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耳鼻喉科專家熱絡交流 助力聽障患者重獲新“聲”
中新網廈門5月30日電 (李思源 黃美寶)伴隨悠揚的音樂,踩著空靈的舞步,11歲的小妍(化名)29日在廈門長庚醫院會議廳舞臺上,跳起婀娜多姿的傣族獨舞《月之花語》,令臺下的觀眾紛紛鼓掌,這是患有先天性聽障的小妍6年前難以想象的場景。
當天,海峽兩岸耳鼻喉科外科技術研討會在廈門長庚醫院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學術方面的交流。由福建省殘聯康復部主持的“新生兒技術篩查及診斷技術圓桌討論”中,專家們聚焦人工耳蝸深入探討。
耳蝸,是人體內耳的解剖結構,負責傳導并感受聲波。如果耳蝸出了問題,聽覺的通路就會被阻斷。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耳蝸應運而生,它可以幫助患有極重度、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成人和兒童恢復或獲得聽的感覺,是目前此類患者恢復聽覺的有效治療方法。
“裝上人工耳蝸后的那一瞬間,我聽到了窸窸的聲音。”從舞臺上下來小妍依偎在媽媽身邊,她告訴記者聽到聲音的感覺很神奇也很開心。在6周歲之前小妍無聽力沒有語言能力,她的媽媽劉群珍了解到聾兒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后,于2015年帶小妍來到廈門長庚醫院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為了實現雙耳聆聽,2019年小妍又植入第二側人工耳蝸。
“從最基礎的聆聽、辨別聲調再到口舌操,整個語言康復過程并不容易。”劉群珍攬著女兒的肩膀,她回憶當時康復期間,小妍對音樂很敏感,喜歡看舞蹈視頻書籍。“我就帶她先學鋼琴,然后學舞蹈,現在小妍舞蹈已經練了3年,考過了八級。”劉群珍自豪地告訴記者。
同樣幸運的還有來自廈門海滄的小潤(化名),2013年家人為兩歲的小潤申請了“七彩夢行動計劃”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8年過去了,如今小潤是廈門海滄公立小學四年級學生。開幕式上,小潤當場背誦朗讀近800字的文章《走月亮》,抑揚頓挫一氣呵成,引來陣陣掌聲。
看著主治過的小朋友在臺上歡聲笑語,多才多藝,端坐臺下的廈門長庚醫院副院長卓明英頗為激動。他介紹,從2009年開始,已經有2000人來長庚醫院咨詢人工耳蝸,兒童占了90%,超過1500個。”
作為長庚醫院人工耳蝸項目的負責人,卓明英表示,每年在大陸有千分之二到千分三的新生兒需要植入人工耳蝸,“未來我們需要加強產前診斷,如有必要應進行早期干預,減少或者避免兒童患有先天性聽障。”卓明英指出現在人工耳蝸的技術相對成熟,兩岸醫學專家將持續深入研討,推進人工耳蝸的發展。
“臺灣第一個引進人工耳蝸就是在臺灣長庚醫院。”廈門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在開幕式上表示,20世紀90年代末,長庚紀念醫院的創始人王永慶先生回到大陸祖籍地福建省安溪縣探親,發現不少聽障兒童因難以承擔起人工耳蝸的巨額費用,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最終成為聾啞人。為此,王永慶本著“發現一個救助一個”的初衷,自2005年起開始捐贈人工耳蝸,啟動“聽力重建啟聰行動”項目。
研討會開幕式后,卓明英來到后臺和小朋友互動合影,落落大方的小潤首先和卓明英握手致敬。時隔兩年再次見到卓伯伯,在一旁的小妍笑開了花,她快步上前熱情地擁抱心目中的“恩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