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馬英九(中)出訪中南美洲首次過境美國紐約,臺“駐美代表”金溥聰(右)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左)在紐約肯尼迪機場接機。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美國國會最新發表的一分報告稱,美國關于臺灣的“一個中國”政策仍保有一點模糊空間,華盛頓、臺北和北京對其內涵也有不同解釋。但美國不承認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主張,也不承認“臺灣是主權國家”,政策上認為“臺灣地位仍未定”(Taiwan's status as unsettled)。
報道稱,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日前發表“中國╱臺灣:‘一個中國’政策的演進”報告,由亞洲安全事務專家簡淑賢主筆,整理美國故總統尼克松到現任總統奧巴馬有關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相關聲明,檢視這40多年來政策演進,如今美國的“一中政策”已涵蓋“主權、使用武力和兩岸對話”三大領域。
報告指出,美國在1978年底前承認“中華民國”,但在1979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后,仍與臺灣當局保持“非外交關系”,也就是美國國務院宣稱的“非官方關系”。然而,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簽署的三項公報中,未明確闡述臺灣的主權地位,只表示認知臺海兩岸的“一個中國”立場。
報告認為,1971年以來,在中國大陸理解下,歷任美國總統在私下和公開場合闡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國會也關注美國在主權、軍售和對話等問題上,立場是否向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靠攏。由于未承認中國大陸對臺灣的主權宣示,也未承認臺灣是“主權國家”,美國的政策認為“臺灣的地位未定”。美國政策將臺灣問題留待海峽兩岸人民解決,也就是在臺灣民眾同意和非單方面改變情況下“和平解決”;美國政策立場關注臺灣問題解決的過程,而不是任何預定好的結果。
報告指出,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系法”,法案中提到對于臺灣未來以和平方式決定的期待,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臺灣前途之舉,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為美國所嚴重關切;而法案也讓國會決定提供臺灣必要的安全協助,以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
而自1990年中以來,美國在臺海的軍事均衡利益與和平穩定面臨挑戰,這些挑戰來自于中國大陸的軍備和“脅迫”、北京認為陳水扁執政期間推動“法理臺獨”、以及國民黨拒絕增加防務經費等。
直到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恢復對話;奧巴馬2009年上臺后,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三方對海峽兩岸交往帶來的和平發展有言詞交集,但對臺灣地位和美國對臺軍售歧見仍未解。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