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近期,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4個部門聯合制定完成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今天正式發布。在這個《意見》發布之際,我們今天很榮幸的請到了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先生,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女士跟大家見面,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現在先請仇鴻發言。
2012-04-26 09:45:05
仇鴻:
大家好,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商務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十四個部門共同制訂的《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推動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促進中醫藥產業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增強我國服務貿易的實力都有重要意義。借此機會,我向在《若干意見》制定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和協作的各有關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從服務貿易發展的角度就《若干意見》出臺的背景情況向大家做簡單介紹。
2012-04-26 09:50:09
仇鴻:
一、世界服務貿易發展趨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70%,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服務業比重達到80%左右,服務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比重為20%左右,世界服務貿易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1.世界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5-2011年,全球服務進出口總額從4.9萬億美元增長到8萬億美元,年均增長8.8%。
2.新興經濟體服務貿易發展迅速。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自2000年以來,新興經濟體服務貿易快速增長,2000年以來,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的服務出口年均增速均高于北美及西歐地區的年均增速。
2012-04-26 09:52:56
仇鴻:
3.國際資本加速向服務業轉移。在跨國公司新一輪產業調整中,國際直接投資向服務業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從投資流量看,服務業跨國投資占全球比重已接近三分之二;從投資方式看,服務業由制造業追隨型加速向服務業自主擴張型轉變,使得通過商業存在實現的服務貿易規模日益擴大。
2012-04-26 09:54:22
仇鴻:
二、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已取得長足進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服務貿易自1982年開始有所統計,最初的進出口總額僅為44億美元。2011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4191億美元,是1982年的95倍。2011年我國服務出口和服務進口分別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三。2010年的時候就是這個位置,2010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3600億,當時進口世界第三,出口是世界第四。到了2011年,進出口額已經增長了到了4100億了,但是其他國家也在增長,所以我們排位并沒有改變,仍然是第四和第三。
2012-04-26 09:56:30
仇鴻:
2.新興服務貿易快速起步,傳統服務貿易穩步發展。最近幾年,我國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金融、咨詢等新興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年均增長22.8%;競爭優勢不斷提升;運輸、旅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穩步發展,規模優勢繼續鞏固。
2012-04-26 10:02:05
仇鴻:
3.服務出口占比偏低,服務貿易長期呈逆差狀態。與服務貿易大國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總量仍有差距,我國服務出口占貨物和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偏低。2011年,該比重的世界水平為18.9%,我國為8.8%。長期處于逆差狀態也是我國服務進出口的特點之一。
4.服務貿易區域發展不平衡,國際市場結構較集中。目前東部沿海地區服務貿易發展較快,90%的服務貿易集中在東部11個省份。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結構也相對單一,進出口主要集中于香港、歐盟、美國、日本、東盟等國家和地區。
2012-04-26 10:02:57
仇鴻:
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對能源資源的需求相對較小,對人才特別是技術人才的集聚效益較大,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有利于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在服務貿易中,技術、設計、創意、分銷、環境、法律、保險、通信等等,這些都有利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能夠增加大學生就業,發揮知識型人才的作用,這一點特別能夠幫助解決我國結構性的就業難題。今天早晨我看到了新聞,我國近年來就業難,第二就是技術革新,一方面是用工難,另一方面又是大學生就業難。在服務貿易領域中,服務外包、動漫等等這些領域里的大學生就業的比例大概都要超過70%。
2012-04-26 10:04:06
仇鴻:
去年頒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在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章節重點提出了三項目標:第一,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重點加強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出口新優勢。第二,提升進口綜合效應。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關鍵零部件、國內短缺資源和節能環保產品進口,優化貿易收支結構。第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高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在穩定和拓展旅游、運輸、勞務等傳統服務出口的同時,努力擴大文化、中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商貿流通、金融保險等新興服務出口。
