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19日在沈陽舉行,本屆研討會以“和平發展與共同責任”為主題,就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理論創新、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路徑與機制等問題展開探討。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成思危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指出,2008年以來是兩岸交流合作成果最豐碩、兩岸民眾獲利最多、兩岸內耗最少、兩岸關系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兩岸關系發展不斷深化。
成思危指出,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取得初步成果。兩岸具有官方背景的智庫、機構、學者,就兩岸政治議題進行了務實探索和有益嘗試。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呈現活動密度加大、規模擴大、議題廣泛、民進黨人士逐步參與等特征,得到了兩岸各界人士越來越多的支持。
成思危說,本屆研討會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國共兩黨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的新形勢下召開的。希望與會學者專家本著前瞻性、建設性和創新性的態度,共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之道,共謀兩岸互利雙贏之策。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表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實踐、認識直至創新的過程。繼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需要進一步認識客觀規律,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進一步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問題。2012年1月以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入鞏固和深化的新階段。要實行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的思路,保持兩岸關系正確方向和發展勢頭。
來自大陸、臺灣、港澳及海外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屆研討會,研討會為期一天半,共提交大會論文56篇,議程包括主題演講、分組討論和自由發言等。
海峽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是兩岸、港澳及海外學者開展學術交流、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建言獻策的重要平臺和知名品牌,具有“民間性、學術型、廣泛性和創新性”的特色,已連續舉辦22年。(記者 路梅)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08-19/5177861.shtml
原稿件作者:路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