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 謝長廷 蔡英文
民進黨5月的黨魁大戰,原本一直被視為將是一場戲碼迭出的權斗大戲。然而,就在黨主席競選登記的第一天,劇情出人意料地瞬間變得單純起來,結尾也似乎沒了懸念。
4月14日,民進黨黨主席競選登記啟動。一早,蘇貞昌丟出震撼彈,在“臉書”上貼文宣布退選黨主席。幾個小時之后,謝長廷也宣布棄選。中午,蔡英文則透過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必須堅定的承擔”,選到底的決心展現無遺。
但凡選舉,勝負輸贏才是看點。如今,“三國演義”不再,一個人的征戰變成了沒有遐想空間的政治秀,綠營黨魁角逐,還有哪些看點呢?
看點一:“電火球”為什么不沖了?
如果說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在三個人的力量對比中處于劣勢,退選還多少在意料之中。那么,被稱作“電火球”、又占有現任黨主席資源優勢的蘇貞昌不再“沖沖沖”就真的讓不少人意外了。蘇貞昌是真心退選,還是背后另有算計?這是島內輿論的一個觀察點。
蘇貞昌的退選,綠營內部也揣測不一。前臺南縣長、曾參選黨主席的蘇煥智1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蘇放棄黨主席選舉,并不意味放棄2016。被視為蘇系人馬的“立院”黨團書記長吳秉叡則表示,蘇貞昌的決定與“大選”絕對無關,只是社會各種責難都有,求全不容易。同為蘇系人馬的“立委”邱議瑩說,蘇貞昌這段時間是“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承受很大壓力。
無論蘇貞昌是不是果真以退為進,另起爐灶專心2016,蘇系“立委”都言明了蘇退選的部分原因。接任黨主席后,兩岸政策模糊反復,黨內派系惡斗有增無減,連綠營鐵桿林義雄都退黨另起爐灶,蘇貞昌的確是內憂外患、狀況不斷。
“反服貿”學運中的表現或許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對于服貿,黨內要角,包括蔡英文、謝長廷等,也只主張逐條審查,陳菊等民進黨執政縣市的縣市長還表態有條件的支持服貿。畢竟接下來的“七合一”選舉是地方性選舉,民進黨執政縣市多是農業縣市,大陸市場不容小覷。蘇貞昌卻突然祭出大動作。先是拋出堅持“兩國論”的民間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后又以民進黨中央的名義發放“退回服貿”的文宣小冊子。
大動作招致民意和黨內反彈。學運過后,臺灣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好感度出現了變化,對民進黨的反感度增加了7個百分點,反映民眾對民進黨在學運角色中的負評。學運并沒有挽回蘇貞昌在“黨主席保衛戰”中的頹勢。前民進黨ECFA小組召集人郭正亮抨擊說,蘇貞昌根本就是想挾學運“末路狂飚”,走極端路線拼黨主席。
臺灣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特聘助理教授黃書緯接受采訪時表示,民進黨的表現,在這場運動中被邊緣化了,而民進黨內受傷最大的就是蘇貞昌。如果有了這些背景,再看蘇貞昌的退選似乎就不會太意外了。蘇蔡支持度對比懸殊,無意外,5月選舉結果出爐,恐怕就是蘇政治生命結束的時候。與其這樣,主動退選,潛沉蟄伏,再起時機,或許才是蘇貞昌現階段相對有利的選項。
看點二:“空心菜”會有實質改變嗎?
民進黨黨魁之爭備受關注,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它關系著2016的布局。如今,黨魁之爭只剩下蔡英文與另一位參選人郭泰麟,選情趨于簡單。
自宣布參選黨主席,就有島內學者稱,蔡英文“醉翁之意不在酒”,選的是黨主席,瞄準的卻是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蔡英文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下任黨主席要擔負很重的責任,且與民進黨在2014與2016年的整體布局有關。能否代表民進黨出征2016,直接影響到民進黨各大“天王”的政治前途。
本來,不管有沒有學運,蔡英文在黨魁之爭中勝出的概率都較大,值得觀察的是學運對蔡英文2016之夢,究竟有什么影響?
走向2016,島內輿論觀察的重點顯然還是蔡英文到底會不會在兩岸政策上有實質的改變。以往蔡英文常被譏為“空心菜”,原因是她對于重要議題總是躲躲閃閃,沒有定見。蔡英文在2012功虧一簣,外界公認是在兩岸政策上失分。近年來,雖然蔡英文也展現了要與大陸溝通的意愿,甚至還提出要“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率團訪問大陸,但其始終提不出兩岸政策應有的方向和路線。
有臺媒發表評論稱,這次學運的幾個職業抗議學生,都是蔡英文的青年軍,因此外界普遍認定,即使不是蔡英文策動,至少也是她支持。然而,學運過程中,蔡英文并未能有效控制局面,無論是無法約束所致,還是故意縱容,對蔡英文來說都是負數。另外,學運期間出現的“臺獨”主張,有把兩岸關系拖向逆成長的可能性,深切了解其中風險的蔡英文卻并未積極提出化解方案,這也難免會讓人質疑其走向2016時,在兩岸政策上做出實質改變的勇氣和決心。
14日,蘇貞昌、謝長廷、蔡英文都給出了退選或是堅持參選的理由——為了“團結”、“改革”或是“責任”,蔡英文還表示“每個政治人物有責任讓自己成為最好的選項”。怎么解讀這些理由和說辭,各方觀點不一。但是,要成為“最好的選項”,實質改變兩岸政策,顯然都是綠“天王”不能回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