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二代”:大陸多元化市場“呼喚”個性化服務
中新網無錫5月22日(記者孫權)在江蘇無錫,有一家賣包的網店頗有名氣。有時,這家網店的負責人盧英杰還會親自上陣,來一場直播,推新品、講理念。人們聽著他“嗲嗲”的口音,會不禁問:他是臺灣人么?
1987年出生的盧英杰是一位臺灣“創二代”。與父輩埋頭苦干做代工不一樣的是,盧英杰結合當下大陸消費市場的特點,把時尚與個性“灌”入自己設計的作品中,開辟了與父輩完全不一樣的創業之路。
“大陸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需求也開始多元化。多元化的需求正在‘呼喚’個性化的服務,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5月2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盧英杰向記者透露了他創業的初衷。
盧英杰告訴記者,其父早年從臺灣來無錫開設工廠,從事箱包皮具的外貿加工。
“代工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幾年大陸產業升級,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同時,大陸消費市場高速增長,對優質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盧英杰稱,基于這樣的現狀,他在2014年大學畢業后回到無錫,創辦了“函夏工作室”,主要銷售手工皮具、帆布包。
盧英杰說,此舉是希望能在父親原有事業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突破,將父親奮斗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發揚光大。
剛開店的時候,盧英杰負責設計,他的一位朋友負責客服,兩人不停的嘗試和摸索,終于在兩個禮拜后賣出了第一件產品:一個皮質的鑰匙扣,售價36元。
盧英杰說,雖然這個產品利潤不大,但它給團隊帶來了信心。
“開店之初,工作室主打產品是帆布包,因為堅持對品質的追求,用的面料是從臺灣發過來的一種防水耐磨高級過膠帆布。由于定價高,消費者并不買帳。當時的市場普遍認為這個價格都能買牛皮包了。”盧英杰坦言,他那時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宣傳這種材料(指高級過膠帆布),做所謂的“教育引導”,但成效不佳。
考慮到團隊才剛創立,首要任務是“生存”,而不是投入大量精力試圖去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所以盧英杰與朋友商議后,果斷調整產品材料和類型。之后,網店的生意才慢慢有起色。
經過一年的“歷練”后,盧英杰也意識到:順勢而為很重要。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跟得上‘潮流’。”盧英杰說,通過2015年一整年的實踐探索,他的團隊提出:要根據市場反饋不斷調整產品,抓住市場的細分需求。并將20-35歲左右的女性客戶定位為“目標群體”。
此后,“函夏工作室”的訂單開始呈幾何級增長,發展到現在,幾乎是每天都有訂單。
2016年,“函夏工作室”進入高速發展的一年,訂單量是前一年的3倍;2017年,團隊人數一下子增加到32人;2018年,進一步建立了品牌形象,注冊了“函夏”品牌;2019年,在無錫開出了第一家實體店。
談及創業的“優勢”,盧英杰很有信心。他說,大陸市場潛力大,需求旺盛。
“我選擇在大陸創業,是因為我對這里太‘熟悉’了。”盧英杰說,自己算“大半個無錫人”:小學4年級就隨父來到無錫,讀的是無錫的公立小學、初中、高中,然后大學讀的是武漢大學。這邊朋友多,機會更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