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29日電(記者吳帥帥)19年前,臺灣企業家葉斯水初到寧波余姚時顯得有些“另類”,并不投資辦廠、打理貿易的他很難被稱為傳統意義上的臺商。但如今,他的“臺灣制造”卻幫助一些大陸中小企業更順利地實現轉型升級。
葉斯水今年66歲,他的事業現在看來或許并不算新奇:人力資源服務。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經濟處于快速增長期的大陸企業看來卻是十足的“舶來品”。
“我最初在汕頭幫一家臺灣企業做培訓,當時大陸工廠給我的印象就是員工清一色的拖鞋短褲,車間里到處都是雜亂堆放的工具,幾乎沒有現場管理、安全防護……”葉斯水說,粗放式的增長階段不可避免,但只有規范、健康發展的企業才更有未來。
后來,他來到了浙江寧波余姚。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浙江省上榜的民營企業數達134家,連續18年位居大陸各省區榜首。這個民營企業活躍的省份給了他巨大的“市場”。
如今,葉斯水的健峰培訓城是大陸規模最大的實體企管培訓基地之一,每年能夠為包括大量中小企業在內的大陸制造業企業輸出3萬名一線管理人員。車間主任成了葉斯水最有名的“產品”,并被打上了“臺灣制造”的烙印。
“一開始從家庭作坊脫胎的不少民企老板,并不知道規范、標準的管理對企業意味著什么。”葉斯水說,有兩次反差很大的經歷讓他印象深刻。
“2000年我在溫州講課,學費是每天500元人民幣。有一回,一位制鞋廠的老板來聽課,結果他的岳父追到教室,破口大罵。他說:‘你聽一天課可以請兩個工人干一個月了。’”
另一次的經歷是在1998年,作為第一家和健峰合作的大陸企業——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卻是另一種態度。當時方太就愿意拿出30萬元人民幣用于現場管理提升。
“老員工不理解,很多人說:‘有這30萬,為什么不當獎金發了?’”葉斯水說。但當葉斯水將厚厚幾本調研報告交到后來執掌公司的方太董事長茅忠群手中時,后者決定力排眾議,讓健峰為自己的企業“把脈”“坐診”。
葉斯水說,這20余年,他見證了很多大陸中小企業成為行業冠軍。
“10多年前,大陸企業是用工荒,但現在東部沿海地區很多企業正在進行傳統產業的升級和外遷。”葉斯水說。
浙江省經信委統計數據顯示,以浙江省近年來大力推進的“機器換人”項目為例,2016年浙江新增工業機器人10820臺,同時鼓勵、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投資,該省完成以“機器換人”為主的工業技術改造投資7126.1億元,同比增長6.3%。
“大陸企業的發展優勢就在于越趨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葉斯水說,他在大陸的事業遠遠沒有做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