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香的臺式烏龍茶,搭配各式可口茶品小吃,以精致的臺式創意茶具盛放……這是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的一幕場景。
展位旁,身穿彩色民族服裝的臺灣少數民族同胞激情熱舞,伴隨著“啊呀咿嘿喲”的號子聲,“茶博會”展館充滿了濃濃的臺灣味。
“臺味”飄香的臺式茶文化在“茶博會”上受到熱捧,讓臺灣館成為本屆茶博會上最紅火的展館之一。
最好的茶是在臺灣
東方美人茶、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各式臺灣特有的風味茶香飄過海峽,滿溢館內。
“大陸的茶葉都講究新茶,如果茶葉放久了,就不值錢,但我們卻是越老越值錢。”穿著素色“古早味”布褂的高雄茶商張豊都對自己的老茶很自信。
張豊都告訴中新社記者,他的茶葉最大的特點就在一個“老”字,茶葉制成后不是馬上售賣,而要封存放上幾十年,存放時間長了,就會呈現出獨特的風味。
對于不同口味是否存在接受度問題,臺灣茶人們并不擔憂。“老茶里面有對我們人體健康有益的沒食子酸,對人體有抗氧化抗癌的效果。”張豊都為自己的“古早味”打出了健康牌。
“最好的茶是在臺灣,臺灣農民多年來對于茶葉的改良,臺灣當局對茶葉種植、農藥的管制,都做得很好。”臺灣農會常務監事白添枝認為,雖然兩岸喝茶口味不一樣,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會漸漸注意品質,就會慢慢開始關注臺灣茶。
臺灣的茶具都是藝術品
本屆茶博會共有一百多家臺灣茶商茶企前來參展。看中“茶博會”商機,除了茶農茶商之外,臺灣茶具廠家也紛紛跨越海峽而來,參展“茶博會”,推介臺灣特色茶藝文化。
臺灣陶藝家廖繼文是本屆茶博會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帶來的特色茶具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融合了儒釋道文化的臺灣創意茶具引來觀展者贊嘆不絕:“臺灣的茶具都是藝術品!”
除此之外,牛軋糖、茶味番茄、高山烏龍雪梅等配茶小吃,更受到大陸民眾的喜愛。每個臺灣小吃展位前都擠滿了前來品嘗的大陸游客,甚者在試吃之后,直接買了十盒鳳梨酥回家。
“茶博會比我想象中的要熱鬧得多,我帶來的東西幾乎賣光了。”臺灣參展商陳明芳說。
把臺灣原來的味道拿來推廣
第七次參加茶博會的嘉義茶農林育丞可謂是“熟門熟路”,他表示,“像我們茶農在臺灣種茶是秉持茶人的心態,做的是原汁原味的茶葉,沒有說去刻意烘焙什么。我們是把臺灣原來的味道拿來大陸推廣。”林育丞認為,把最好的臺灣品質茶拿到大陸來,也是幫助臺灣的茶農做一個平臺。
“這里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茶葉平臺。今天早上我就接了一個濟南的經銷商,去年也是在這里找到煙臺的經銷商。”從初入大陸市場的一片空白,到現在在大陸7個城市設有經銷點,林育丞的茶葉年銷售額連連攀升,“將來市場都是在大陸啦。”(作者 陳丹妮)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