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革命事跡展在廣東蕉嶺舉行
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革命事跡展在廣東蕉嶺舉行。(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訊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黃田村墩背徐氏祖堂理事會,在多年來廣泛搜集、深入挖掘歷史資料的基礎上,自發舉辦題為《紅色記憶: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革命事跡展》。4月25日,來自北京、廣州、臺灣、深圳市、廈門市、梅州市以及蕉嶺縣的有關領導、嘉賓和各界代表100多人出席了隆重的揭幕儀式。
蕉嶺縣是革命老區梅州市的下轄縣,歷來富有光榮的愛國革命傳統,在歷次人民革命和反抗外敵入侵的偉大斗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享譽海內外的愛國先賢,如“抗日三英杰”丘逢甲、羅福星、謝晉元等。1895年在臺灣人民武裝反割臺斗爭中壯烈殉國的著名義軍統領徐驤,也是蕉嶺谷倉村東渡臺灣的徐氏第十九代裔孫。其后在一系列的革命斗爭中,蕉嶺亦涌現出眾多卓有貢獻的革命先賢,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徐森源在學生時代即胸懷強烈民族意識,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活動,曾任正始小學學生自治會主席、東山中學學生自治會文藝股長、梅城蕉嶺籍學生回鄉工作團團長,出版墻報、張貼抗日標語、演出抗日街頭劇、下鄉搞抗日宣傳,徐森源都是活躍分子。青年時代,徐森源參加由丘念臺在粵東成立的抗日救亡團體“東區服務隊”。抗戰勝利后赴臺從事黨的隱蔽戰線工作,1949年組織遭受破壞,只身撤回大陸,妻子和三個孩子卻滯留臺灣,從此骨肉分離長達近半個世紀,直到去世也未能與他們再見上一面。
徐新杰在學生時代就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對日本侵略中國憂憤難平,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抗日宣傳活動。1943年,徐新杰在徐森源的引介下加入了東區服務隊,后與徐森源一起赴臺從事黨的隱蔽戰線工作。組織破壞后未能撤回大陸,流亡在深山密林中達三年之久,拒絕出山“自首”。期間仍不忘做群眾工作、發展組織,后被叛徒出賣,拒捕壯烈犧牲,至今尸骨無存,犧牲時年僅28歲。
徐畝元16歲即跟隨大哥徐森源參加“東區服務隊”,18歲參加“東江縱隊”。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作戰室參謀,親歷了“三大戰役”。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徐畝元調任志愿軍總部首長辦公室任作戰參謀,在彭德懷身邊工作了整整一年多時間,親歷了五次戰役,親眼目睹了戰友毛岸英壯烈犧牲的場景。朝鮮冬天嚴寒的氣候使他染上了嚴重疾病,年僅55歲便英年早逝。
據了解,舉辦此次展覽,就是要具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挖掘利用好這個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在后代子孫中代代相傳!為此,揭幕式還專門安排了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重溫入黨、入團和入隊宣誓的環節,以體現展覽的主旨。
揭幕式上,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國務院臺辦交流局一級巡視員王明鑒、梅州市委臺港澳辦主任王忠豪、蕉嶺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鄧汝芬和來自臺灣的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等分別致辭。他們一致肯定黃田村墩背徐氏祖堂理事會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認為由民間自發舉辦此類展覽,把原本單純紀念祖宗、追思先人的祠堂,變成了紀念革命先輩、宏揚先輩革命事跡與革命精神的紅色展廳,祖堂今用,賦予了古老的祖堂以全新的功能,這是一大創舉,在當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一種實踐創新,值得肯定與效法。
王忠豪建議,蕉嶺縣要充分利用好這個精心打造的展覽,使之成為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和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之一。
揭幕式后,與會領導、嘉賓和各界代表參觀了展覽。(完)
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革命事跡展在廣東蕉嶺舉行。(中國臺灣網發)
徐森源、徐新杰、徐畝元革命事跡展在廣東蕉嶺舉行。(中國臺灣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