2012-04-26 10:15:19
仇鴻:
加強中醫藥國際合作與貿易是十二五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一,《若干意見》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中醫藥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健康事業。大力發展中醫藥貿易有利于促進人類健康的同時弘揚中華文化;有利于通過國際交流促進中醫藥產業國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通過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帶動中醫藥產業的做強做大。基于這樣的考慮,商務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等十四個部門,經過三年多的調研分析,研究認證,提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希望能夠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這不僅僅是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
謝謝。
2012-04-26 10:15:48
陳文俊:
謝謝。下面請王部長介紹情況。
2012-04-26 10:16:22
王國強: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新聞界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中醫藥事業的關心、支持、幫助以及監督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日前,商務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十四個部門共同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這是中醫藥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好事,是國務院有關部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中醫藥行業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十二五”規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體現。我謹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商務部和各相關部門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國新辦的領導和新聞界的朋友們今天主持和參與本次新聞發布會表示歡迎、敬意和感謝。《若干意見》已經發給大家,剛才仇鴻部長助理已向大家作了很好的介紹。下面,結合《若干意見》,我作三點說明。
2012-04-26 10:16:43
王國強:
一、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意義重大
中醫藥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做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和維護人民健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中醫藥又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2012-04-26 10:17:20
王國強:
一是對維護和增進人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滿足國際社會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推動中醫藥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為展示和傳播中醫藥文化開辟了廣闊舞臺,有利于倡導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促進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三是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促進國際資金、技術和信息互動及共享,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方法和科學技術,激發中醫藥發展潛能和活力,提升其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2012-04-26 10:17:37
王國強:
二、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條件已趨于成熟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中醫藥事業初步形成了醫療、保健、教育、科研、文化、產業以及對外合作與交流全面發展的格局,在深化醫改、維護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第62界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由中國政府提議的《傳統醫學決議》,鼓勵和敦促發展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已經成立,秘書處設在中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團體會員加入了總部設在中國的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主動要求與我國加強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和交流。目前,我國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已簽訂了含有中醫藥合作內容的雙邊政府間協議9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49個。我們和中美、中法、中德、中俄都有很好的中醫藥方面的合作,專門成立了機構,比如說和法國專門成立了中法中醫藥合作委員會,并已經舉行了四次的會議,促進這方面的合作。國際中醫藥醫療、教育、科技、產業合作有效開展。中醫針灸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已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格局。這些都為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2-04-26 10:18:01
