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上的項目成為兩岸重要交流合作平臺,心里充滿成就感。”兩年半前,臺灣高雄的楊哲安到福建平潭工作,現在他已是平潭交通投資集團的副總經理。“臺灣青年比較奔放,很多‘鬼點子’,追求小而精致,但缺乏宏觀視野;大陸青年比較質樸,追求大而粗獷,但缺乏創意。兩岸青年互補性很強,合作創業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作為成功“登陸”的過來人,楊哲安不遺余力地幫助“娘家人”。在他的努力下,一個個創業項目在平潭如火如荼地發展,上百個臺灣青年創客在大陸實現創業之夢。
這是兩岸青年創客的黃金時代。從海峽論壇到紫金山峰會,從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到創新創業大賽……把“兩岸青年創業”作為關鍵詞搜索,一大撥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新聞襲來,令人目不暇接。
形勢比人強、良禽擇木棲。搭乘大陸“雙創”的順風車,實現創業夢想,是臺灣有識之士的主動選擇,也是當下兩岸不同大環境使然。一灣淺淺的海峽,兩岸風景各異:近年來,臺灣經濟持續低迷,市場狹小,就業環境惡劣,薪資不升反降;而大陸市場潛力巨大,創業氛圍濃厚,政策好,扶持力度大,自然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登陸”創業發展。今年3月29日,臺灣某機構的青年就業調查報告顯示:臺灣20至49歲青壯年中,有過半數認為在大陸就業的薪水與發展較臺灣好,1/3的臺灣青年想到大陸發展。
給政策、搭平臺,不是說說而已。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曾表示,要“更多關注兩岸青年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為了好朋友好伙伴,大陸從上至下也是“拼”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臺盟中央提案建議,應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鼓勵引導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的政策措施。6月海峽論壇期間,“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聯盟”在福建平潭臺灣創業園成立;全國臺聯宣布在廈門集美區設立“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基地”;福建省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意見》。10月,國臺辦為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授牌。
出資金、授經驗,大咖不落人后。從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到小米的雷軍、阿里巴巴的馬云,都拿出了真金白銀的創業基金,扶助臺灣青年實現創業夢想。和真金白銀一樣珍貴的,還有他們勵志而精彩的人生經歷、創業故事,激勵著無數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現人生夢想。
兩岸青年創業,風景這邊挺好。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強強聯手,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的大潮勢不可擋,兩岸和平紅利的磁吸效應正在顯現。在創業中共同成長,在交流中增進友誼。當兩岸青年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兩岸關系的光明未來還會遠嗎?(吳儲岐)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