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泥土最芬芳 “臺灣微雕第一人”登陸
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他被稱為“臺灣微雕第一人”,創辦了毫芒雕刻館。除了微雕,他還在兩岸積極推廣傳統磚雕藝術,他說——祖國的泥土最芬芳
毫厘之技
首屆中華文化與兩岸文創產業融合發展論壇日前在福州舉行。臺灣微雕藝術家陳逢顯攜欖核雕、米粒雕、金屬雕等微雕精品亮相同期舉辦的文創產品精品展,其中,世界上最小的“黃金小老鼠”系列作品尤為驚艷。只見6只黃金小老鼠齊聚在直徑3毫米的金元寶上,表情各異,栩栩如生。陳逢顯介紹說,這些純金雕刻的小老鼠尺寸僅1毫米左右,有“十全十美”“同心協力”等造型,“雕了6個月,失敗了上百次”。
上世紀60年代初,陳逢顯與微雕結緣。當時還是小學三年級的他第一次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見到了清代雕刻家陳祖章的傳世之作——雕橄欖核舟。3.4厘米長的核舟桅帆繩索俱全,門窗開合自如。舟上,雕著8個神態動作各異的人物,有人手持書卷,有人正在船頭煮茶……舟底還有毫芒細刻《后赤壁賦》全文三百余字。方寸之間,就把蘇東坡游赤壁的景象描摹得活靈活現,讓人驚嘆不已。自幼愛好藝術的陳逢顯便許下心愿,要學習微雕這門中華傳統藝術。
知道陳逢顯的理想后,小學老師鼓勵他先練好書法,“老師說要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得從基本功學起”。從此,篆書、隸書、行書……各種書法字體陳逢顯無不潛心臨摹鉆研,他還廣泛涉獵繪畫、雕塑等,為日后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1年,陳逢顯進入臺灣印鈔廠,得以接觸到放大鏡、鋼針、微毛筆等基礎工具。每天手持鋼針雕刻貨幣雕版,日積月累,他便磨煉出精細的雕刻技巧和沉靜平和的耐心。
由于當時臺灣幾乎無人從事微雕事業,無師可拜的陳逢顯只能自行揣摩,這條路走得格外孤獨而艱辛。除了苦練手藝,他還到臺灣各大圖書館搜集文獻,了解微雕工法。
微雕最早見于中國的甲骨文,因為甲骨取得不易,因此不少甲骨文字都寫得很小,到了宋末才由畫工加以制作推廣,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典藏的多寶格、象牙雕等也是微雕工藝頗具代表性的作品。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多枚欖核舟,方寸之間,可見中華傳統文化之博大。
十年一劍
要把萬物容于毫厘,不失其形態,又要栩栩如生,不是件簡單的事。如何將一個細小的東西雕成藝術品?陳逢顯說,他平時工作是以銳利的美工刀、細尖的鋼針為工具,將東西置于放大鏡下雕刻。創作時,每一刻畫都要凝神閉氣,控制有度,手不能抖,氣不能喘,氣定神閑間細細琢磨,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
微雕耗時費力,陳逢顯曾為了雕刻一只1毫米高的猴子,花費半年的時間,其間失敗了10多次。他也曾嘗試雕刻大熊貓,前兩年都失敗了,直到第三年才成功。陳逢顯現在閉氣大約可以維持一分鐘,平均一分鐘能書寫三個字,而他的創作就是在這一吸一閉的吐納間完成。一路走來,靠的就是心靜如一,滴水穿石。
陳逢顯告訴記者,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長、寬各只有0.8厘米的微小書《唐詩三百首》,全書共38頁,重0.35克。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書了。“微小書的書刻難度極高,一本微小書約需花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陳逢顯說。時下他已完成的微小書中,又以童話“小北極熊”難度最大。因為其中不僅有文字,而且還有線條精細、色彩豐富的插畫。的確,一般人哪能想象到,在長、寬各0.9厘米的紙上繪畫,還能清晰地填上顏色。
在陳逢顯的手中,紙、木、竹、棉、石、沙、金屬及樹脂都可用來作為微雕的材料。他的作品題材也十分廣泛,有在蜻蜓的四片薄翼上書寫二十首唐詩,在一粒細小的貝殼沙上雕刻“一粒沙一世界”六個字。在螞蟻頭上寫下“合作成功”四字。字體有隸有楷,有行有草,皆清朗俊秀。這次他帶來的作品中,就有在一粒米上刻有“翠玉白菜·故宮”以及“陳逢顯”總共九個字。放在玻璃柜中的每件作品,前面都配有一個放大鏡,否則光靠肉眼無法看清。
陳逢顯坦言,與其他雕刻藝術相比,微雕作品因為不能拿來把玩,因此并不是拍賣市場的寵兒,但卻是中華工藝的翹楚。如今,陳逢顯已收了10多個徒弟。從當年的自學成才,到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工法薪傳人,陳逢顯認為,當下最緊要的便是工藝的傳承,“因為從事微雕藝術,需要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方能磨得一劍”。
“雕”出新生
除了微雕,陳逢顯孜孜以求的還有用紅土燒磚弄瓦。這次來福州參展,他也帶來了他的磚雕作品,如傳統的硯臺用紅泥燒制而成,其上雕琢有憨態可掬的動物,讓許多民眾愛不釋手。
1997年,陳逢顯創辦了他的私人博物館毫芒雕刻館,由此開始嘗試磚雕藝術,并在博物館開設磚雕DIY專區。他說,這樣做最初是為了吸引更多民眾走進博物館,同時也接觸磚雕這門傳統工藝。幾個月的嬰兒,用小腳丫輕輕一按;百歲老人,用手掌一壓。這些對于家人來說,都是最珍貴的紀念。在他的博物館內,游客可以用磚雕工藝自己制作鎮紙、硯臺、掛飾等。
磚雕藝術在臺灣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但近30年來,陳逢顯明顯感覺這一技藝的式微。于是,他開始致力于把磚雕藝術推廣到基層社區。新店區下城里是位于臺灣新北市的一片老城,這里有一條1.5公里的田間小徑,因兩側用紅磚裝飾有各式壁畫顯得獨具一格。陳逢顯告訴記者,他與下城社區的400多個居民一起打造了這一座磚雕墻。400多個居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把它畫出來,然后再由陳逢顯把它以磚雕的形式設計出來。走過這條磚雕墻,游客可以了解這個社區有三合院、涂潭山,還有美麗的荷花池……他把這里的風土人情“鑲嵌”在墻壁上。
磚雕墻不但美化了社區,還帶熱了觀光業。讓人感動的是,有的老人已經過世了,但是他的子女常常會來這里撫摸他生前的作品以此緬懷;有的小朋友長大了,還會帶自己的朋友來看小時候的作品,或者看看自己兒時的夢想是否實現了……
“泥土全世界都有,在我心里只有祖國的泥土最芬芳。”陳逢顯說,秦風漢韻浸潤在泥土中,跟老祖宗留下來的古老文明一脈相承,“希望幫助每個愛玩泥巴的人,記住中華文化”。
這次來福州,陳逢顯的毫芒雕刻館還與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簽訂合作協議,推動微雕文物工法技藝和壽山石雕技藝交流切磋。常年往來于兩岸的他希望能把自己畢生的手藝和文創經驗也帶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