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畔創業臺青:望兩岸“合璧”發展 有共同幸福家園
中新社杭州5月12日電 題:富春江畔創業臺青:望兩岸“合璧”發展 有共同幸福家園
作者 童笑雨
為迎接端午,浙江杭州的糕點工坊“臺味巧媽”忙碌了起來。處理粽葉、調餡、包粽子、蒸煮、消毒、打包。就這樣,一盒盒包裝精美的粽子,即將被運往天南海北。
臺灣青年張右昇自小隨父母來杭州。他在這里完成學業,也創過業。如今,這位“90后”選擇在杭州富春江邊扎根當老板,借助電商平臺推廣臺灣傳統糕點。
5月1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希望能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把更多臺灣人帶到浙江,來這里發展。
近年來,浙江與臺灣交流合作密切。5月10日至12日,第二屆浙江高校臺灣青年創業創新論壇在杭州舉行,在浙臺青分享了他們在浙江的創業經歷。
張右昇從小在杭州長大,曾在浙江理工大學就讀。還未畢業時,他就有在杭州創業的想法,“大陸是創業的熱土,市場很廣闊。”
當時,正值“互聯網+”的發展大潮,在他看來,電子商務是浙江經濟的一張“金名片”,無論在便捷性還是在傳播形式上,都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張右昇也想依靠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產品推廣與營銷。
2021年,他聚焦臺灣傳統糕點,創造“臺味巧媽”這一品牌,工廠就設在杭州富陽。
張右昇表示,這個地點的選擇很有意義。“《富春山居圖》是以富春江為背景創作的,如今分藏于大陸和臺灣。它不僅是一幅畫,也是兩岸相連的文化象征。我也期望兩岸‘合璧’發展,兩岸民眾有一個共同的幸福家園。”
粽子、鳳梨酥、牛軋糖和蛋黃酥是“臺味巧媽”的主打產品,銷售均在線上進行。
在堅持“手工制作”傳統的同時,張右昇也在思考,如何讓傳統產業迸發出新的活力,“我們不能只專注口味,還要將傳統包裝變為文化承載物。”
為此,他找到中國美術學院的學生,為品牌設計包裝:淺綠色的粽葉、明黃的流蘇、魚鱗紋……中國韻味呼之欲出。
來自臺灣的味道很快俘獲了買家的胃。一年時間,“臺味巧媽”的營業額約300萬元人民幣。
在張右昇看來,這得益于浙江對自己的創業扶持政策以及大陸廣闊的市場,“大陸為青年一代創業發展,提供了友好和寬松的環境。比如學校會為我們臺灣青年量身打造專業性、實操性強的項目。”
據悉,自2018年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以來,浙江根據發展形勢和臺青需要,不斷調整惠臺舉措。
如2018年發布為臺灣青年提供便利的76條惠臺實施意見;2019年發布每年為臺灣青年提供3000個實習就業崗位等5條惠臺措施;2020年推出涵蓋培訓實習、創業就業、電子商務、金融扶助等8項惠臺措施;2021年開展服務臺灣青年“三大專項行動”;2022年推出“一站式”惠臺政策辦理數字服務平臺——“浙里臺融”。
一項項惠臺措施不斷細化落地,目標只有一個:為臺青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如今,張右昇除臺灣創業青年這一身份,還多了許多頭銜:杭州市臺商協會副會長、浙江臺灣學生志工隊副主委。
當天在宣講現場,他也多次談到,“要履行社會責任”。為此,去年他開始接觸浙江一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項目,助力當地農產品銷售。
在杭州發展的這些年,他也有一個愿望:留下來,成為兩岸青年交流橋梁,“目前我能做的,就是帶這些來自臺灣的學生,好好看一看大陸的其他城市,了解當地的發展。兩岸一家親,我們要多創造機會,多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