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共話兩岸休閑漁業產業
中新社福州6月3日電 (鄭江洛)第三屆中國·閩臺休閑漁業論壇3日在福州舉行,論壇以“漁旅融合發展和漁業漁村振興”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兩岸休閑漁業產業。
2021海峽(福州)漁業周·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3日在福州開幕,閩臺休閑漁業論壇于活動當天同期舉行。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邱章泉致辭稱,臺灣休閑漁業起步早,產業鏈條發達,產品形式多樣,培育出獨特的休閑漁業區域公共品牌,形成了匯聚人氣財氣的品牌營銷模式。
據了解,近年來,臺灣強化漁港碼頭休閑漁業功能,打造魅力漁港碼頭,促進漁港碼頭功能多元化;在產業服務方面,臺灣重視發揮協會作用,協會服務功能、運作機制較為完善成熟,臺灣漁業協會功能強大,承擔著漁業輔導管理、漁事技術培訓、漁村青少年培育、家政改進推廣等職能。
“臺灣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比較借鑒。”邱章泉說。
何種產業是漁村的命脈?在專題論壇環節,臺灣開南大學副校長李銘輝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分享。他認為,漁村經濟發展命脈是發展旅游。
“發展漁村經濟,我們應該留下自己的本土文化,越本土,越國際化。”李銘輝表示,從國際視野來看,漁村產品應該創新,產品開發應具地方共識,應具本土特色,規劃管理應具國際觀。
臺灣休閑漁業發展協會秘書長何立德也通過線上表示,二十年來,他見證了臺灣休閑漁業的發展。他指出,兩岸對休閑漁業的定義、發展方向都不同。臺灣目前不斷推動地方創生,休閑旅游為漁業做加持。
何立德表示,在大陸的眾多案例中,漁業產業擁有足夠的空間、條件、環境,但地方的產業支持不足。在臺灣,是通過一級生產事業、二級加工制造、三級旅游服務來發展漁業地域特色,給大陸提供了借鑒。
何立德說, “可以將很多臺灣的創意,帶到對岸大陸的廣闊市場,通過臺灣的手法來實現大陸漁業的地方創生、地方活化,并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