9月30日上午紅軍隊伍在此集結、踏上長征的那一幕,雖留在歷史深處,卻被后世永久銘記。

  來到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透過“紅色閩西”“閩西英烈”“閩西紅土名人”“中央蘇區·福建”等一個個專題展板,那段烽火彌漫的歲月,仿佛重現眼前。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古田會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這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1930年1月5日,在福建龍巖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毛澤東同志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闡明他對中國革命和紅軍前途的看法。

  這一年,毛澤東同志率領紅四軍一部分從古田出發,向北經連城以東的寧化、清流、歸化等地,越過武夷山到江西去,在這次行軍途中,他寫下了《如夢令·元旦》,展現了“風展紅旗如畫”的革命豪邁氣概。

  在閩西一年多時間里,毛澤東同志還寫下了《反對本本主義》《才溪鄉調查》《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閩西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從1929年中央紅軍建立閩西革命根據地開始,到2014年10月30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再次在古田召開,中國革命的初心與夢想繪就新時代壯麗畫卷。當前,龍巖市正在全力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努力讓老區人民過上新時代高品質的幸福生活。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各個時期,八閩兒女的“長征”一直沒有止步。40多年來,隨著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福建從對臺前線轉身而成改革開放的先行區,開啟改革開放之旅;30多年來,閩東寧德以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精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20多年來,福建以建設生態省、數字福建為契機,探索福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模式,開啟生態文明建設與數字化建設之旅。

  福建福州西湖鳥瞰。陳暖攝/光明圖片

   2.最綠之省推進生態文明試驗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福建沿著“生態省”戰略一路走來,在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原則指導下,既保持了綠水青山,又收獲了金山銀山。

  武夷山,貫穿南北,秀甲東南。

  采摘、裝袋、制茶……正值采茶時節,武夷山腳下的茶農們哼著小調,在漫山遍野的茶園里采摘新茶。在這里,12萬人以茶為生,一片小小綠葉富裕了一方百姓。

  “怎么才能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首先需要為綠水青山貼上科學的‘價值標簽’。”武夷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繼文告訴記者,現在,在“武夷山市GEP核算信息平臺”上,只要輸入行政區劃、生態系統、指標名稱等內容,即可顯示出當地特定區域內生態資源的“價格”。“GEP就是指森林、濕地和農田等生態系統產生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經濟效益。GEP反映的是一個地區的生態文明水平。”王繼文補充道。

  2018年10月28日,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項目成果在北京通過專家驗收。經初步核算,當地2015年GEP約2219.9億元,是同年GDP的16倍;單位面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近0.79億元每平方公里。

  自2000年起,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生態省建設,之后又成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森林覆蓋率達66.8%,連續42年保持全國第一;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優良水質比例達97.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5個百分點;所有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98.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8個百分點。

  在莆田,“母親河”木蘭溪水清魚戲,風光秀麗,有“全國最美家鄉河”的美譽。曾經,木蘭溪下游的南北洋平原,人口稠密,河網交織。由于地勢平坦低洼,上游的東鄉平原一下大雨,下游就洪水漫灘。為根治水患,22年前,莆田開啟了木蘭溪流域系統整治進程,讓老百姓告別了水患,實現了“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在廈門,筼筜湖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歷時30多年,曾經的臭水湖,已蝶變為“城市綠肺”“廈門城市會客廳”。

  在長汀,2020年水土流失率降至6.78%。作為當初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域之一,經過30多年攻堅克難,長汀取得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決定性勝利。

  2019年中國工程院發布全國生態文明指數,福建在各省份中名列首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首次突破90%,達到91.9%。如今的福建,天藍水凈,“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數字藍海引領社會經濟變革

  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極富預見性與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部署。而今,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這一輪時代浪潮席卷而來時,福建走在了前列。

  2021年4月24日晚,1500架無人機集結福州閩江上空驚艷亮相,吸引數萬市民駐足觀看。無人機在夜空中變換顏色,拼出五星紅旗、福州三坊七巷、飛龍等圖案。使用手機掃描由無人機組成的二維碼,即可直達“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官方網站,不少觀演網友直呼“賽博朋克”已悄然融入日常生活。

  次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行,吸引眾多福州市民聞訊前往,在展會現場體驗數字經濟發展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AI)版“李清照”現身福州授課、增強現實(AR)技術穿越福州三坊七巷畫中游、機器人跳舞、“登上”月球和火星、芯片研發最新進展……科技的發展已經讓數字化生活觸手可及。

  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疫情沖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影響下,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疫情下,各地政府紛紛將數字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其中,福建、貴州、重慶等地的數字經濟增長領跑全國。

