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19世紀被作為清朝水師主力戰艦的“同安船”,近日由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根據院藏的兩張軍機處奏折附錄成功復制出模型船。臺北故宮博物院還專門就此制作了3D紀錄片,詳細介紹這一中國古帆船的風貌和歷史意義。
臺北故宮博物院21日舉行該紀錄片《再現·同安船》的首映式。院長馮明珠表示,“同安船”的“再現”,是臺北故宮研究人員在軍事史和科技史上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據悉,此次復制出的“同安船”模型是按20:1的比例制作。
據介紹,“同安船”全名為同安梭船,因在福建同安一帶被民間廣泛使用而得名。19世紀初,由于日漸頻繁的海盜問題,清廷在江南沿海、臺灣和澎湖編制水師,建立“同安船”艦隊,成為外海水師的主力。與此同時,“同安船”也被民間廣為利用。但后來“同安船”因落后于西方列強的先進戰艦,終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被清廷棄用。
《再現·同安船》紀錄片總長50分鐘,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同安船”興起和衰落的過程;第二部分敘述“同安船”的復原過程,包括項目小組如何從文獻資料中發掘其構造的細節;第三部分則以3D數碼科技,深入分析“同安船”的主要結構及設計。(記者 任珂)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