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習近平總書記最新對臺講話,代表委員接受集體采訪
“反獨”立場堅定明確 交流合作方向不變
(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
3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集體采訪。幾位代表委員就習近平總書記5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時關于兩岸關系的講話,回答了記者提問。
重申對臺政策底線
大政方針不會改變
民革中央專職副主席鄭建邦委員表示,習總書記的講話對未來兩岸關系的發展,特別是兩岸民眾最關心的兩岸和平發展能否進一步順暢前行,起到引領的作用。他說,習總書記的講話突出了三個問題:一是講話特別提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大陸既定的方針政策,不會因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發生了變化而改變,展現了大陸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堅定決心。二是再次明確宣示了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的嚴正立場,不容質疑,不讓島內某些人、某些政治勢力對于大陸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問題的立場上,再抱有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三是習總書記的講話飽含深情,強調了兩岸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是命運與共的生命共同體,為兩岸同胞引領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兩岸關系發展前景。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代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特別強調了兩岸要認同“一個中國”的基本立場。這是對大陸對臺政策底線的再度重申。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或者“兩岸同屬一中”,是大陸一以貫之的對臺政策。
閃躲“兩岸同屬一中”
對兩岸未來沒有好處
李義虎認為,8年來兩岸和平發展取得的成果,就是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堅守“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中”的基礎上實現的。如果5月20日,臺灣新任領導人上臺,對“九二共識”核心意涵不作回應,還要閃躲、做文字游戲,兩岸關系當然會受到很大影響,對兩岸關系未來發展、對臺灣同胞利益都沒有任何好處。
李義虎指出,我們不希望兩岸關系發展受到損害。如果臺灣新任領導人負責任、有政治風度,在這個問題上就應公開、大度地作出表示,當然可以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述,與大陸共同努力,讓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得到維護和強化。
針對臺灣新任領導人提出的兩岸關系維持現狀說,李義虎認為,不同方面對于維持現狀有不同的解讀。大陸也說維持現狀,但是我們的意涵非常明確,就是“一個中國”、堅決反對“臺獨”。去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時,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這是兩岸現狀的主要部分。維持現狀就是要維持這種現狀。他進而提出,新的臺灣領導人所說的維持現狀,內涵是什么?不能只是空談。希望他們能夠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倘若如此,兩岸在維持現狀上就能有共同的認知,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就能得到維護。
李義虎還指出,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等大陸領導人都在不斷地重申,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反對法理“臺獨”,反對各種變化了形式的“臺獨”,如文化“臺獨”、柔性“臺獨”,立場非常明確。我們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可以維持下去,希望能夠繼續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加強兩岸交流合作
青年交流尤其必要
談到兩岸交流問題,代表委員們都認為兩岸青年交流非常重要。李義虎說,他常和臺灣學生聊天,一些學生不了解大陸。鄭建邦則認為,最近常被提起的臺灣“天然獨”,無非是指臺灣島內的一些年輕人對于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有些淡漠。他說,這個錯不應由孩子們承擔,錯在大人,是大人搞了20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的結果。今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鄭建邦指出,“俞正聲主席在工作報告里提到,兩岸青年今后要加強體驗式交流。我覺得這非常重要。”
祖籍臺中的李碧影代表在臺盟上海市委擔任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她介紹,2001年她第一次回到家鄉臺中霧峰,看到家里的祖譜,她是家族到臺灣后的第八代。在八代之前,他們從中原遷到臺灣。根據她自身的經歷,李碧影說,“我們是有共同的歷史記憶點。”近幾年,臺盟上海市委組織過不少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李碧影感覺,臺灣青少年可能因為受“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到大陸后會發現大陸和他們原先想象中的不一樣。“看到大陸巨大的發展變化,了解到我們是同根同宗的同胞關系”,有的高中生想到大陸讀大學,有的大學生想到大陸發展就業,“所以我感覺我們的青少年交流很有必要。”
臺盟福建省委主委鄭建閩委員介紹了福建與臺灣的交流往來。他說,閩臺交流有地緣、血緣、文緣、商緣和法緣的優勢,近8年來一直做得比較好。未來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下,他們還要繼續做好幾方面工作:包括加快平潭綜合試驗區、福州新區、廈門“一區三中心”、福建自貿區的建設;加快推進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東南汽車發動機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建設;抓緊金門供水項目的施工,保證質量,讓金門同胞早日喝上大陸供應的放心水;繼續深化閩臺之間的民間交流,做好包括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同名鎮”“同名村”等交流活動;鼓勵臺灣青年到福建創業。鄭建閩介紹說,廈門、福州兩地已分別設立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目前已有700多家青年創業企業入駐,希望能夠做大、做好,為臺灣青年到福建創業搭建平臺。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