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商二代接班:轉型升級、接續經營
(聚焦海峽論壇)大陸臺商二代接班:轉型升級、接續經營
中新社廈門6月17日電 題:大陸臺商二代接班:轉型升級、接續經營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就我在上海觀察到的,確實不是所有的下一代都適合做生意,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中小企業臺商如果沒有二代接班的壓力,在行將退休之際就會考慮收攤回去了!
1997年隨家人從臺灣到上海生活的史家怡,目前已接手家族企業上海根萊食品。在她看來,上世紀末開始在大陸創業的許多中小型臺企負責人年屆退休,結束事業回臺灣或二代接班留守是他們面臨的選擇。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上,數百位臺商二代齊聚參加“2019全國臺企聯臺商二代菁英大會師”交流活動。
兩岸民間來往超過30年,臺企從早期快速占據大陸市場以獲得盈利,到如今大規模力求轉型升級實現長期經營,求變成為企業發展必然。臺商二代的去向對一些企業而言至關重要,該群體愈來愈受到兩岸的關注。
在史家怡看來,臺商二代和一般意義上選擇西進發展的臺青需求不同,一旦進入家族企業工作,將背負帶領企業在大陸接續發展的責任,保持與上一代人的溝通尤為關鍵。
“臺企在臺灣可能只需要改變20%就能繼續盈利,而在大陸可能全盤轉型才能持續成長!彼J為,臺資中小企業受成本因素限制,加之公司骨干以元老職員為主,對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接受度和主動求變的意愿不高。兩代人不同理念的碰撞不可避免。
“親人之間有時就是靠沖突在溝通。”史家怡笑稱,讓父輩接受自己對企業進行改造需要耐心,更需他們的信任。過去20多年許多企業已初具規模,如何幫助其在大陸經濟社會接下來的變化中生存和發展,是年輕人們要長期思考的。
父輩同樣在1997年“登陸”打拼,廖伯元最初在臺灣金融行業工作數年,之后受召喚前往武漢接手婚紗攝影事業。
“父親那一輩只要敢拼敢做就能有成就,而且他們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绷尾f,像婚紗攝影這樣早年臺灣被認為引領行業潮流的傳統服務業,近年都遇到決策者跟不上時代變化導致事業萎縮的情形。
擔任武漢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的他看到,相對固執的個性是臺灣許多創業者所共有的問題。他舉例,有人設計一款好產品,但在大陸推廣時強烈抗拒“薄利多銷”思路,到頭來往往無法取得突破。
為了解和適應大陸市場,廖伯元一直以來都建議年輕人先實習、工作,再選擇是否創業。在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湖北高校的臺生組織負責人交流時,他欣喜發現,多數赴陸求學的年輕人有意愿留在大陸繼續發展,這其中臺商二代占據相當比例。
他談到,有了第一代創業者打下基礎,臺商二代更要從基層做起、熟悉消費市場,并樹立志向。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新青年·新世代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燕木受訪時表示,第一代臺商中很多會把孩子送到歐美國家念書,甚至一些從小就在西方社會成長。這些年輕人長大后如果沒有家庭和社會的引導,選擇繼續留在西方不足為奇。
他說,全國臺企聯青年工作委員會每年組織“特訓營”,向臺商二代們授課、組織活動,介紹大陸基本情況、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等。目前委員會已舉辦八期“特訓營”、多達400多位年輕人參與。
“年輕人應體諒上一代人望子女成才的初心;父輩亦要作出表率,時刻抱持謙遜向學的態度!标愌嗄咎岬,相對于改革開放早期企業具有豐富的發展要素,當下從商的年輕人遭遇挑戰更多、競爭環境更為激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