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方面發布《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引發兩岸輿論熱議。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7日發表文章表示,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來看,“31條”所涉及的內容和受益群體,都是空前的,是兩岸同胞一家人的充分體現。
巫永平在題為《“31條”與大陸對臺政策的新特征》文章指出,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31條”是落實這一宣示的具體政策。它的發布反映了大陸對臺政策的最新趨勢,從中可以看出大陸處理兩岸關系的新做法。
巫永平認為,“31條”體現了實現臺灣同胞待遇的同等化。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是一家人,待遇同等化是體現一家人的必然要求。同等待遇就是在大陸的臺資企業、臺灣同胞,享受和大陸企業、大陸同胞基本相同的待遇,也就是正常化,是兩岸同胞一家人的充分體現。
“31條”具有非協議化特征。巫永平說,大陸對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不需要通過兩會協商與臺灣方面簽訂協議。簽訂協議就會有談判,有談判就會有討價還價。之前兩岸簽訂的23項協議就是雙方談判的結果,這些協議的部分內容是不對等的,大陸對臺灣做出了很多讓步,也就是給予優惠。非協議化比優惠更進一步,針對的是自家人。“31條”是大陸自己主動采取的做法,內容超出了之前的各種協議,完全體現了兩岸是一家人的事實。這種做法預估在未來會是一種常態。
“31條”表明大陸在對臺政策上直接惠及臺灣民眾。巫永平說,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以來,大陸與臺灣的制度性協商中斷,兩岸關系陷入僵局。“31條”表明,無論臺灣政局發生什么變化,無論誰在臺灣執政,在涉及對臺經濟、社會、文化和臺灣百姓的事務時,大陸實行官民分開,不受政治關系影響,堅決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促進臺灣百姓福祉。
巫永平表示,上述特征反映了大陸以我為主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做法,更充分直接地為臺灣同胞著想、謀福祉,更體現了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緊迫感。“31條”就是以上做法的最新進展與成果,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
他指出,讓臺灣同胞參與大陸發展,分享發展機遇,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陸一直在努力。(夏守智)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