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出臺粵版“26條措施”辦事指南 正征求意見
記者5日從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以下簡稱廣東省臺辦)了解到,由中國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發布后,為切實把細化落實工作做好,讓廣大臺胞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享受同等待遇,廣東省臺辦正在積極協調省直有關部門研擬出臺一批落實“26條措施”的辦事指南。
5日下午,廣東省臺辦專門在廣東省韶關市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部分在粵臺商臺企臺胞、有關高校涉臺研究專家學者及臺辦系統官員近50人與會,廣東省臺辦副主任黃兆芬出席并主持座談會。
黃兆芬表示,此次“26條措施”的出臺,在青創、農業、文創、文藝、動漫等領域有更具體務實的舉措。對此,廣東也有一些新的設想和生動實踐:
——對應青創領域,廣東精心打造臺灣青年來粵實習就業創業平臺;
——對應農業領域,廣東正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
——對應文化領域,廣東擦亮以嶺南文化為品牌的臺灣青年嶺南行,設計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探索、禪宗文化研習、粵東潮汕文化體驗、孫中山文化尋跡、青年創新創業研習等多條精品路線,并號召包括與會代表在內的廣大臺胞臺青和專家學者,密切關注臺灣青年創新創業,積極投身到試驗區建設和粵臺文化交流中,共同打造“26條措施”等在青創、農業、文化領域落地的成功案例。
據了解,自“31條措施”“粵臺48條”發布實施后,包括廣州、深圳在內,廣東11個地市和廣東省司法廳、教育廳,相繼出臺了實施辦法,有300余家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臺企享受了減按15%繳納企業所得稅,減負共計數十億元人民幣;有33家在粵臺資金融機構因放寬市場準入限制擴大了發展空間,累計1900多家臺胞個體工商戶在粵注冊,新增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6000余人,新增來粵創業的臺灣青年初創企業、初創團隊、個體工商戶近千家。
臺灣文化產品進口審批程序進一步便利化,送審次日即可啟動審核程序,一大批優秀的臺灣劇團、影視、圖書等文化作品持續進入廣東市場。在粵臺胞普遍反映辦理民生政務等相關事項更加便利快捷,享受到了實實在在、滿滿當當的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