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委會”主委陳保基21日在“三三企業交流會”例會上表示,臺灣農業要跳脫傳統思想,盡快實現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向大陸和全世界開放市場,同時也開拓對方市場,才能提高競爭力。
“農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6.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6%;自大陸進口農產品7.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0%。2010年起,大陸成為臺灣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出口值由2007年的4.3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6.7億美元,增長56%。
臺商赴大陸農業投資項目中,禁止類432項,以臺灣具技術優勢或生產仍多之農產品為主,準許類1080項,為中藥、捕撈魚類、部分加工農畜產品。截至2012年9月,臺商赴大陸農業投資累計5341件,約53.86億美元;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陸資來臺投資農業相關項目41個,投資金額約新臺幣3億元,多為批發零售業。
受惠于兩岸直航,臺灣生鮮冷藏水果外銷大陸穩定增長,2011年比2007年增長450%;活魚運輸船直航到香港及大陸15個港口,使臺灣石斑活魚外銷大陸大增。
臺“農委會”將發展農業技術輸出與品牌行銷、建立互補性合作模式列為兩岸農業交流短期策略,思考將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為臺灣農業的島外基地。在長期規劃方面,則希望與大陸合作建構亞太農產品貿易中心,合作拓展國際農產品市場。
陳保基表示,隨著兩岸關系和緩、交流熱絡,有必要思考積極性互利互惠之農業交流政策。他說,臺灣農業不會因為技術輸出而垮掉,保守不動才更危險。臺灣農業在大陸投資有兩個理想的地點,一是面對東盟市場的南寧,二是面對中亞市場的西安。臺灣農業應該跳脫傳統思維,依托大陸,建構完整的價值鏈。
“三三會”會長江丙坤也表示,現在大陸對臺灣是最優惠待遇,臺灣對大陸卻是歧視待遇。今后兩岸的對等開放是必然的,開放會讓臺灣更有競爭力,臺灣市場自由化進程越快、越徹底,對臺灣經濟將越有幫助。(記者 路梅 董會峰)
[ 責任編輯:王怡然 ]