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下過雪的蘭州還有些寒冷,臺灣老學者鄭阿財匆匆來到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圖書館翻閱資料,他想在回臺北前多了解一些敦煌。
鄭阿財此行是來參加甘肅省舉行、已于11日落幕的第三屆國際文化產業大會,到蘭州已有些時日,將擇日動身前往敦煌。這是自1990年以來鄭阿財每年的必行之旅。今年65歲的鄭阿財研究敦煌學已有四十余載,親臨現場“朝圣敦煌”堅持了24年。
現為臺灣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的鄭阿財,曾是臺灣敦煌學“鼻祖”潘重規先生最得意的門生。鄭阿財22歲時,恰逢潘先生從法國返回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任教,首開敦煌學課程。
“臺灣敦煌學者大多皈依佛門,禮佛修行。”鄭阿財說,研究敦煌寫卷枯燥勞累,懷著虔誠的信仰領悟經卷,解讀才不會“斷片”。
“臺灣敦煌學者都是中文專業出身,基礎文獻做得好。”鄭阿財認為,這是在面積不大的臺灣地區、敦煌文獻很少的條件下,研究敦煌學多年且“碩果累累”的兩個原因。
談起一生與敦煌學“結緣”,鄭阿財始終不能忘懷恩師的一首詩,這是他堅持一生研究并推廣敦煌學的最初動力。
“萬國朋從倍有情,只憐客主未分明;同彝夏鼎英靈在,漢學終當作漢聲。”鄭阿財說,上個世紀60年代,潘先生首次在法國參加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時遭遇了尷尬,一群外國人用英語報告關于敦煌學的研究成果,極少數華僑參加,卻鮮有人能用英語介紹來自祖國的珍貴文獻。回國后,潘先生作此詩。此外,他還在臺灣開設敦煌學課程,并創辦中國首本《敦煌學》雜志;鄭阿財后來一直參與編寫,至今還在港澳臺地區發行。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多次登門拜訪鄭阿財。“有多熱愛敦煌?去了他家就知道,把家建成了莫高窟的樣子。”鄭阿財說,家里文獻太多,沒處落腳。專門請了設計師,看過遠在大陸西北的敦煌莫高窟,回去建造了這“家窟”,幾乎全是書和“飛天”、唐卡等。
“第一次來敦煌,輾轉大半個中國,下飛機坐班車搭拖拉機,半個月才從臺北來到敦煌,看到鳴沙山、月牙泉幾乎熱淚盈眶。”轉眼年過半百,鄭阿財出版過許多對敦煌文獻的研究著作,為臺灣敦煌學界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鄭阿財聯合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搜集整理港澳臺地區敦煌學研究成果編著的《港臺敦煌學百年成果》一書,將于近日在大陸和臺灣面世。
鄭阿財笑稱,潘重規、季羨林等敦煌學研究者都活到九十多歲,他也為自己剩下的30年做好了計劃。他說,繼續多培養一批“接班人”。同時,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系統、宏觀整理出來,供后人借鑒。
鄭阿財談起臺灣地區敦煌學的現狀說,自己最大的憂慮是害怕臺灣敦煌學研究“青黃不接”,畢竟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人“急于馬上有成果”。而臺灣高校生源少,作為“貴族學問”敦煌學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完)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