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讓臺企“有感”
中新網廈門4月1日電 (楊伏山 林麗萍)從今年4月1日起,大陸不少行業的企業再度獲得“減稅福利”,包括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和建筑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0%降至9%。
在當天于廈門舉行的“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座談會上,廈門稅務相關人士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廈門在兩岸交流中具有獨特優勢,將繼續優化稅收服務,做好服務臺商的各項工作,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實施,讓在廈門臺資企業發展和臺胞在“第一家園”干事創業有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幾十位老臺商、臺青代表受邀參加座談會,聚焦“減稅降費”“應通盡通”主題,暢談企業發展成就和規劃以及對未來提升發展的建言。
來明工業(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市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吳進忠,1989年跨海前來廈門投資問路,30年來親眼目睹了臺商投資區對臺商發展的重大作用。他說,大陸各級政府推出的措施,給臺企帶來改革紅利和發展機遇,“幫助很大”;相信在這里發展的臺商臺企,“未來會有更蓬勃發展的機會。”
30年來,伴隨大陸改革開放的步伐,臺商項目和資金的引進,既為廈門帶來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也推動了廈門產業結構的優化與提升。廈門集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范啟德說,1989年始相繼獲批設立的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已累計吸引臺資企業413家,合同利用臺資8.2億美元。
“去年以來,從中央到省、市均出臺一系列惠及臺胞舉措,集美區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臺企、臺胞同等待遇的落實。”范啟德說。
臺企廈門建霖工業有限公司協理徐立民“登陸”發展也有30年了,對此次大陸“減稅降費”新政有深切感受。他說,這是繼1994年、1995年之后“第二次大跳躍”,將會是大陸經濟發展的第二次大跳躍。
他認為,臺商目前在大陸發展,人才需求很重要;有關部門努力吸引臺青到廈門來發展,要讓臺青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把臺商投資區建設成臺灣青年人才聚集的高地。
為給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廈門市稅務局多年來致力于用好稅收加減法,簡化辦稅流程,減并納稅環節,從服務內容、服務手段、服務方式等方面構建全方位服務格局。
臺企廈門新凱復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協理陳玉洪告訴記者,近兩年尤其是今年,大陸的稅收優惠力度越來越大,對臺企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有這么好的創業創新環境,有這么好的稅收優惠政策,再加上稅務機構這么貼心的服務,企業未來發展必定還有很大的空間。”
陳玉洪表示,今年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落地后,企業可省下數百萬元人民幣的資金;企業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于先進設備再投入,“源源不斷地享受減稅紅利,我們才得以在自主創新這條道路上走得有底氣、有信心。”
座談會上,與會臺商代表也對行業稅收政策優惠、工業用地支持和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持等方面提出新的期望。對此,范啟德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突破政策瓶頸,在臺企參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幫助臺企轉型升級,降低人力、環境和資源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