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8月21日電 題:留日學歐,鄉紳畫家構建最華麗的傳統廟宇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陳孟統
行走臺灣都市、鄉鎮,轉角可見的廟宇凝結著豐厚的傳統藝術。位于北部新北市三峽區的清水祖師廟是其中佼佼者,它和一個名字“李梅樹”密不可分。
李梅樹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認為,要認識這座臺灣北部的“東方藝術殿堂”,一定要先到幾分鐘路程外的中華路公寓樓一層參觀李梅樹紀念館;這里有父親李梅樹一生的重要作品,了解規劃設計者生平有助于參觀者看見祖師廟最美好精微處。
李梅樹1902年生于三峽,27歲留學東京美術學校攻西洋畫,返臺后教學、創作不輟;1947年受托主持祖師廟重建,一做36年,1983年離世,留下一座未完成卻極盡華麗的中國南方傳統廟宇。他傾畢生才華于一座廟宇的故事不止流傳當地,更寫進了多部臺灣教材。
三峽祖師廟主祀的神祇,俗名陳昭應,為北宋時福建高僧普足。他在安溪清水巖修道,后來漸被民間化、道教化,成為最重要的地方神。不過,關于他的傳說有多種,譬如李景文和三峽居民就相信,“祖師公”是文天祥幕府軍官、一位抗元英雄,事敗而隱居安溪修道、曾被封為“護國公”。
三峽區最早的一批漢族開拓者和臺北市萬華、新北市淡水居民一樣,來自大陸安溪,跨海時捧著世代信仰的清水祖師公和祖宗的牌位,于1769年在新開墾的定居地建起廟宇,1813年廟內開辦起私塾、傳承文化。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登臺日軍遭遇當地義勇隊頑強抵抗,作為報復,一把火燒毀地方上的信仰中心——祖師廟。
后來,日據時代簡單重建的廟宇流于破敗,作為畫家、鄉紳,李梅樹被推舉為重建工程的美術設計及工程指導。從1947年到最終建起一座“水當當”的華麗廟宇,“前后花了36年哦”,李景文強調。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