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報記者 陳曉星
嘉 賓:王 毅(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
辛 旗(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周志懷(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
“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胡錦濤總書記剛剛在十八大報告中讀完這段話,就有敏感的學者捕捉到“新意”:“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首次寫入了‘九二共識’”。
如何理解這一“新意”?近日記者采訪在北京舉辦的“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請教臺灣問題專家學者,記錄下他們的解讀——
王毅:
在堅持一個中國上深化政治互信
十八大報告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總體布局和努力目標。報告要求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斗,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這些基本要求,構成了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重要途徑、強大動力和必要條件。我們要繼續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以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主要任務和目標,不斷推動對臺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十八大報告首次把堅持“九二共識”寫入黨的代表大會正式文件,一是表明了我們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政治基礎重要組成部分的高度重視。二是提出兩岸雙方應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表明了我們希望在認同并堅持一個中國上尋求雙方的連接點,擴大彼此的共同點,增強相互的包容性,從而深化政治互信、加強良性互動,增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進動力。三是強調加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制度化建設,表明了我們愿通過平等協商,強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機制化,以利于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局面,并且形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四是主張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系并對此做出合情合理安排,表明了我們期待為解決兩岸癥結性問題逐步創造條件,不斷拓寬兩岸關系的前進道路。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于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這體現了我們愿意正視分歧、逐步破解難題的決心和誠意。我們相信,只要雙方以誠相待,相向而行,循序漸進,任何難題最終都可以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
辛旗:
把握運用“九二共識”的政治智慧
在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再次指出:“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既符合當前推進兩岸關系的實際需要,又把握住了兩岸關系發展的客觀趨勢,是最終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不僅汲取了中共中央不同歷史時期對臺工作的主要經驗,也包含了對兩岸關系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既體現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的一貫性、連續性,又為其賦予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精神內涵。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不承認一個中國,兩岸就會在民族認同上出問題,對五千年中國歷史、中華文化、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偉大意義的認識,都會出現偏頗。沒有這個政治基礎,兩岸可能要回到非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必須注重堅持“九二共識”的三個基礎作用,正確把握和運用“九二共識”的政治智慧,推進兩岸協商。第一,“九二共識”是兩會商談達成協議的政治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就不可能往前推進。第二,“九二共識”也是國共兩黨今后尋找更多合作方式的基礎,比如兩岸統一前政治定位的商談、探討建立互信機制、簽訂和平協議,都要以此為最根本的基礎。第三,“九二共識”也是兩岸未來走向文化、社會、經濟,還有包括政治方面的逐步求同存異,最終推動中國實現和平統一、海峽兩岸真正實現社會一體化進程中最基本的基礎。
周志懷:
高度重視堅持“九二共識”意義
黨的十八大首次將堅持“九二共識”寫入政治報告,表明了我們黨對 “九二共識”作用的充分肯定以及對堅持“九二共識”意義的高度重視。
“九二共識”對臺海和平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2008年和2012年的臺灣當局領導人選舉中,越來越多的選民不僅認識到“九二共識”背后的兩岸經濟連結的意義,同時也體會到“九二共識”對臺海和平的重要影響。隨著形勢的發展,經歷過兩岸關系緊張動蕩的臺灣民眾對臺海和平的走勢也將會更加敏感,“九二共識”與臺海和平的正向相關度會越來越強,對今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基本格局的影響力將更趨顯著。
兩岸關系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和平發展的實踐,向國際社會發出一個十分明確的信息,那就是:應當支持與鼓勵兩岸中國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穩定、積極與制度化的兩岸關系。這是維護臺海和平乃至亞太地區和平的必由之路。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