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兩岸關系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系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一段文字講述感人故事,一張照片記錄精彩瞬間,一段視頻珍藏難忘記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系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心和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海內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歷的真實故事,續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鄭博宇。(中國臺灣網資料圖)
鄭博宇,1986年生于臺灣臺北,現任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以及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執行長,臺灣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班、管理學碩士、臺北科技大學工學士、曾擔任過臺灣中山大學助教、期刊編輯、臺灣民意代表助理、臺灣產學研合作發展策進會青年創業部部長、正福國際貿易公司業務總監、北京文創園區臺灣行政總監等職務。
從參與兩岸交流活動,到現在在大陸企業工作,我走了七年
我的朋友圈,覆蓋全國99%地區!
自2009年起多年的兩岸青年交流經歷,無論是寒暑假的文化研習營、兩岸校際合作交流活動或是兩岸研究生交流活動等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皆有參與經驗,從報團、帶團、組團到開團,經過了長期觀察,明顯感受各種兩岸交流的成效差異
在過去的幾年中,積極爭取參與在大陸研討會及交流活動,用自己打工攢的錢過來,曾也為了省下住宿成本,無論是高校宿舍或待拆的樓,只要能休息落腳就住,對我而言,重要的是親身體驗去感受這里的現實變化及快速發展。
七年來,透過各種方式認識了許多大陸的朋友,透過微信的交流,雖然分隔兩岸,但感情依然深厚,到現在做了一次QQ的測試,偵測了通訊錄的好友,得到的結果是在全國99%的地區蹭住蹭吃都有人接應。
為什么決定來大陸發展?
因為這是一個讓你感受的到發展的地方
第一次到了北京,看到了首都機場,感受到一個首都的國門是這樣的大氣,在心里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跟著交流團走過許多景點和商圈,但還是感覺不夠,就再來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好多地方都還沒機會走到,什么樣的發展是你能感受到的? 舉個例子,北京的10號線地鐵從我來的時候還只是一小段,第二年來已經是L型,第三年來的時后就已經變成第二條環狀線了,在臺灣想到一條機場捷運就搞了20年到現在還沒完工,這種落差其實我想很多臺灣的朋友應該可以感受的到,就更別說這幾年通車的線路了
當時心理就想著,以后一定要來這里工作,因為這是一個讓你感受的到發展的地方
想在這發展遇到的問題? 資訊不對稱、接地氣、還有……?
資訊不對稱其實是問題的前期,雖然臺灣是一個資訊開放的環境,但大多數人對于大陸的現狀是非常不了解的,舉個例子:
在臺灣的時后,青海的交換生跟我說,臺灣的同學知道他是青海來的,居然問他是不是騎馬上課?
在北京的臺灣創業者跟我說過,家里聽說他想來北京創業,讓他來這里一個月試試,結果說一周100人民幣應該夠了,所以說給他四百,讓他哭笑不得
接地氣則是進來發展后常遇到的,無論是從工商注冊,財稅法規,五險一金,到本地生活細節,市場狀態,飲食習慣等等,都是在這個范圍內
最后就是各種差異了,兩岸的雖然同文同種,確實仍有差異,無論是文化、生活、職場上都有,臺灣1111人力銀行作過一份調查,70%的臺灣20-35歲的上班族,想來大陸工作,但能待超過三年的卻只有3%,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跟適應問題,例如很多臺灣在大陸工作的人,放不下優越感,在這工作覺得大陸很多部份都不如臺灣,自己筑起高墻的后果,造成跟同事的距離,無法融入就被孤立了,無法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就只好離開返臺
進入后,就要融入,再去尋找自己的出路
我自己碰到過什么問題?
在臺灣礙于法令的問題,大陸企業是無法在人力招聘網站上刊登相關的職缺信息的,只能看到臺灣企業外派大陸的工作信息,迫于無奈的我,就找了一個臺灣民間團體在大陸的企業工作,并于2015年10月來北京順義區入職,擔任打著促統旗號的臺灣民間團體所屬企業文創園區行政總監,工作期間沒有五險一金亦沒有合理休假,又聽聞不少懷有夢想的臺灣青年在大陸創就業遭遇問題,最后失望選擇返臺;任職兩個月后本也準備辭職返臺;后來在十二月中獲得首鋼基金旗下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的邀請,有幸成為首位加入的臺灣員工。
我能夠做什么創業服務?
