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峽的祝福,共敘兩岸一家的親情
虎年春節,一場發端于社交媒體并迅速點燃網絡熱情的大拜年,將兩岸民眾流淌在血液中的“一家親”情感展露得淋漓盡致。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好好過年,這是中國人之間最深的默契、最真的祝福,當它穿越海峽而來,帶著無人可擋的鄉愁,帶來我們對兩岸美好未來的期許。
當96歲的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錄制視頻說“相期以茶”,4天后98歲的臺灣新聞學泰斗李瞻回以“百年聚首”,兩位“世紀老人”70載的友誼令人動容;當大陸昆曲演員俞玖林和臺灣作家白先勇視頻拜年,共話“把昆曲藝術繼續傳承下去”;當詩詞大家葉嘉瑩向全球友人送上新春祝福的視頻……這些文化大家不僅道出了春節古雅、精致的一面,還打開了兩岸“共同文化、共同經歷、共同記憶”之鎖,讓我們在“感動”“致敬”之余,多了幾分對自己血脈中DNA的思考。
當臺灣87歲的老兵高秉涵與定居廈門的85歲弟弟高秉濤,通過視頻互相表達思念與牽掛;當因為疫情留在大陸過年的臺商田正杰向臺灣的家人“匯報”自己當天參加“包餃子大賽”的趣事;當兩岸婚姻家庭的小朋友們,奶聲奶氣地對鏡頭前的臺灣親人說“希望病毒快點走,你們也可以來蘇州過年”……你會發現,每一份簡單的問候里,都藏著厚重的“中國情感”。
當拜年這件中國人頗具儀式感的事遇上了互聯網,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網友,特別是一道在大陸打拼的兩岸青年和兩岸演藝界人士的加入,更為這份“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增添了許多熱鬧的節日氣氛。當那些朝氣蓬勃的臺灣青年,有的滿懷憧憬準備畢業后留在大陸就業,有的邀請家人朋友來大陸走走看看,有的希望分享經驗去幫助更多臺灣青年更好地融入大陸……我們在親情、友誼之外,看到了年輕一代的責任擔當。
“年”就像一種“提醒”,她用中華文化強大的向心力,串聯起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暖。新媒體平臺上互道祝福的人們,雖然相隔兩地、無法見面,但親情飽滿,“海峽難隔鴻雁,歲月不改人心。”虎年已至,祝福不停,親情永續。
(文|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