王國強:
三、統籌協調、認真落實《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已對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在明確了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七項政策措施和營造五個方面的發展環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結合部門職能認真貫徹落實。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還需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工作部際協調機制的作用,積極制定配套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積極配合商務部等各相關部門,并在近期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2012-04-26 10:20:43
王國強:
一是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中醫對外醫療合作,全面推進多層次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深入開展高水平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加強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
2012-04-26 10:21:02
王國強:
二是繼續深入研究中醫藥服務貿易的發展戰略、運行模式和促進體系等問題,積極推進影響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的解決。
2012-04-26 10:21:29
王國強:
三是推動設立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專項,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示范機構建設、人才培養和標準制定等工作。
2012-04-26 10:21:45
王國強:
四是大力支持辦好“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貿易交易會在5月份要召開,在貿易會當中我們專門設立了中醫藥的專題板塊,將全面的展示中醫藥發展現狀和服務貿易的政策措施。
2012-04-26 10:22:04
王國強:
朋友們,我們將與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以《若干意見》的發布為契機,將中醫藥服務貿易納入國家服務貿易總體戰略去統籌、去規劃、去扶持、去落實,共同開創中醫藥服務貿易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和仇鴻部長助理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2-04-26 10:23:28
陳文俊:
謝謝王部長。歡迎各位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2-04-26 10:23:41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中醫藥服務貿易在我們國家的服務貿易當中處于什么地位?第二,中醫并非在所有國家都得到認可,在這些國家如何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謝謝。
2012-04-26 10:24:02
仇鴻:
我看到新聞辦給大家發了一個會議材料,上面對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基本情況有一個介紹。服務貿易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由經合組織提出來的,1994年WTO簽訂了服務貿易總協定,正式確定了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法律地位,主要是四個方式來進行服務貿易,就是材料上說到的,一個是跨境提供,比如中醫藥服務在國內通過遠程的診療給國外的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其實人并不出國,但是提供了服務,這就是形成了服務貿易。還有第二種形式,境外消費。就是外國的患者到中國來接受中國的中醫藥服務,那就是跨境消費,這也形成了服務貿易。
2012-04-26 10:25:04
仇鴻:
第三種形式,商業存在。比如我們的企業或者醫療機構去國外設立醫療機構,這就是商業存在,它在那里提供了服務,收取了費用,這也形成了服務貿易。第四種形式,自然人移動。就是我們的醫師去國外,去別的醫院也好,診所也好,為國外的診所提供服務。這四種形式在WTO范疇下都屬于服務貿易。
2012-04-26 10:27:59
仇鴻:
中醫藥服務是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剛才王副部長也介紹了很多情況。但是中醫藥服務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的占比應該說目前還不是很大,還需要大力地推動發展,所以我們現在出臺《若干意見》的目的,也是推動我們國家非常有優勢的服務貿易的形式,在國外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還有一個問題,如何在不了解中醫藥的國家促進中醫藥的發展,我覺得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加強宣傳,這也需要在座的各位記者朋友給予支持和幫助,要讓世界人民能夠了解中醫藥的內涵,能夠接受中醫藥,為我們中醫藥走向世界奠定非常好的發展基礎。
2012-04-26 10:30:02
鳳凰衛視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提給仇部助。現在中醫藥服務貿易在整個貿易當中占比較小,您期待這個《若干意見》會起到什么作用?針對中醫藥和其他服務貿易不同的特點,商務部將有哪些措施來推動這個《意見》的執行?
第二個問題提給王部長。最近在中國發生了毒膠囊事件,使得人們對用藥安全感到擔憂。而且我們知道,中醫藥可能和西藥及西醫相比,在普通人看來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您覺得在推動中醫藥貿易的同時,怎么讓病患和整個社會對中醫藥的安全放心,現在監管體系足夠嗎?謝謝。
2012-04-26 10:32:44
仇鴻:
新聞辦給了大家一個文件,這個文件分成幾個部分,《若干意見》的第一部分指出了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第二部分,指出了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重點任務。在重點任務里面分了八項。第三部分,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政策措施。第四部分,要營造良好的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環境。這個文件是十四個部門聯合發布的,文件發布以后,我們十四家還會盡快溝通,把一些需要具體做的措施、有關工作進一步的落實到位。從商務部角度來考慮,一方面要加強對文件、對中醫藥的宣傳,讓大家都可以了解中醫藥的精華,讓大家都可以接受中醫藥,而且喜愛中醫藥。