現在,我在創業公社。我自己做的創業服務業,我能夠做什么呢?
創業公社臺灣青年創業驛站自2016年10月開幕后,至今含虛擬入駐已有50組臺灣團隊落地發展,我做的服務像是提供資訊的普及、資源的對接、場地的提供、金融的扶持對接給有需求的創業團隊。針對各自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一對一定制服務,有些是剛開始的團隊,有些是已經在臺灣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團隊,有些是本身已經進入大陸了,但是想要往北京或其他地域發展。處在不同階段的團隊,需求都不一樣。我們會為他們提供從初期的工商注冊,到財稅代理、政策申請到物流通路對接等,這些幾乎都都需要,因為很多臺灣的團隊過來,他們不了解,需要接地氣,這個接地氣不僅有本地的文化,還有這些法規的了解。
舉例來說,我自己接觸過的臺灣團隊,最大的問題其實都是他們的東西在臺灣賣得很好,可是在這里卻賣不動,歸根就底,還是接地氣的問題。
現在已有團隊登上大學生創業版、有團隊獲得中關村高新技術認定………
兩岸創業有何差異?
據我的經驗來看,我自己接觸過的臺灣創業跟大陸創業有所不同。我覺得臺灣的創業,就像健康快樂,其實就是從滿足生活的概念出發的。而大陸的創業,我個人接觸的感覺而言,比較像是從改變生計出發的。為什么是改變生計呢?因為我覺得臺灣的創業,大家比較有印象的都是文創、設計、健康,泛娛樂業。大陸這里的創業,比較多的像是互聯網、技術。但是我講的其實是我自己的觀察,不代表這邊整體的概念。
為何說臺灣的團隊比較偏向滿足生活呢?
舉例來說,我們的杯子在喝完水后,要洗好晾干,杯口朝上的放容易落進灰塵,杯口朝下的放又容易讓濕氣悶在里面,臺灣有一個團隊,就將杯耳設計成直角三角形,放置的時后杯子就會是斜的,這樣就兼具避免落進灰塵和通風的優點,這個的出發點就是讓生活更方便,但是當很多人想要購買的時后,才發現沒有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就是臺灣團隊來大陸發展的時后常遇到的問題,而大陸的團隊可能在創業之初,籌組團隊時就已經找了市場和財務相關的合伙人共同發展,比較當成是改變自己出身的事業在做,當然如果能夠結合兩岸青年的特點進行合作,將會是一個最好的優勢互補,像是有臺灣的團隊過來北京落地,找的市場和財務相關領域的人才一起合伙,就較能兼顧創意和市場。
除此之外,我還做了?
因為關注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及實習等務實發展方向,又因為自己的遭遇,對多數在陸臺企及民間團體藉由操作資訊不對稱的牟利作法感到失望,所以干脆自己透過線上線下協作的方式,致力促進兩岸青年深度交流,故首先于2015年底首先成立臉書專頁「青年海機會」,將大陸媒體的創業就業資訊以及各省市惠臺青年政策,透過臺灣團隊轉換為繁體中文及臺灣用語,以便于臺灣青年了解,成立幾個月內人數已破1000人次,為達更佳效果,在2016年初,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門一同于臺灣成立了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結盟臺灣多所大學和高中,并帶入全新概念的兩岸交流模式。
去年暑假分別與湖南衛視及北京中智集團合作實習生計劃
今年除了湖南衛視外,與知名兩岸媒體中國臺灣網共同推出青年公社平臺
有六百多位臺灣同學申請如南方航空、中國銀行、浙江衛視、小米公司等知名企業實習機會,目前已經開始實習
我覺得有效兩岸交流模式應該是?
