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村對村、廟對廟、宗親對宗親文化交流,推動對臺宣傳和文化交流向縱深化拓展。”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榮祥29日提出,推進實施鄉情延續工程。
憑借對臺“五緣優勢”,福建在諸如文創、娛樂、旅游、航港物流、健康服務(醫院服務)、會展等領域的閩臺合作已奠定一定的基礎。在今年6月的海峽論壇上,19對閩臺同名村以“雙方互動、互惠雙贏”的原則,簽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
“重點辦好海峽論壇、‘媽祖之光’等活動,使之成為兩岸文化交流重要品牌。”袁榮祥認為,實施鄉情延續工程也需要整合各地對臺文化交流活動。
閩臺兩地民間信仰種類繁多、內容相同,兩岸民間信仰交流呈現出規模不斷擴大、交流領域不斷延伸、交流品位不斷提高的趨勢。近年來,兩地民間信仰領域逐步形成一些有影響的兩岸交流平臺,如媽祖文化旅游節、關帝文化節、保生慈濟文化節、陳靖姑文化節、開漳圣王文化節等。
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回大陸探親之后,大批臺灣媽祖信徒蜂擁到媽祖廟朝圣,僅1989年10月8日,就有3000多位臺胞參加媽祖羽化升天紀念。1997年1月24日至5月4口,湄洲祖廟媽祖金身出游臺灣,在臺灣掀起一股新的媽祖熱。
有學者指出,家族在傳統國人的觀念中,是一個如宗教般安身立命的神圣處所。以血緣為紐帶的宗親交流則一直是兩岸鄉情延續的重要部分。
今年海峽百姓論壇·閩臺宗親族譜對接活動,吸引了來自臺灣的近40個姓氏宗親團體、專家學者、基層宗親代表參會。閩臺22個姓氏的27部族譜現場對接,7對兩岸姓氏研究團體簽訂了長期交流合作協議,以協助雙方宗親組織開展尋根、謁祖、會親等活動。
9月26日舉辦的“南遷先民姓氏族譜展”,發動海內外各姓氏宗親組織廣泛收集、科學篩選、集中展示族譜(家譜)史料、實物,并以實物印證固始與閩臺地區無可辯駁的淵源關系,與海內外姓氏宗親懇親聯誼。臺盟中央副主席、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不僅當場捐贈了50本《閩臺族譜匯刊》,還表示愿意兩岸交流添磚加瓦。
“堅持南移、下沉、深耕基層,赴臺舉辦涉臺族譜展,民間民俗展。”袁榮祥表示,加強閩南、客家、媽祖等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發揮閩臺緣博物館等兩岸交流基地作用增強祖地文化凝聚力吸引力。(陳拓)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