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12日適逢孫先生逝世91周年紀念日。但近期,“臺獨”勢力意圖在臺灣廢除孫中山像的小動作不斷,而對孫中山先生的不敬之舉,在臺早有先例。
正于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多位委員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去孫中山化”是“臺獨”勢力“去中國化”的外衣,將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發展。
孫先生是連接兩岸的精神紐帶
“我與人民弘愿在,齊聲要見九州同。”國民黨元老李濟深孫女、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說,緬懷老一輩先烈,能喚起吾輩的民族記憶,讓兩岸同胞團結得更加緊密。
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再次強調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有觀察人士指出,其意涵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道路和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
臺灣地區大選之后,候任領導人蔡英文至今未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系面臨新形勢。
港區委員蔡冠深認為,在此情況下,孫中山先生是一種精神紐帶可連接兩岸。臺灣和大陸都認同孫中山‘大同’、‘博愛’的精神,大家都是中國人,應當求同存異、團結一致,共同振興中華。
據介紹,大陸官方、民間多項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活動已經舉行或正在籌備中,臺灣同胞、黃埔將領后代等將受邀參與。
喚海外華僑華人共赴民族復興
以“中國夢”為主題紀念孫中山先生,民革中央宣傳部部長吳先寧認為既有厚重的歷史淵源,也有強烈現實意義。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華僑中成立興中會,起草章程明確提出:“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維持國體起見。”吳先寧說,“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集中表達,與孫先生“振興中華”的口號一脈相承。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李卓彬表示,發動海外華僑華人共同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孫中山首開先河。如今,老一輩華僑華人對孫中山改變民族軌跡仍有深刻的歷史記憶。
據了解,港澳僑界已分別組建籌委會,準備以多樣形式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美國費城僑界也將于10月、11月舉行紀念活動。
然而,不少委員也擔心,時值孫中山先生逝世91年,海外年輕世代對先輩的記憶已不強烈。
“不能再用老套路,要了解年輕人的思維和習慣,吸引他們參與。”吳先寧建議,把孫中山“愛國思想、革命意志、進取精神”用合適的網絡語言表達,喚起新世代為民族復興作貢獻。(楊程晨 陳小愿 傅藝明)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