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臺盟界委員:大陸醫學發展讓我們有底氣在國際發出專業聲音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 許可慰
我們大陸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們的醫學科技的發展給我們有平等對話,給我們能夠在國際上發出我們專業的聲音,(有了)更多的底氣。
【解說】今年48歲的許可慰是定居祖國大陸的第三代臺胞,其祖父上世紀初曾往返臺灣臺北、福建廈門兩地行醫。深受杏林熏陶的他在1992年考入中山醫科大學(現已合并為中山大學)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后從醫至今。
許可慰在泌尿外科臨床工作20多年,在尿路結石及腫瘤的微創手術領域有較深造詣,在該專業領域海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2020年初,他率領151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推行多學科協作和搭建前線—后方遠程會診平臺。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 許可慰
對外科醫生來說,其實能夠幫患者順利康復過來,完成一臺手術和治愈一個病人,其實都充滿成就感,因為我們每一天可以接觸不同的病人,每天可以持續地從每個病人的身上,我們可以觀察學習到很多醫學的知識,就不斷地會給自己一些新的動能,新的一些知識,所以就覺得還是有無窮的一種探索的職業生涯。
【解說】在醫學領域,一直以來,大陸和臺灣交流頻繁,在疫情防控期間,也會經常通過線上形式進行交流,探討學科發展。在許可慰看來,大陸醫療從“跟跑”到“并跑”,如今到部分“領跑”,臺灣醫療界也在逐步改變對大陸醫療發展的看法。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 許可慰
可以說大概20年前,我們(大陸)剛剛在(醫學)專業領域里頭開始更多跟臺灣進行一些交流的話,我們在很多領域很多方向還是落后了不少。當時剛剛興起的一些微創技術來說,因為我們的器械還有設備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如今)在這個領域里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實際上我們在不少的領域里頭不少的方向,比如說我們膀胱癌的根治手術,我們在(大陸)在國際上都有較大的影響,可以說這個領域里頭臺灣的同行對我們也是刮目相看。
【解說】許可慰告訴記者,有時候他也會在醫院接診臺灣患者,有些是在廣州生活工作的臺胞,有些是在旅途中出現尿路結石等泌尿疾病的臺灣游客。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 許可慰
以前出現一些急癥,出現一些生病的時候,以前有時候還是會回去臺灣看病,現在他們更多的是到我們這些大的醫院來就診,所以還是有不少的一些接觸,但是就診過程當中其實大家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而且他對我們醫生非常信任,所以這個使得我們要加倍地努力去服務好他們。
【解說】隨著大陸高校進步發展,國際影響力上升,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的意愿也在增加。許可慰說,平時會與臺灣學生交流,感覺他們充滿活力與熱情,同時對大陸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 許可慰
應該說十幾年前我們科室都有招過臺灣籍的學生,現在就更多了,現在我們醫院都有好幾位,每年都有好幾位臺灣的學生在這里,也是感覺到他們是這個也對祖國大陸發展也充滿了這種無限的期待,所以他們也有不少的同學正在考慮能夠留到廣東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