2012-04-26 10:36:46
仇鴻:
第二,可以為中醫藥的國際合作做一些促進工作。剛才王副部長也向大家介紹了,今年5月份我們將會舉辦第一屆中國(北京)服務貿易交易會,這是首屆。因為服務貿易也是在世界上的新興領域,這次交易會是一個國際性、綜合型、全國性、首次辦的,香港地區也來參加,國際上有很多國家都來參加,這個綜合型的展會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次辦。如果有跑經貿口的記者都知道,廣交會在商品貿易發展過程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年大概有20萬的客商來采購中國的商品,我們希望把京交會能夠打造為促進服務貿易交易的一個重要平臺。
2012-04-26 10:38:47
仇鴻:
我們希望能夠把首屆服務貿易的交易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京交會”打造成服務貿易交易的重要平臺,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作出貢獻。在5月28日將要召開的“京交會”上會有一個健康與服務的板塊,專門舉辦相關的中醫藥展覽、中醫藥研討會、中醫藥體檢、國醫坐堂等等活動,也給中醫藥一個平臺,能夠與國際上的有關企業進行更多的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盡快走向世界。
2012-04-26 10:42:44
仇鴻:
第三,我們還要和中醫藥管理局一起,重點培育一批有實力的中醫藥服務企業或者研究機構,促進它們盡快走向世界,去推廣中國的中醫藥,實現政府支持、企業為主體、民間參與、共同發展的對外發展格局。
2012-04-26 10:45:06
王國強:
十分感謝鳳凰衛視記者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問題。我認為,中醫藥的服務貿易必然是也應該是:所提供的產品、技術是安全、有效、科學、健康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高度重視在服務貿易進程中如何保證中醫藥服務能夠安全、有效,并將采取積極措施。
第一,我們將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努力提高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和療效。
第二,我們要加強中醫藥的科研創新,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中醫藥的科技含量和它的有效性。
2012-04-26 10:46:22
王國強:
第三,我們將努力加強中醫藥的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使它能夠更好地形成國際標準,更好地滿足各國需要。
第四,我們將通過中醫藥服務貿易,來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在加強中醫藥規管、政策保障、安全保障方面的有效措施和經驗。
第五,我們將和國家藥監局、衛生部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確保中醫藥服務貿易的產品和技術的安全性。
2012-04-26 10:49:30
法治晚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我看到材料里提到了中醫藥在對外貿易的推廣中遇到一些困難,請問一下王局長,中醫藥管理局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第二,我想跟進一下鳳凰衛視的問題,藥品安全問題對中醫藥對外貿易推廣會不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謝謝。
2012-04-26 10:50:45
王國強:
謝謝記者同志的提問。第一個問題,我覺得記者同志提出的問題非常好。我們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有很多挑戰,但是我們堅信,維護人類的健康是全球人類的共同任務,只要具有好的療效,只要對維護人類健康有幫助的技術、產品,肯定能夠受到歡迎。
談到困難,我想應該是來自于兩個方面:第一,國內。我們國內中醫藥貿易怎么“走出去”,拿什么“走出去”,什么是真正的中醫藥,什么是真正受到國際歡迎的中醫藥,我覺得國內要很好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做好中醫藥服務貿易,首先是要把國內的工作做好,沒有國內的基礎,中醫藥服務貿易是走不出去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2012-04-26 10:52:42
王國強:
第二,國外。大家都知道,東西方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東方文化孕育下的中醫藥和西方文化并不是很快就能相通、共融的。所以,中醫藥“走出去”首先是中醫藥的文化要先行。另外,中醫藥作為一種醫療的手段進入到所在國,它需要受到當地醫療衛生界的認同;其次是政府的政策法律的歸管準入;再次是藥品的檢測和安全保障。這些方面是很大挑戰,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會和有關部門認真地研究,針對所在國的需求和政策法規的情況溝通協調,促進中醫藥能夠更好地、安全地、健康地走進所在國。
2012-04-26 10:55:15
王國強:
第二個問題,關于在中醫藥服務貿易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我想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總的來說,我認為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是有效的、科學的,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所以,它應該是正面的,不應該有負面的影響。
第二,我們認為產生負面影響也是可能的。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的差異,因為我們的宣傳不到位,人家不理解、不認識,可能會產生誤解。另一方面,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些從業人員并不是真正的中醫,在醫德、醫風方面也存在問題,提供的產品是偽劣的,提供的技術是不規范、不標準的,最后是沒有療效的,肯定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是,我們努力地要把正面的擴大,負面的減少。
2012-04-26 10:57:28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都比較具體。第一,請問中醫藥管理局對活熊取膽這樣的現象怎么看?另外,我注意到《意見》里有關于一些認證的內容,我想問一下,中國現在所有的涉及野生動植物入藥的企業目前是不是都沒有經過認證,未來是不是都要經過認證?這是第一個層面。另一個層面我想問一下,像麝香、虎骨、熊膽這樣中醫藥傳統的藥材替代品的開發、研發情況怎么樣,能不能替代?第二,請問商務部領導,野生動植物藥品在出口的時候,有沒有遭遇貿易限制和壁壘,商務部將如何應對?
