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廈門,臺灣各縣市的共享單車量體并沒有這么大,但還是發生占用人行道、機車格(摩托車停車位)、違規亂停等問題,同樣引起大眾不滿。應對之道,兩岸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包括臺北、新北、臺中、高雄等縣市從去年底開始都提出相關“共享單車管理自治條例”,透過罰款、收取權利金、限制投放數量等方式來管理。盡管“條例”目前還沒落地實施,但通過媒體宣導,違停亂象已得到很大緩解。
尷尬:共享單車在臺推進受挫
在廈門,目前市面上投放量最多的共享單車有摩拜、ofo、哈羅、赳赳單車等。在臺灣,則有oBike和Vbikes兩家,其中又以oBike能見度為高,Vbikes目前僅限于宜蘭和高雄兩地的局部區域。
oBike新聞聯絡人賴筱薇向記者介紹,oBike無樁式共享單車發源自新加坡,去年4月正式進入臺灣市場,先從臺東、花蓮投放單車,5月開始在宜蘭、南投、臺南和基隆投放,6月份進入新北、臺北、高雄、新竹,目前擴展到嘉義、苗栗和云林等地,總計在島內14個縣市批量投放單車。據悉,oBike在臺一周年,投放3萬臺車,會員突破百萬。
至于來自美國的Vbikes,去年8月進駐宜蘭,考量到宜蘭有不少觀光客,但縣內大眾運輸不是那么發達,相對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去年9月開始在高雄哈瑪星試運營,目前也僅止于這兩地。雖然曾與臺北、屏東等地縣市政府接觸,討論進駐可能性,但遲遲沒有下文。
事實上,臺灣目前對無樁式共享單車的態度相對保守。oBike持續公關、爭取入駐的臺中、桃園兩縣市,目前還是堅決說“不”!新北市政府更為此與oBike廠商發生拖吊爭議,所以目前市政府立場不會開放oBike投放車輛。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