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探訪遵義花茂村:留住鄉愁的美麗日子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記者李昕)縣縣通高鐵,村村通公路,一座座黔北風格的鄉村別墅穿插在青山綠水之中。7月30日,記者隨“兩岸媒體多彩貴州行 逐夢鄉村”聯合主題采風活動走進遵義市楓香鎮花茂村。
黔北風格的民居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個“出行難、飲水難、村民增收難”的典型貧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務工人數近半,一度成為“空殼村”。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花茂村視察時動情地說:“怪不得大家都來,在這里找到鄉愁了。”從此“鄉愁經濟”為花茂村插上翅膀。
“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建設中我們不搞大拆大建,而是統一規劃,按黔北民居風格進行改造。”花茂村黨總支書彭龍芬表示。
花茂村以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墻、穿斗枋七元素為基調,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棟,既保持了村莊傳統風貌,又結合了現代化元素,與青山綠水渾然天成,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整潔的村容村貌
整潔的村容村貌
除了生態改造,在花茂,鄉愁也是一種在地文化的傳承。走進花茂村先才陶藝館,兩岸媒體團見到了這里的老板——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藝人,家族手藝已傳承有百余年。曾經因村里貧窮,他的店子也面臨關門歇業的局面。
母先才表示,“發展鄉愁經濟,為像我這樣的手藝人帶來了客源。這樣一個土陶罐要賣300塊,這在幾年以前是難以想像的。”如今母先才的年平均收入已達到40萬元。
當地的特色的白泥土陶成了文創源泉。
“今年初母家古法陶藝被評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母先才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道。陶藝館如今對母先才來說不僅是一門賺錢的營生,也是傳承非遺的一個平臺。
陶藝文化一條街
為傳承陶藝文化,花茂村把陶藝文化打造成了特色品牌,興建了陶藝文化一條街。在這里,特色陶藝吧、鄉村創客藝術中心、古法造紙特色+商品館等琳瑯滿目,開發出了各種體驗互動項目,全面提升鄉村的內涵和品質,使鄉村更有靈性和活力,讓游客與民風共舞,與鄉愁為伴。
張勝迪接受記者團采訪。
一枝花一片葉,加入傳統古法造紙中,制成紙漿壓花畫,讓兩岸媒體人驚嘆不已。“很多人跟我說,來花茂一定要喝我這里的花茂酒,體驗紙漿壓花,這樣才能體驗真正的鄉愁。我們也希望把這些做的越來越精致。”
張勝迪,是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楓元村人,花茂村特色文化產品的開發者。她2016年7月回鄉創業,在花茂村創辦花茂人家商貿有限公司,以古法造紙創新體驗推廣和相關產品生產及銷售為主,致力傳承花茂村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和鄉愁文化。
張勝迪演示紙漿壓花
關于鄉愁,張勝迪說了這樣一個故事:2017年一個外國游客來張勝迪的店里買特制的臺燈,和她討價還價,但她并沒有降價,而是向這個游客介紹這種臺燈的材質、制造工序和文化背景。雖然那名游客最后沒有買那盞特制的臺燈,但卻對張勝迪表達了自己的敬意,他這樣說道:“我完全沒有想到這里的農民會有這樣的見識,你們和城市里的人沒有什么區別。”
張勝迪認為,發揚鄉愁文化不僅僅是辦“農家樂”、吃農家菜那么簡單,而是讓游客在游玩之后真的能記住一些東西。鄉愁不僅僅是人們對原生態生活的一種懷念和向往,更是對健康、對信仰的追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