2012-04-26 10:59:44
王國強:
關于養殖的活熊通過造瘺引流熊膽汁藥用的問題,我在“兩會”期間對媒體已經做了全面的、完整的闡述。為了節約時間,我在這里不重復了,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的意見。記者同志,如果有什么新的問題的話,回頭我們可以進一步交換意見。
2012-04-26 11:02:15
王國強:
關于第二個問題,中醫藥當中作為名貴藥材所使用的瀕危、珍惜的動植物還有礦物,這實際上都有。應該說,幾千年來我們所形成的中醫藥的理論也好、藥物也好,確實取自于大自然。當然,對于名貴藥材當中所必不可少的,包括天然的牛黃、熊膽等。當然,有的已經遵守了國際野生動物的準則,比如像犀牛角已經禁止使用了,像熊膽屬于二類保護,屬于可以在保護的基礎上利用的動物,在這方面還可采取養殖的方式,從而獲取膽汁藥用。養殖瀕危動物的管理職能,應該是在林業部門。據我所知,目前養熊的這些企業,特別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都是經過正規的審批、批準以后養殖的。
2012-04-26 11:02:56
王國強:
我想告訴記者朋友們,我國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珍貴藥材的替代問題,已經加強這方面的科研,也投入了很多資金進行研究。但是,由于名貴藥材本身的成份就是一個復方,不是由某個單一的組份或者化學成分決定它的療效。復方的研究相對來說難度大,周期長,我們曾經嘗試過,能不能用人工牛黃來代替天然牛黃,結果也證明,人工牛黃和天然牛黃差異很大,包括人工麝香也是經過很多年的實驗,盡管有一些進展,但是還不能替代天然麝香。另外,科研確實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想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積極地在保護動物的前提下,像活熊引流取膽汁這樣的方法來保護動物,同時也得滿足人類健康的藥用需求。另一方面,積極地加快科研步伐,盡早研究出更好的人工替代產品。
2012-04-26 11:05:14
仇鴻:
第一,關于貿易壁壘的問題。對中醫藥服務貿易壁壘存在,但是問題并不十分突出。第二,關于尊重當地法律的問題。我們認為,任何領域的服務貿易都需要尊重、遵守所在國的法律。
2012-04-26 11:08:3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提給王部長一個問題。您剛才說到了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中國的民族健康產業,您認為香港在其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您剛才一直在說京交會的中醫藥板塊,能不能介紹一下展覽和之前的中醫藥展覽有什么區別?
2012-04-26 11:10:21
王國強:
在推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進程中,我們高度重視香港、澳門特區的作用,因為我們認為,香港、澳門在服務貿易方面有著非常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內地借鑒。同時,香港回歸這十多年來,在特區政府的重視下,中醫藥在香港、澳門得到了快速發展,廣大的市民能夠享受到西醫藥和中醫藥的兩種服務。在這方面,香港探索創新的中醫藥服務模式也值得內地學習借鑒。同時,我們認為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香港是走向世界的橋頭堡,中醫藥服務貿易肯定離不開香港的支持和香港的經驗。
2012-04-26 11:11:05
王國強:
第二,關于京交會的問題。這次京交會和以往的博覽會、交流會有什么不同?我想這次交易會就是以中醫藥的服務貿易為主題,來展示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具體內容我歡迎大家當場觀看、體驗。
2012-04-26 11:12:24
王國強:
最后,我想講幾句。今天我們開新聞發布會,我期盼就是新聞界能拿出滿腔熱情,積極地來推動、宣傳這件事情。因為作為中國獨特的,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能夠被世界所矚目、歡迎的東西并不多,中醫藥是一個。中醫藥能夠有今天這樣一個局面,14個部門能夠聯合發布這樣一個文件很不容易。而且我們高興地看到,世界上對中醫藥的認同、歡迎和需求,包括他們主動到我們這里來尋求醫療服務,主動到這里來留學,專門學習中醫藥。在外國來華學習自然科學的留學生中,學習中醫藥的人數位居前列。這是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的事情。我們中國的中醫藥能夠造福于全人類的健康,能夠受到各個國家的歡迎,這是我們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盡管遇到很多困難,將來還會遇到更多困難,但是我認為只要對人類健康有益的事情,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就應該努力做好,所以發布這個文件,積極推動這個工作,我們各個部門要盡心盡力,同時我們也熱情地期盼新聞界的朋友們能給與積極支持,大力宣傳。當然,不排斥揭露問題,揭露問題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所以希望宣傳和監督并重,保證中醫藥能夠走向世界,走好、走穩、走遠,真正讓世界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中醫藥的好處。
謝謝大家。
2012-04-26 11:13:22
陳文俊:
謝謝各位。發布會到此結束。
2012-04-26 11:21:49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