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說好兩岸“文化故事” 攜手鑄就大中華品牌

2015年05月03日 23:1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5月3日上海訊 (記者 王思羽) 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5月3日在上海舉行。論壇開幕式結束后,與會的兩岸文化教育界人士隨即展開專題研討,圍繞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等議題坦誠互動,縱論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兩岸文化產業界如何共同說好“文化故事”,鑄就大中華品牌。

  回顧過往——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主題多元合作深入

  本次論壇特邀專家、中華文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侯湘華在對兩岸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時指出,隨著兩岸關系的不斷發展,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不僅成為兩岸人民文化交流的內容,也是優化兩岸文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趨勢。回顧歷史,兩岸文化產業交流與合作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文教先行、產業合作、制度化發展三個階段,呈現出領域不斷增加、模式不斷多元、關系不斷緊密化的趨勢。如今更已進入兩岸關系發展的深水區。

  侯湘華特別談到兩岸文化產業合作的制度化發展,并列舉,在政策支持方面,大陸出臺了許多支持臺灣業界來大陸發展的具體行業性政策,廣泛涉及影視出版、演藝、動漫產業、文創園區等諸多領域。近年來,惠臺政策的出臺頻率和優惠度更為寬松靈活。在機構發展方面,致力于兩岸文化交流的協會機構紛紛設立,兩岸也開始建立起較為穩定的文化交流園區與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此外,在雙向協議方面也有重大發展,2010年6月,兩岸簽署了《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協議》,該協議的細則也在不斷地推進之中。

  侯湘華指出,在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逐漸深入中,適時商討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增進互信、積累共識,以構建兩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是兩岸發展的大勢所趨。

  面對阻力 ——不論兩岸面對任何議題 文化都發揮正面效應

  或許真的已進伴隨兩岸關系發展進入深水區,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進程也不總是一帆風順。本次與會的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就指出,兩岸近120年來因歷史原因幾經分隔,這使得兩岸雖系出同源,卻在中華文化的表現上,呈現出不同的特質與風貌。臺灣方面有人認為,兩岸文化交流在兩岸關系發展進程當中,介乎于經濟、政治之間,因此對促進文化交流產生不必要的疑慮,進而對文化交流產生抗拒。

  “我們(對這種看法)認為很可惜,兩岸關系發展過程中,不論處在任何階段,不管面對任何議題,都與文化脫不了關系,文化都是無處不在的,都是發揮正面效應的。”陳春霖說,“兩岸文化教育必須放在中華文化復興、民族復興的框架中來看”,從兩岸文化發展課題的大戰略角度看,兩岸交流不只是單純意義的交流,“是文化弘揚之道,民族振興之道,是兩岸炎黃子孫旅行時代責任之道。”他直言,“兩岸文化交流如因各種原因停滯也不應灰心,要以更高的視野,更寬的胸襟,加強力度來投入。”

  面對文化交流中的阻力問題,侯湘華也指出,兩岸文化、政治、經濟的差異,以及一些利益的博弈,都是兩岸文化產業合作進一步深化的現實阻力,但是發展趨勢是不可改變的。

  展望未來 ——兩岸聯手說“文化故事” 共鑄大中華品牌

  “當一個國家走出去的時候,只有文化最能打動人心。我認為兩岸攜手可以創造世界性的語言,讓21世紀重回過往的文化光榮。”憧憬著兩岸文創的亮麗明天,發言到最后,臺灣兩岸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索性站起身來。李永萍說,現在大陸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兩岸應該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共同攜手推動文創產業的“一帶一路”戰略方向。

  展望起未來的合作,陳春霖首先將兩岸文化交流劃分為三個面向,即文化藝術、文化資產、文化產業。“只有三方面綜合在一起,才真正說好“文化故事”,做好文化傳播。”為此,他建議兩岸應進一步探討加強人才培育認證、學術研究、統計、產業主導等多方面合作。

  對于兩岸文創將來的交流、合作走向,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則給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將已有的兩岸都認同并積極參與的平臺落地、“做實”;針對貸款扶持中小微文化企業等兩岸共同面對的課題,加強信息交流;加強金融合作創新,共推產業升級,引入更多創投基金的解決方案;加強青年、高校交流合作,打造兩岸合作生力軍等。

  范周提出,兩岸應加強文創互融,共鑄大眾化的品牌。“我們共同的市場是世界,所要做的是打出中華牌。”在這一點上,兩岸能做的遠不止是讓臺灣的法藍瓷在大陸生根開花,讓誠品書店在大陸具備影響力,還應聯手向世界傳播兩岸共同的文化價值。

  他還結合自己不久前到臺灣進行學術交流的經歷,談起兩岸文創的互聯網+。在把臺灣近一個月內出版的十幾本相關雜志買來瀏覽后,他發現臺灣社會也在討論互聯網+,也在討論創客,也在討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問題,原來兩岸思考的是一件事。為此,范周提出,兩岸應在各自擁有的條件、創業計劃中,涵蓋、容納對岸人員參與創業。他在離開臺灣前受訪表示,希望大陸的有關省市,能讓臺灣青年學子也走進他們的創客中心,享受大陸學生創業基金的支持。同時希望在臺灣的大陸學子,也能被納入臺灣育成中心培育臺灣青年的計劃中來,讓兩岸在工業4.0的互聯網+時代有更多、更好的作為。(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思羽

原稿件來源:中國臺灣網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台北县| 柳江县| 武乡县| 斗六市| 兰州市| 成安县| 壤塘县| 沂南县| 永川市| 武平县| 于田县| 都江堰市| 镇康县| 广丰县| 资源县| 辉南县| 平阳县| 嵊泗县| 原平市| 盐亭县| 汤原县| 台东市| 普兰店市| 茌平县| 准格尔旗| 巫溪县| 长顺县| 巴林左旗| 鲜城| 海淀区| 永清县| 独山县| 保靖县| 武乡县| 基隆市| 来安县| 安塞县| 曲阜市| 泰宁县|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