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歲的薛呈懿(右一)是最年輕的縣市議員當選人
臺灣“九合一”選完了,人們都關注到“六都”/縣市長層級的藍消綠長,其實在基層,政治版圖也發生很大變化。國民黨雖丟掉臺北、桃園、新竹市等,但上述“淪陷區”的議員、里長等草根公職,藍軍仍占相當大的優勢;南臺灣基層則是進一步“綠化”,民進黨攫取越來越多的公職。選民對藍綠惡斗的厭惡,兩大黨之外的政治勢力趁機開疆辟土,親民黨、臺聯黨獲得更多的議員席次,綠黨、樹黨等也實現歷史突破。基層政治的洗牌,或將對臺灣政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多個縣市由藍變綠 但國民黨根基仍在
此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丟掉臺北、桃園、臺中、新竹市、基隆、澎湖等多個縣市,但讓藍軍聊以自慰的是,這些地區的基層部分,國民黨仍占相當大的優勢。以臺北市為例,國民黨獲得28席議員,仍是議會第一大黨。里長選舉部分,國民黨斬獲229席,而民進黨則只有50席;再以桃園為例,國民黨、民進黨的議員分別有29席、20席,在里長層級雙方更是相差懸殊,前者獲142席,后者僅有2席。國民黨在這些“淪陷區”的根基還在,今后仍有翻盤的本錢。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在臺北、新北、臺中等都會區,基層實力不斷增強,議員席次都有所增長,尤其在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席卷32席成為最大黨,而國民黨僅得26席。
而在南臺灣,在民進黨的長期執政下,基層全面“綠化”,原本國民黨在議員、里長層級占相當大優勢的局面,卻一去不復返。其中以臺南市“綠化”最徹底,在議會,民進黨以28席完勝國民黨的16席;在里長部分,民進黨獲76席,也超越對手的71席。同樣的局面出現在高雄,民進黨在議會的席次為33席,穩坐第一把交椅,此外還有147名候選人當選里長,僅落后國民黨1席。南臺灣的全面“綠化”,暴露出國民黨基層組織的“空洞化”,將來想翻身恐是難上加難。
臺聯黨親民黨席次增加 新黨失利已瀕臨泡沫化
臺灣整體氛圍對兩大黨的不信任,也讓臺聯黨、親民黨漁翁得利。臺聯黨是島內第三大黨,之前擁有6席議員,這次“九合一”選舉則斬獲9席,分布在臺北、新北、桃園、高雄等9縣市,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選前,臺聯黨還發起號召,“從根改變,青年出來選里長”,推20人爭當里長,最后則當選一席,位于臺北市中山區。臺聯黨現在還擁有三席“立委”,加上這次“九合一”選舉有所斬獲,暫時擺脫泡沫化。
同臺聯黨一樣,島內第四大黨——親民黨選前有6席議員,選后則獲得9席議員、1席里長,其中議員分布在基隆(3席)、臺北(2席)、臺中(2席)、高雄(1席)、宜蘭(1席),里長則位于新北市。按親民黨的說法,這次選舉不僅席次成長,候選人得票數也大大提高。在競選階段,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全臺拉票,并主攻“三中一青”(即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民眾及青年群體),這種策略應是起到一定作用。
而被貼上深藍標簽的新黨,這次推出19名候選人選議員,最后僅得兩席(潘懷宗、陳彥伯),均位于臺北市。伴隨著張宸浩、王炳忠、林明正等一批青年的落選,新黨年輕化的發展計劃受到重挫。20年前,新黨曾是臺灣第三大黨,如今卻不可避免地泡沫化。
學運世代初出茅廬參選 綠黨樹黨實現歷史突破
臺灣政黨林立,但能選上公職的卻寥寥無幾。綠黨成立于1996年,除了在當年的“國大代表”選舉中獲得一席外,此后便是屢戰屢敗,一“職”難求。在2012年“立委”選舉中,綠黨雖無人當選,但政黨得票數超越新黨,成為島內第五大黨。這次“九合一”選舉,他們再有突破,在新竹縣、桃園市斬獲兩席議員,首次進入地方議會。從綠黨分裂出去、今年8月才創建的樹黨,也由薛呈懿奪得宜蘭縣議員,其他一些候選人雖然落選,但票數也普遍不低。
綠黨、樹黨能夠突圍,與“太陽花學運”的后續影響密切相連。綠黨準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今年26歲,是最年輕的“六都”議員當選人,今年學運期間,他站在第一線沖進“立法院”,在競選議員期間,他依靠臉書的影響力,最終以選區第2高票當選,跌破很多人眼鏡。薛呈懿,今年25歲,她是最年輕的縣市議員當選人,競選期間同樣是主打“太陽花”招牌。王浩宇、薛呈懿等人的勝選,靠的是超越傳統的競選模式,或將影響臺灣基層的政治生態。(記者 薛洋)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