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胞“云端”共迎新年
“十堰·臺灣苗栗迎新年網上交流活動”近日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湖北武當山和臺灣苗栗縣同步舉辦,兩地民眾共賞太極拳等節目,互贈新年祝福。無獨有偶,上海嘉定和臺北大同兩地通過視訊直播連線的方式,用中華美食和傳統詩詞“迎新送祝福共敘兩岸情”。2020年12月29日,“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通過現場連線,在臺北和山東聊城同時開幕,給喜迎新年的兩岸民眾,送去了一份別樣的新春祝福。
濃濃的年味
元旦已到,牛年將至。年景、年味、年俗成了兩岸同胞共同的話題。
滬臺活動中,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館長黃鶯以古代的“賀年羹”和現代的“嘉定一桌菜”開篇。追尋著過年的味道,上海的師傅們現場制作了嘉定的傳統美食南翔小籠、婁塘塌餅、徐行蒸糕等;視頻的另一端則介紹了臺灣的特色年菜龜粿、面龜、生仁糖、麻老米老、佛跳墻、烏魚子、香腸等。
鄂臺交流中,兩地民眾表演的武術節目《九九太極拳》《武當武韻》及太極茶藝展示《問道》等,將太極拳柔和輕靈、開合有序、剛柔相濟的韻味展露無遺。此次活動由武當武術協會和苗栗縣體育會共同主辦,以武當文化為紐帶,邀請3位武當武術權威專家與苗栗縣同胞互動交流,加深其對武當文化的了解。
東昌葫蘆雕刻、郎莊面塑、東昌木版年畫、茌平剪紙、木板烙畫……16位來自聊城的非遺傳承人代表現場講解,吸引著視頻連線另一頭觀眾們的目光。非遺展開幕式采取“聊城講、臺北看”的方式,通過現場連線在聊城、臺北分別設置會場。共60余位兩岸各界人士分別在兩個會場出席了開幕式,十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在這次展覽活動中展出。木版年畫等項目的設置,更是凸顯了濃濃的年味。
文化的交融
“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在悠悠的古詩詞聲中,黃鶯介紹了嘉定人從古到今的年節風俗,臺灣學者吳惠恩則講述了臺灣年節的禁忌和習慣。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說:“用古詩中的歲時節令連結起古人和今人的情感、精神和生活世界,兩岸同胞的情感心靈得到了凝聚。”
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立新表示,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寫春聯、貼福字、走馬燈、舞獅、逛廟會等民俗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承載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團圓飯”中最熟悉的味道,希望兩地民眾繼續同心攜手,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全方位發展。
聊城非遺展將橫跨元旦,在臺北持續到1月11日。主辦方表示,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中華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此次展覽活動為契機,構建非遺文化交流平臺,為兩岸同胞搭建起一座增進了解、融洽感情的文化橋梁,從而加強聊城與臺灣的深入交流。
交流是大勢
“云”交流活動尾聲,武當山道教協會現場拓字送“福”,表達對臺灣同胞的美好祝福。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指出,兩岸本是血脈相連、同根同源,傳承中華文化是共同責任。要以和平理性的互動、更加務實的作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合作。
湖北省臺辦主任李建紅表示,長期以來湖北與苗栗保持著頻繁的交流合作。希望不斷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而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鄂臺兩地克服暫時困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在經濟、文化、基層等領域,舉辦了鄂臺師生中華文史教學交流活動、“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鄂臺少數民族相約女兒會等系列交流活動。
“云端”迎新年和各地持續與臺交流是近期兩岸關系發展的一個縮影。盡管一段時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囿于一己之私,肆意破壞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兩岸關系遭遇嚴峻挑戰和嚴重挫折,但類似的交流活動有力打破了民進黨當局制造的“寒蟬效應”,同時也反映了兩岸交流交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兩岸同胞的情感和利益聯結是任何政治勢力都不能切割打斷的。(王大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1月01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