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公投”活動已引發香港回歸以來與內地的對立情緒的爆發。就臺灣角度來看,如果未來北京未能處理好紛爭并總結經驗教訓,歷史雖不可能完全重演,但卻可能以不同的形式重復類似的錯誤,而影響到香港各項勢力的互動與兩岸三地關系的發展。
在我看來,北京處理港臺問題的心態不同。香港已經回歸,而臺灣則是未來統一的目標。相比較而言,中國大陸可能對臺灣更加細心呵護,以免臺灣人的離心傾向加重。
其次,香港是“一國兩制”的樣板,北京會特別考慮香港經濟絕不能垮,否則香港作為吸引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目標必將破局,大陸因此多次支援香港經濟。北京除了需要重視港人的物質文明與經濟需求之外,還需要重視港人其他如政治參與、自由、民主、人權與人性尊嚴的需求。
對于臺灣,北京的考慮顯然有所不同。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為例,他念茲在茲的就是臺灣“三中一青”,即中南部、中下階級、中小企業及青年。他希望多多了解他們的心態與思維方式。
第三,第三波民主化運動自上世紀90年代展開以來,對港人已產生影響深遠的“參考效果”。也許北京對此做過密集的研究,但是否到位,則不無問題。
相對而言,對于臺灣,大陸領導人從學習過程中逐漸體會到與臺灣及臺灣人民相處之道。從2000年北京對臺灣的“橫眉豎目”,到后來的“靜觀其變”,乃至近數年的“鴨子劃水,暗中使勁”,充分展現出北京的變化。
另外,不少人懷疑,香港占中“公投”事件是否會對臺灣內部產生負面影響,甚或造成兩岸關系倒退。筆者認為,臺灣已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正持續推動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對臺灣人民而言,香港占中“公投”事件只是臺港民主化過程中一個小小漣漪。
再者,臺灣已歷經比這次香港占中“公投”事件更大也更為脫法失序的事,如臺灣“太陽花學運”中違法亂紀行為遠甚于香港。臺灣只是擔心大陸在處理香港占中事件過程中彷徨失計而已。
最后,北京派遣張志軍訪臺本身就顯示,北京正在努力確保兩岸關系的平穩發展。少數臺灣本土社團對張志軍“如影隨形”,一路狂嗆張志軍,“太陽花學運”的領導層也試圖透過各種途徑參與對張志軍的詰難。但是,臺灣社會卻不分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對張志軍表示歡迎,除了顯示民進黨相較于6年前抗議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臺已有長足的進步之外,也顯示中國大陸與臺灣主流政黨都希望掌握張志軍訪臺所帶來的動能,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關系!(作者陳一新 臺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