傳統交流-體驗式交流-落地實踐
傳統的交流偏重在觀光參訪,但是無法形成交互,全團可能就只會接觸導游一位本地人,而導游的就想著做好工作,也不會跟團員有過多交流,常常走馬觀花,造成只有回憶沒有記憶的結果;體驗式交流則是從實質交互為出發點,有主題性、方向性、針對性,讓更多有意愿深入了解的臺灣青年可以從參與中對于在地情況更加了解,像是實習或是交換就是最好的方式,這也是成本相對較低的模式;最后對于環境及市場都更有了解,加上積累當地的人脈后,就可以落地發展,實踐自己的發展,這也呼應了前面所提到的進入融入出路的過程。
兩岸交流,我體現到了家庭中
2013年九月一位就讀西安交大的甘肅學生來了中山大學交換時,跨年活動來到了我家,就開啟了一段跨越了兩岸的母子和兄弟情,雖然交流是短暫的半年,但仍然一直保持著聯系,直到現在都是。
交換結束了他回到了西安交大就學,由于家境狀況,平時花費很省,靠著學校的勤工助學半工半讀的度過他的學生生活,以前還在西安念書的時后,我都會飛去西安跟他聚聚,了解他的狀況和需要,并且把我母親要給他的生日禮物和祝福轉交給他,讓他感受到來自海峽另一端的親情;記得一次緊急需要用錢,我母親也二話不說的把錢打了過去,就這樣他完成了西安交大的學業。
在畢業之后,跟其他同學選擇在西安或是離家鄉近一些就業不一樣的是,他選擇了來到離臺灣最近的廈門工作,當時我問他為何選擇廈門?他說因為這是離臺灣最近的城市,隔海相望就是我們在的地方,感覺親切;落地拿到廈門戶口后,第一件事就是用自由行的方式再次來到臺灣與我母親見面,這點讓我和我母親都非常感動,我母親看著他用膠帶黏著的鏡框眼鏡都壞了,趕緊帶他去配了個新眼鏡,這就讓我感覺到,兩岸也能有這樣的母子情。
在工作中,實習生給我的收獲
在一場交流活動中,找到了我的首位實習生李政軒,由于他的加入與協助,對于正在籌備創業公社臺灣驛站的我幫助很大,從日常與臺灣團隊的交流或者像是臺灣新北市副市長到訪時,他的應對讓公司同事印象深刻,在之后的開業活動,乃至于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于習洪會期間到訪創業公社參訪座談時,言談間展現出清晰條理,也讓柱姐贊賞;而在時任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到訪時,一個人組織好接待,也讓在場領導留下很好的印象,甚至忘了他只是一個來自臺灣的大三學生,還問他要不要轉正職。
現在他雖然已經回到臺灣大學上學,但是認識他的同事及臺灣團隊沒人不懷念他在這實習的這段時間,回到臺灣的他還舉辦了「北漂200天的日子」與自己就讀學校的學弟妹們分享在大陸交換實習的過程,其中也提到了參加交流活動聽了我的演講,對他影響很大;在今年四月他的母校科學班學弟們,首次打破以往的校際交流,來到我的公司參訪,這就是我認為一個好的交流,可以帶來的正向傳承效果。
來大陸發展前你應該準備?
1.放下優越感,重新看大陸
2.心態調試好,盡力去融入
3.盡可能爭取交流機會,不管來創業或是就業這都是最低成本的了解方式
4.并不是每個臺灣青年都得來大陸發展,但臺灣青年不能不知道大陸正在高速發展
這是我與兩岸的故事,而你和未來呢?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發展的方式需要靠自己去尋找掌握,我今天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不是要讓大家學我,而是把我當成一面鏡子,去反思自己適合的發展方式;七年來,在就學階段我有兩個遺憾,一是沒能申請交換,二是沒能申請實習,也許做了這兩樣,我可以不用花到七年才過來大陸發展,分享我的個人經驗,希望讓大家可以不用像我一樣折騰,繞了彎路。
雖然我常感到能力仍嫌不足,但也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去將觀察到的問題尋求方法解決,現在在這自己還算滿意,也找到自己的發展定位,更讓我堅信努力的方向和堅持留下的選擇并沒有錯,這是個能讓想發展的臺灣青年們,值得來一展長才的地方,建議大家走出舒適圈,放下小確幸,這里很大,定有屬于你的一片天。(本文為作者鄭博宇投稿作品,文章觀點不代表中國臺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