  從2000年啟動“數字福建”建設之后,福建持續以“數字”驅動各方面改革創新,以“數字”引領高質量發展。“數字福建”建設為新時代福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智能化技術使該中心實現了對公園“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監測管理。通過大屏幕,即可實時掌握入園人數,察看武夷山國家公園范圍內的生態環境、生物資源、巡護執法、林業有害生物、森林覆蓋率等信息,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眼下,像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這樣的數字化、智能化平臺,正成為福建進一步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實現綜合應用的重要抓手。

  據統計,當前福建省有超過4萬家企業實現了“上云上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賦能”效果日益顯現。

  “‘十三五’期間,福建的發展取得優異成績,連續跨過3萬億、4萬億兩個大臺階。數字產業,也就是涉數字的經濟領域增加值已經達到1.7萬億元。‘十四五’期間,省里也把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作為一個進一步發展的產業。”福建省委書記尹力說。

   4.讓青石古厝承載更多文化記憶

  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先決條件。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極為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動了一系列保護文化遺產的開創性實踐,為延續福建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2年4月,習近平同志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其中飽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他寫道:“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同時,文中也體現了對如何更好加強歷史文物保護傳承的辯證思考:“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擁有三坊七巷、上下杭等多個歷史文化街區,持續不斷的古厝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讓這些明清建筑博物館煥發新生,通過創新性保護,更是促進了民生改善,提升了城市品質。

  文化是地方的魅力之源。保護好文化遺產就是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時至今日,福建省的文化遺產保護卓有成效,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4處,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7處291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21處、市(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764處。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有力推進,南音、媽祖信俗、泰寧丹霞、寧德廊橋等7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遺產和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均位居全國前列。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即將于7月在福州召開。我們期待這座千年古城,以其深厚的人文內涵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歡迎八方來客,再次見證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之景。

   5.擺脫貧困走向高品質生活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1988年,當習近平同志就任寧德地委書記之時,面對的是國家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在主政寧德的兩年中,他的足跡遍及閩東各縣,數次深入到沒有公路的偏遠山村調研。他大力倡導“滴水穿石”精神、“弱鳥先飛”意識、“行動至上”作風和“四下基層”制度,使當地貧困戶的溫飽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造就了今天的閩東氣質。

  “以前路難走,去一趟縣城得花好幾個小時。”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人王光朝老人清楚地記得,1989年7月19日,頭上戴著草帽、肩上搭著毛巾、手里拿著木杖的習近平,沿著山中小徑徒步兩小時才進村,現場召開扶貧辦公會,又用了3個小時披荊斬棘走出這片深山。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閩東山區,發展農業靠什么?剛到寧德不久,習近平就認識到: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這句話,被具體化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

  怎么才能“念好”“山海田經”?30多年間,寧德福安市穆云畬族鄉黨委書記鐘廷富和村干部們探索出“一村一品”的農林產業發展路子。虎頭水蜜桃、溪塔刺葡萄、高嶺大白茶……“土里長出的金子”圓了村民們的脫貧夢。在福安市下岐村,2.3萬連家船民告別海上漂泊的生活,上岸定居,迎來新生活。

  20世紀80年代初,原福鼎縣(現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還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回顧37年的扶貧歷程,今年已75歲的寧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閩東日報社原總編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紹據感慨不已。為了改變赤溪村的貧困面貌,王紹據曾于1984年致信媒體尋求幫助。如今,赤溪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各方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赤溪村現已成為“中國旅游示范村”“中國美麗畬族村”,徹底擺脫了貧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修公路,通水電,發展特色農業,因地制宜,穩扎穩打……經歷30多年的艱苦奮斗后,寧德終于擺脫貧困,抱來了“金娃娃”。今天,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拓集團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金娃娃”項目已在寧德落地生根,吸引集聚200多家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

  在脫貧攻堅的同時,福建還利用手中握有的多區疊加優勢,努力把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落到實處,全力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走在前頭。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至上,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很好地順應人民群眾熱切期待。站在新的起點上,福建正沿著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金光大道,凝心聚力,踏上新征程。

  掃一掃,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8日 05版)

[責任編輯:李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温泉县| 西乌| 都兰县| 商城县| 彭山县| 綦江县| 大田县| 石渠县| 泸州市| 壶关县| 平阴县| 南乐县| 信宜市| 宁武县| 沭阳县| 巫山县| 五指山市| 马关县| 通州区| 两当县| 汕尾市| 乐昌市| 宁国市| 南京市| 岑巩县| 新干县| 科技| 安多县| 六枝特区| 孟津县| 图片| 海林市| 哈密市| 卢龙县| 镇沅| 商南县| 榆中县| 囊谦县| 桃园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