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反服貿”(即“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活動,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近日受訪時表示,謠言讓當局近乎“疲于奔命”,正面的聲音卻出不來,“理盲和濫情是我們很大的憂慮”。
就職6周年之際,馬英九接受臺灣《遠見雜志》專訪的部分內容25日于該媒體官網刊出。
該雜志問,面對3月以來部分學生反對服貿活動所反映臺灣青年對大陸崛起的擔憂情緒,馬英九會否調整既有政策?
馬英九承認,確實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對中國大陸懷有恐懼,但他不認為這是多數人的看法。
馬英九說,他上任以來已經與學生座談37次(包含大學、中學),最常問同學“兩岸交流的速度,是太快、太慢或恰恰好?”引述民調結果,他說,一般民眾認為“恰恰好”的最多,選擇“太快”居次,“太慢”在后。其中,學生部分的調查顯示,選擇“恰恰好”最多,但是,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太慢”的百分比超過了“太快”。
馬英九說,可見,學生要比一般民眾開放。不能因為發生反對服貿的運動,就認為學生態度已經完全改變。近日一場座談,中國醫藥大學一位女學生還向他表示,不認同當局對來臺大陸學生采取“三限六不”措施,強調對于自身競爭力很有信心。
關于“反服貿”活動的影響,他說,如果服貿協議未獲通過,對于兩岸關系以及臺灣加入周邊區域經濟整合“一定會有影響”。他說,2003年開始,中國大陸就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投資地,也是最大順差來源。服貿協議若被立法部門否定,一定會給這些周邊經濟體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馬英九表示,希望立法部門能夠先通過服貿協議,有分歧的部分再由兩岸作磋商、修正、檢討。(記者 劉舒凌 陳小愿)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