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堡:臺胞抗日復臺的見證
4月22日,坐落于永安市燕西街道文龍村的復興堡,又迎來一撥來自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他們在現場聆聽村里的老人講述這個土堡背后的故事。
復興堡始建于清代初期,占地3500平方米,是方形土堡,堡墻為夯土,高9米,厚1.7米,堡內70余間木構房屋鱗次櫛比,古樸凝重。走進古堡,房間軒敞明亮,一副“光復臺灣、振興中華”的對聯引人注目。
與散落于福建山區大大小小的土堡土樓相比,復興堡從規模和外形來看并無特殊之處,但這里曾和祖國寶島臺灣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70多年前的復興堡,曾是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的所在地,是臺胞參加全民族抗戰的一個基地。”永安博物館前館長張承忠介紹說,全面抗戰爆發后,盡管臺灣仍處于日本殖民統治下,但島內不少仁人志士開始把抗日焦點轉向大陸,并在福建成立了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
當時,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永安成為國統區繼重慶、桂林之后的東南抗戰文化中心。在此情勢下,1943年11月,國民黨臺灣黨部遷往永安,落戶于文龍村余氏家族古堡,并以“復興”二字為古堡命名。在復興堡內,臺灣黨部設立訓練科、宣傳科、總務科等,運籌開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光復臺灣的工作,同時發行《臺灣研究季刊》。時至今日,復興堡內的匾額“故園南望”,仍高高懸掛。
“臺灣黨部不在臺灣而在福建,這是特殊歷史造成的。當時臺灣已淪陷近50年,但《臺灣研究季刊》創刊詞的第一句話就是,‘臺灣自始至終是中國的領土’。”張承忠介紹說,當時臺灣黨部發展了689位臺籍黨員,成為日后光復的后備干部。
面對祖國的危難和故鄉的淪陷,復興堡成為臺灣愛國志士抗日復臺的第一線,這其中就包括時任國民黨臺灣黨部宣傳科科長、后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謝東閔。
謝東閔祖籍福建漳浦,出生于臺灣彰化。成長于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他“因不愿接受日本帝國統治,而歸還祖國懷抱”,并發誓“只要日本統治臺灣,我就不回臺灣寶島家鄉”。一本回憶錄《歸返》靜靜陳列于古堡里的謝東閔舊居中,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的故事。
1945年5月,謝東閔出席了在重慶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帶去了一系列關于臺灣光復的提案,包括將臺灣列為行政省的提案,并被迅速采納。
抗戰勝利后,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被改組為臺灣省黨部,黨部全體人員后來經福州返臺,參與接收臺灣工作。
一座山鄉古堡承載著一代臺胞的夢想。雖然在相當長一段時期里,復興堡的這段歷史漸漸被人們淡忘,但隨著兩岸交流的增進,古堡重新進入人們視野。2012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曾至此參訪。2009年以來,謝東閔的兒子兒媳曾先后兩次到訪復興堡,并捐贈相關文物史料。
“曾經戰亂,我們的父輩經過這么一段艱苦的過程,一心一意地希望復興,希望祖國富強康樂,希望同胞能夠站得很驕傲、很有尊嚴。”謝東閔的兒媳、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林澄枝到訪時表示。
風云激蕩的歲月已經遠去,如今的復興堡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近年來,永安市全力保護留存的抗戰歷史文物遺跡,先后投入近3億元,修繕現有的抗戰遺址群,保持原貌,修舊如舊。修繕后重現昔日光彩的復興堡,與周邊的抗戰遺址一起成為抗戰紀念館、抗戰文化研究中心、抗戰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復興堡是重要的涉臺歷史遺跡,希望兩岸同胞牢記歷史,共同追求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張承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