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了大型客家原生態歌舞劇《土樓神韻》,或許是近年來永定縣文藝界最為自豪的一件事。這部戲不僅創下了大陸首個地市級以下文藝團體進國家大劇院承擔整臺演出的紀錄,還曾三度赴臺上演,引來觀者如潮。這臺戲的背后也融合了濃厚的兩岸情緣。
一百天,草根戲
這是一部充滿了草根氣息的戲。
“劇本是自己寫的,道具是自己做的,甚至是從農民家里借的。”該劇總導演、永定縣原文聯主席賴永生說,該劇演員大部分都是龍巖學院在讀學生,其余來自該縣文工團。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宣傳客家土樓和客家文化迫在眉睫。當年10月,龍巖市要舉辦文化周展演,要求各縣組織編排富有當地民俗特色的節目參演。《土樓神韻》在此背景下匆匆走來。
說出去恐怕有些無法相信,就是這樣一批人,從排練到走上舞臺,卻只用了100天時間。“有感情、能吃苦。”相關人士談及此事時表示,除了當地相關部門全力支持之外,只能如此解釋該劇的快速推出。
據介紹,《土樓神韻》分為《序幕》、《土樓夯歌》、《土樓人家》、《四海流芳》、《尾聲》五個篇章。每一個篇章,描述的都是永定客家祖先的生活足跡。舞臺中的情形,對于演員們來說并不陌生,演起來真情流露。此外,舞臺劇之間的場景轉換,在最緊張時只有短短9秒鐘,劇務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要將風車等大型道具換上撤下,卻從未有過差錯。“一臺戲演下來,所有的演員就跟剛洗過澡一樣,但是從來沒有人叫苦叫累。”賴永生說。
“說實在話,當時排《土樓神韻》,壓根就沒想過能取得多么輝煌的成果,還擔心在市里匯演時拿不到好名次呢。最后的結果實在是出乎我們的預料。”賴永生表示,《土樓神韻》能取得這么好的反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草根味濃,能讓人產生共鳴。
兩宗“最”,客家味
如果要用兩個詞來概括《土樓神韻》的特點,那就是:最有客家味、最能打動人。
賴永生表示,為突出客家原生態,創作團隊先后走訪了30多位民間歌手,節目中的400多件道具都是最具客家特色的生產生活中真實器具,400多件客家服飾也是演職員們親手加工完成的。“全劇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濃郁的客家風情。”賴永生說,他們用原生態山歌和客家民間勞動、生活化場景及情景再現等方法,再現了客家漢民輾轉遷徙的艱辛歷程和扎根閩西山區、奮斗起家的生活歷程,表現了堅韌不拔、開拓進取、團結互助等客家精神。
這些場景的再現,始終圍繞三個關鍵內容展開:神奇獨特的客家土樓,聚族而居的精神力量,淳樸絢麗的民俗風情。
為了尋找節目素材,賴永生曾帶著主創人員深入永定的田間地頭,向民間藝人取經。為了讓年輕的業余演員表演到位、傳神,創作團隊花很多時間講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創作原因和所要傳達的客家精神。如,為了詮釋阿哥下南洋的場景,主創人員曾給演員上歷史課:“下南洋不是逃難,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我們不能把它演繹成悲劇。我們的表演,應該是苦難中孕育希望……”
這些以“客家精神”為賣點的舞臺戲,最終喚起了許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回憶,引來淚雨紛飛。
三赴臺,心連心
《土樓神韻》在龍巖一炮而紅,在永定縣相關部門和各界人士的推動下,該劇先后在福州、廈門等地演出,備受好評,并引來了臺灣客家同胞的關注。
2010年5月,《土樓神韻》首次走進臺灣。演員們生動的表演,讓客家同胞深受觸動。演出結束后,馬英九專程發來賀電;吳伯雄則親臨現場觀看演出,并題詞“土樓魅力,神韻無窮”。之后,在兩岸共同努力下,《土樓神韻》又先后兩次赴臺演出,創造了兩岸文藝界一段佳話。
2013年3月的赴臺演出尤其令賴永生難忘。“演出當天,一票難求,只好在縣政府后面的大操場上豎一塊很大的電子顯示屏,把演出的實況同步轉播出來,而在廣場觀看《土樓神韻》的民眾也有近3000人。”此外,臺灣鄉親的盛情和共鳴,讓大家難以忘懷,“很多觀眾是流著淚看完演出的,當時我們謝幕的音樂只有4分鐘,結果一直重復了5遍”。
這一段難忘的經歷,讓演出團隊與臺灣客家鄉親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也激起了臺胞對永定客家文化的關注。“《土樓神韻》在臺成功演出后,我們與臺灣文藝界的朋友走得更近了,現在大家還常常在一起策劃攝影展覽、舉辦客家山歌比賽,其樂融融。”賴永生說。(記者 黃云峰 通訊員 溫貴雪 馬斌)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
原稿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