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永安市,一座始建于清代初期的土樓已歷經百年風雨,這里便是抗戰時期國民黨直屬臺灣省黨部駐地。
為何國民黨臺灣省黨部會設置于福建?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落腳東南一隅的古堡又是如何與國家命運息息相聯?
復興堡,這座有著近300年歷史的小土樓,四面群山環繞。走進古堡,房間軒敞明亮,古樸方正,一副“光復臺灣、振興中華”的對聯格外引人注目。
永安市博物館原館長張承忠告訴記者,1943年底,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黨部由漳州遷至永安,當年春節,黨部懸掛上這副對聯,并取其中“復”、“興”二字為古堡命名。其主要任務便是在東南要港設立交通聯絡站,作為樞紐,開展光復臺灣工作。
1995年,張承忠無意中在《臺灣史料檔案》一書中發現復興堡的文字記載。隨后,他多次來到復興堡所在地考察,在當地老人的口述中了解到這座古堡的歷史。 2009年,臺灣實踐大學董事長、臺灣當局前副領導人謝東閔之子謝孟雄回訪永安,再次印證了這座古堡便是國民黨直屬臺灣省黨部駐地,謝東閔作為當時黨部的執行委員兼宣傳科長,就曾在這里工作生活過。
永安民間黨史研究學者安孝義介紹,彼時復興堡內的黨部人員大都是臺灣抗戰救亡的積極分子,他們在永安開展了一系列抗日活動,包括黨部聯絡,培植臺籍人士、發展黨員,收集日軍在臺情報,為復臺做前期準備工作,其還派員潛往上海、廈門、香港等淪陷區,發動臺籍人士,潛返臺灣島內開展活動。
期間,黨部編輯出版了《臺灣研究季刊》、《臺灣問題參考資料》等刊物,旨在研究臺灣問題,加強國人對臺灣的認識,并作為政府接收建設臺灣的參考。
時任《臺灣研究季刊》主編的謝東閔曾在回憶錄《歸反》一書中寫道:“民國十四年,我從臺灣迂回日本前往上海升學,是因不愿接受日本帝國統治,而歸還祖國懷抱。那時我心里發誓,只要日本統治臺灣,我就不回臺灣寶島家鄉。二十年后,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光復,我得以不違誓言,堂堂正正歸還家鄉。”
老臺胞余璞曾親身經歷了70年前黨部在復興堡的舊事。余璞后人余爾望告訴記者,當時老人被征召到黨部做雜務,經常手搖發電機保證電臺通暢,在人、財、物極為缺乏的條件下,老人和20余位黨部成員,廣泛團結臺籍志士,為臺灣回歸祖國不遺余力。
1945年5月,謝東閔作為第一位臺籍國民黨代表,出席在重慶召開的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并在會上提出“擬請中央統一加強對臺灣工作之領導并從速確定臺灣法律地位”,提案經中央采納,時年9月,臺灣黨部更名為國民黨中央直屬臺灣省黨部,并在復興堡舉行掛牌儀式。11月,抗戰勝利后,黨部隨國民中央政府赴臺開展接收工作。
轟轟烈烈的抗日復臺工作讓這座百年古堡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臺灣省黨部不在臺灣而在福建的錯位賦予了古堡傳奇的色彩。2013年,復興堡作為永安“抗戰舊址群”的文物之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復興堡是重要的抗戰遺跡,為建設、光復臺灣培養了大量人才,也是聯結兩岸同胞的珍貴文物,其有力地駁斥了當前島內‘臺灣沒有參加抗戰’的謬論。”張承忠說,保護好這批文物,將有益于兩岸人民共同銘記這段抗戰史。(記者劉姝君 陳旺)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